信息化建设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azzzzzzzzz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重视农业发展。然而一直以来,缺乏相关引导和规划、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队伍薄弱等因素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辅助农业生产管理,帮助农民优化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和农产品质量,有利于打造农业品牌。鉴于此,相关部门需要统筹规划、多方联动,完善农村信息化发展机制及基础设施,重视人才培养,进而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向前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农村;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108
  一直以来,国家都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发展,也在政策层面给予一定扶持。然而,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信息化意识薄弱等原因,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若想追上时代步伐,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现代化管理提升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1 信息化建设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全面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及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及科学化管理,可以在节约劳动力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借助遥感技术了解土地资源、土壤侵蚀等情况,便于收集农业资源和信息,为农业决策提供全面、科学的数据,提高农业生产服务质量;自动灌溉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操控,农民在手机上就可以了解灌溉情况,节水、高效,节省人工成本。新技术的应用,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竞争力。
  1.2 提高农产品质量
  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农村农业生产中,可以拓宽农民的学习渠道、丰富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掌握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1]。当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然是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农业生产中积极搭建信息监督平台,并及时更新监测信息数据,将有利于促进各地信息整合融通并共享,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源头,再适时调整,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
  1.3 打造农业品牌
  当今社会,大众对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村民拓宽市场信息渠道,让村民快速、准确地了解市场变化,然后再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所在区域土壤、气候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农作物来种植,这样可以扭转菜农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传统理念。另外,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拓宽销售渠道[2],帮助村民抢占市场份额,进而将农产品做大做强,形成产业化,实现品牌效应。
  2 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1 缺乏对农业信息化的引导和规划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村农业稳步向前发展,各地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然而,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很多偏远地区仍以传统粗放式为主要发展模式,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还不够成熟和普及。例如,一些地方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引导和科学规划,使得工作开展不够深入,有时为了应对上级检查,许多工作仅停留在表面,政府的扶持力度也有待加强。另外,相关部门繁多、日常工作繁琐,关于信息化建设的一些技术、服务等未形成统一标准,容易导致农业信息不对称、办事效率低。
  2.2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
  实现农村信息化,推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信息服务平台,但是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偏远地区的信息网络基础较为薄弱,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3],网络还未能完全覆盖,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即便有的乡村通了网络,但是利用率低,缺乏农业网络信息平台,造成一些农业信息不能及时共享。此外,部分平台关键信息较少,农民最为关注的市场、预测、宣传等信息滞后、不及时,造成最终的指导效果弱化。
  2.3 农业信息人才队伍薄弱
  农民是农村农产品生产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整体素质水平会对最终的農业信息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年龄普遍偏高,他们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加上他们长期受传统生产理念影响,又缺乏专业人才指导,对于农业信息化的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农业信息化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也有待提升,他们只精通农业或者只精通信息技术,既懂农业技术又懂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性人才较少。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阻碍农业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阻碍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农村农业向前发展。
  3 优化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扶持和引导,完善信息化发展机制
  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稳步向前发展,地方农业部门需要秉持信息化理念,利用智能优势,继续加强扶持引导服务,构建信息化发展机制。1)加强政策扶持和服务引导。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政府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对于自身网站建设与服务,特别是事关农民、农业的基层门户网站,要提高审批、信息公开化水平,简化手续,争取让农民最多跑一次。对于属于公益性质的农业信息中心和农业信息网站项目,要给予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完善农村公共信息网络体系,争取让每一个村民都能从网站上及时获得所需信息。2)完善信息化发展机制。农业相关部门要严格实施领导负责制,职责分工明确,具体任务要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负责人上,部门之间协同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增强建设合力。为了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需要构建咨询机制,在作出决策之前,要多方调研,力争全面掌握相关数据信息,并将信息汇总,听取专家咨询组的意见和建议,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3)政府要重视同企业、高校的合作交流,构建利益分享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最终让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智力、财力等汇聚农村,共促农村经济繁荣。   3.2 加强基层设施建设,健全信息服务体系
  一个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该地区农业经济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地增长[4]。鉴于此,在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中,要在资金、技术、硬件等方面给予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最大限度地为区域内农业发展带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继续向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实施宽带资费优化策略。深化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进一步扩大并深化互联网在农村的覆盖面,让更多的村民从信息化技术发展中获取对农业生产的各种便利。例如,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可以将现代智能监控系统安装到种植大棚中,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种植。在以往的种植过程中,如果需要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村民基本上仅凭借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种植经验而进行,而这些经验往往会存在一定主观性,有时会造成灌溉不及时或者费水费力现象。而利用网络信息化实行智能化灌溉,村民就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浇水,而浇水环节也不需要村民亲自上阵,系统会根据检测结果自动完成,村民可以远程操控监督,科学灌溉,省时省力。
  3.3 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1)组织业务能力培训。相关部门要给予一定支持,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帮助农业科技人员及时了解前沿信息,掌握最新市场动态。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培训班、进修班等,对区域内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2)壮大地方人才队伍。当前我国很多区域内的农村经济发展都面临着人才短缺现象,除了加强对于区域内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外,还需重视人才引进[5],要拓宽招聘渠道、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专家、毕业生加入到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农业类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鼓励学生毕业后参与到基层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3)重视对村民的培训工作。农民是農村经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信息化能力也会影响到最终的发展效果。因此,要充分借助网络信息化优势,为村民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在平台上播放一些学习视频、开展网络授课等,便于村民学习最新的农业技术,掌握最新的市场需求。
  4 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已然融入到各行各业。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能够优化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村农业信息共享,最终推动农村农业经济向前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还不成熟,相关经验较少,在辅助农业生产过程中仍面临很多问题。所以,需要政府部门继续发挥好主导作用,在统筹规划中,立足各地农村发展现状,深入分析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需求为着力点,采取多种措施,助力农村农业经济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包春霞.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农业经济,2016(6):64-65.
