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后护理特殊性分析及护理方案改进

来源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后护理的特殊性并改进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15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在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单操作孔单肺叶切除或单肺段切除术的60例患者,将肺叶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案定义为常规护理,将肺段切除术后改进的护理方案定义为特殊护理,根据手术方法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三组。①肺叶切除常规护理组(n=18);②肺段切除常规护理组(n=21);③肺段切除特殊护理组(n=21)。特殊护理措施是指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强化术后呼吸道护理、延长拔胸管时间、术后不适指数评估与充分止痛。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不适指数、住院天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肺段切除常规护理组术后第1、5天的不适指数显著高于肺叶切除常规护理组和肺段切除特殊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组间术后第3天的不适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常规护理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肺叶切除常规护理组和肺段切除特殊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手术术式的不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后护理与肺叶切除术相比有其特殊性,通过改进的护理方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术后不适和缩短住院时间。
其他文献
该文首先分析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中普遍存在的储能电容电压过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临界工作模式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对PFC变换器及DC/
通过发射光谱和化学方法检测蒸馏水中脉冲放电产生的活性粒子,研究了氧气流量造成的放电形式变化(流注和火花放电),活性粒子(包括羟基、激发态氢原子、氧原子和过氧化氢)变化
随着教学的深化改革,开展素质教学成为教学重点之一。针对教学难点重点,进行重点突破更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在高中英语的教学环节中,英语阅读理解环节所占的比分是非常重
提出了在二维N-S方程和湍流模型求解基础上的喷口电弧等效电阻网格法,建立了新型电弧动态物理-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灭弧室内电弧温度、压力等物理因素的影响,气吹对电弧形态
目的对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早期乳腺癌影响诊断中的作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的50例早期乳腺癌病历资料,参照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比较
深入研究了输出函数在非线性控制设计中的作用,指出输出函数在非线性控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闭环系统进行极点配置.并提出了一个对非线性控制系统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输出
近年来,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世界范围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权威性与合法性遭受质疑,公民对于政府信任程度的下降等方面。我国基层政府公信力也面临着新
利用层阻抗边界条件模拟方孔金属线网屏对电磁场的影响.推导出平面线网屏两侧谐变垂直电、磁偶极子的反射和透入电磁场精确解析表达式.应用圆柱波函数的球面波展开式和超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