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疾病特异蛋白的初步筛选与鉴定

来源 :重庆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早期自然流产蜕膜组织和早期正常蜕膜组织双向电泳图谱,并观察两者之间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蜕膜组织蛋白,利用专用软件分析所得差异明显蛋白并使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双向电泳结果。结果成功建立了早期自然流产蜕膜组织和早期正常蜕膜组织双向电泳图谱,并鉴定出9个差异显著的蛋白。结论 9个差异显著的蛋白的功能主要涉及绒毛外滋养细胞的侵袭、自然流产蜕膜组织血管的重建以及蜕膜细胞的凋亡等方面,为进一步研究自然流产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1.如图1所示,一张三角形纸片ABC,<ACB=90°,AC=8,BC=6沿斜边AB的中线CD把这张纸片剪成△C1D1和△BC2D2两个三角形(如图2所示).将纸片△AC1D1沿直线D2B(AB)方向平移(点A,D1,D2,B始终在同
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反复呕吐2个月"于2010年8月10日就诊。患者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病后无明显消瘦,体质量下降1.5 kg,余无特殊不适。15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
对一菌两酶工程菌HC01转化底物DL-对羟基苯海因(DL-HPH)的最适条件及其细胞固定化进行了研究,HC01游离细胞转化DL-HPH的最适条件为40°C、pH7.5。通过对固定化细胞酶活力测定
看似平淡无奇的德国乳业发展之路,却包含了一种内在的合理性:遵循自然规律,坚持走符合产业规律的成长路径。这其中掩藏的精彩之处,恰是那些中国乳业高速发展中被故意忽略或刻意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生产环境的改善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住院患者的死亡情况也相应发生了改变。特别是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生活环境、医疗水平的差异使
目的评价腹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自动弹簧活检针对经B超、胃肠内窥镜和(或)消化道造影、CT和(或)MRI、各种生化和腹水细胞学检查无法确定病因的58例腹水患者
高校教学改革是培养我国创新人才水平、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教学改革探索结果,指出了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共性特征、思路及方法,揭示了目前我国高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后伤员成批后送转诊过程中后方医院的接诊流程和模式。方法对汶川地震灾害后本院3次成批接诊139例伤员转运和初步收治的流程及模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9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病死率均很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决定患者的预后,但目前在溶栓窗口期外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邓芬和胡长
<正>儿童属于弱势群体的一种,年龄小,身体免疫力较低,在发育阶段可能会受到各种病毒的侵蚀,这些病毒来源于生活中,因此儿童疾病种类众多。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开放,我国儿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