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西传统音乐美学观研究新动态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而是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更加注重音乐文化的发展,因此音乐文化在不断发展中逐渐进步,以此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所需,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因此对于传统音乐的审美也就大不相同,其中,中国传统音乐更加注重音乐的意境创造,而西方传统音乐更加注重感情的投入,因此中西方音乐差异较大,同时,中西方音乐家的创造理论不同,所以创造出来的音乐内容也就不相同,但各有各的优点,虽然两种音乐大不相同,但都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中西;传统音乐;美学观
  在文化潮流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音乐文化不再局限于自身的国家发展,而是打破束缚与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创新,以此来更加优秀的进行下一步发展,其中,中西方传统音乐文化的碰撞成为21世纪文化明显的特征。我国对于传统音乐的制作更加注重意境的虚实结合,能够使欣赏者很快进入音乐带来的意境,从而带动欣赏者的情感,使欣赏者能够通过中国传统音乐抒发自身的情感,以此来满足自身的情感需要。西方国家对于传统音乐的创造更加注重情感的投入,看重音乐中旋律的创作,主观的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情感,使欣赏者能够感同身受,理解艺术家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本文基于以上观点对于21世纪中西方传统音乐的美学观的不同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不断实现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目标。
  一、美学观内涵以及音乐美学观内涵
  美学观是马克思文化学中重要的观点,美学观主要包括人们的审美感觉、经验、对于美的事物的认知、观点以及审美能力,其中,人们在生活中遇见美的事物能够给人心里带来不同的感受,如自然物的色彩能够使人心理兴奋,面对鲜艳的花朵能够使人心情愉悦,在此种心理状态下不断发展出审美意识,在对音乐的追求上主要是审美意识能够得到满足;能够听到音乐旋律的美、曲调的美、歌词的美,以此来理解创作者的感受和情感,同时,能够借机抒发自身的情感,使自身的精神得到满足,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同,因此对于音乐以及其他事物的审美观点也就不同,不能够否认其他人的审美观点,尤其是音乐创作者,应该对于他人的意见虚心接受,以此来创作多更多更优秀的打动人心的音乐作品,从而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21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观
  (一)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虚无意境的创作
  通过对待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的传统音乐主要是通过意境的虚实转变营造出美妙的乐曲,针对创作者的设美观进行创作音乐,其中,对于音乐的运作机制进行完美的协调,展现出乐曲中的虚实意境,以此来彰显我国对于音乐的独特审美,从而体现出我国对于传统音乐的创作方式,同时,在我国的传统音乐中能夠表现出音乐的活力,能够有效的体现出创作者的情感,从而带动欣赏者的情感,以此来发挥出我国传统音乐虚实意境真正的作用以及功能。
  (二)中国传统音乐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我国传统音乐不单是虚实意境的表现,最重要的是体现音乐的生命力,从而能够展现音乐的真谛,通过丰富的意境能够与人们的思想进行融合,是传统音乐的意境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背景,从中体现出传统音乐的生命力,能够使欣赏者在音乐蓬勃的生命力中连想到自身的人生际遇,从而有效的抒发自身的情感,能够体会到人生的感悟,以此来展现我国传统音乐的内涵以此独特的审美观。
  (三)中国传统音乐产生情景交融
  我国传统音乐的虚实意境还能够做到将情景进行统一,从而展现乐曲的独特美感,如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通过情景的结合能够展现出琵琶女的爱恨忧愁,还能够使欣赏者清楚的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以此来将自身的感情进行宣泄,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使创作者的情感得到抒发,以此来达到创作音乐的真正目的。
  三、21世纪西方传统音乐美学观
  (一)西方传统音乐具有摹仿能力
  在西方传统音乐中创作本质都是进行摹仿,包括音乐剧、戏剧以及悲剧,但在摹仿过程中有三点差异,首先使摹仿媒介的差异,其次是对象选择差异,最后是途径差异,以此来彰显西方传统音乐对于现实的反应,创作者通过客观的反应制作出于现实相符的音乐,能够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与我国之间注重意境的创作大有不同。
  (二)西方传统音乐注重情感的投入
  西方的传统音乐对于创作者的主观情感非常看重,西方传统音乐创作者将主观情感的融入看做是对于自然的摹仿,通过自然的音调将乐曲的意境表达出来,从而使欣赏者能够将音乐中的感情转化为自身的主观情感,以此来使西方传统音乐更加具有感染力,能够使欣赏者身心愉悦,以此来达到西方音乐创作的主要目标。
  (三)西方传统音乐能够将主观情绪完美表达
  音乐的主要目标是使人们能够丰富精神生活,使其能够在音乐中放松紧绷的神经,还能够进行宣泄情感,因此西方的传统音乐对于情感的表达更加刺激,创作者能够将主观情绪完美融入到创作的音乐中,使欣赏者能够借助带有主观情绪的音乐抒发自身的情感,同时,西方传统音乐的表达不仅是感性的,还蕴含一定的人生道理,以此来展现西方传统音乐的精神内涵。
  四、结语
  中西方的传统音乐创作者的美学观不同,因此制作出的音乐也大不相同,中国传统音乐接住虚实意境的融合赋予音乐生命力,从而使欣赏者能够得到精神满足,西方传统音乐通过主观情绪的表达来满足人们的抒发情感要求,两种音乐大不相同,其主要目标都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21世纪中西传统音乐会不断的进行发展,对于人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龙华云.中西方传统音乐审美观之比较[J].当代音乐,2016(07):91-92.