  [2] 刘晔虹.信息化发展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6):143-144.
  [3] 许泉.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南方农机,2021(6):10-11.
  [4] 史小兵.思考现代网络信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J].农家参谋,2021(12):97-98.
  [5] 王敬芳.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路径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26-27.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其他文献
摘 要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种茶历史由来已久,至今已有1 700多年,大竹县种植白茶是在过去种植普通绿茶的基础上转型升级而来。对大竹白茶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并为推动大竹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竹白茶;现状;优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89  大竹
摘 要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国家发展中的基本战略,对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农业经济管理中产生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也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管理进程及最终的管理成效。基于此,具体分析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問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农业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
摘 要 茶叶是湖北省宜都市优势传统产业,从产业基础、产业主体、品牌价值、茶文化氛围、技术支撑力量、良种繁育基础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了宜都市茶产业发展的成效,总结了阻碍宜都市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并由此提出了品质提升、品牌强业、融合发展、市场拓展、抱团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策略,为宜都市茶产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产业;成效;瓶颈;策略;湖北省宜都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主要介绍了U型渠道的优势,分析了U型渠道在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渠道中的有效应用,探讨了U型渠道施工技术措施,以加强对U型渠道的研究,充分发挥其作用,优化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结构,保障良好的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应用效果。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结构,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从而促进农田生产率的提升,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U型渠道;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双河镇是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近年来,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规模。为了促进其农业产业持续高效发展,通过调查,从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条件、现状和特点、不足和问题、思路和对策4个方面,对双河镇农业产业发展进行阐述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农业产业;现状调查;对策;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双河镇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
摘 要 主要介绍了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通过对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类型的分析,探讨农田水利工程中提高节水灌溉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并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改善传统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效果,提高水利资源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推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有效措
选用4个耐荫性不同的宁夏主栽大豆品种(系),对比研究在单作和大豆间作玉米条件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的大豆平均有效分枝数减少,降幅为53.78%;平均株高、底荚高分别增加14.39%和6.10%;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别减少39.9%、30.83%、27.53%;大豆百粒重也有下降,降幅为7.46%。不同种植方式下4个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豆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分枝数、百粒重呈正相关,
摘 要 利用生态治理技术进行池塘循环水养殖能够有效去除其中的杂质,达到提高生态效益的目的。该技术具有投资小、能耗低、效果显著等优势,能够最大程度上改善养殖水体水质,从而节约水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质量。基于此,分析生态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生态治理技术在池塘循环水养殖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以期为推广生态治理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治理技术;池塘循环水养殖;应用  中图分类号:X714 文
木本香椿品种红油、红芽、黑油和郭背在盐池县大水坑镇大水坑村的引种试验结果显示:郭背的黄酮含量最高,为1.31%;其次是红芽,为1.27%。红芽当年越冬成活率最高,为77.1%;其次是郭背,为67.3%。红芽和郭背性状表现较好,可作为盐池县发展香椿产业的首选品种。
摘 要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农业机械设备的先进性不断呈现出来,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农机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研究和使用,就显得尤为必要。从这个角度入手,对于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内涵和优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机设计中使用的数字化技术,分析了运用数字化制造技术开发高科技农业机械的前景。  关键词 农机数字化;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S220;S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