  [2]贾佳.中西方音乐美学特征的对比研究[J].黄河之声,2016(02):89-90.
  [3]沈镝.中西方传统音乐美学比较略论[J].艺术百家,2015,31(04):251-252.
  作者简介:燕杨(1985—),男,安徽芜湖人,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乐队指挥专业在读艺术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西方音乐研究、西洋管乐演奏。
其他文献
摘 要:两宋花鸟画艺术家视天地自然为一个大的生命世界,所有的艺术创作甚至生活都是与生生不息的自然世界相关联。表现出人对浩瀚宇宙的认知、感受和体验。将两宋花鸟画所折射出的传统美学精髓融入当代大学校园的审美教育中,适当让以实用、功利为主的技能教学慢下来,体会生活与自然之美。 助力高校美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两宋花鸟画;格物;美学精神  一、两宋花鸟画的艺术价值  北宋画史评论家郭若虚在其《图画见
期刊
《大学语文》是本科院校已经开设多年的一门人文类必修课,是语言文学性的基础课,对提高学员的读说写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基本理念是:坚持素质教育理念,遵循“回归文本,挖掘人文”的基本原则,注重学员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突出提高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的总体目标是接受优秀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了解相关文史知识,掌握文学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打牢语文基础,提高文学作品的
期刊
摘 要:工业设计背景下的机械、智能产品得到了外观与性能的双重提高,同时让其推广具有一定特殊性。本文基于对工业设计、机械产品与智能产品的基础概念的研究,阐释二者的推广特征,最终提出了工业设计为背景下的机械、智能产品的推广方向建议。以期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设计;机械产品;智能产品;推广研究  工业设计的设计对象为工业产品,是一种基于美学、工学以及经济学的综合设计方式,包含产品、环境
期刊
摘 要:渴望营造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景观庭院,一直是当代设计师不断追求的设计方向。位于苏州市木渎镇的“中航樾园”项目自实施以来广受业界好评,并已成为现代苏州园林设计的成功范例。该方案贯穿“时间”这个设计概念,设计师将景观与建筑结合起来,通过不同的形状、结构、材质变化营造出“四维”的空间体验。  关键词:张唐景观;樾园;庭院景观设计  一、项目概况  苏州中航樾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木渎镇,是张唐景观事务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及试行结果分析的研究,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探索符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毕业设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毕业设计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大学四年期间人才培养的最后一门课程。在这期间,毕业生们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已经就业的同学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工作上,毕业设计课程质量不断下滑,指导老师对学生们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教育游戏的游戏设计环节出发,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分析得出打字游戏的设计策略和要注意的问题。其次分别分析了沉浸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浅析了两者在教学游戏设计中能够促进学习者沉浸体验和新知识建构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学习者沉浸体验的教育游戏的具体设计策略。  关键词:教育游戏;设计策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研究背景  在国内,教育游戏开发有了政府行为。为了给广大的青少年提供
期刊
摘 要:当我们面对灾难、挫折、危险时,无论是宣传媒体还是社会舆论,都会出现一个频率较高的词语——正能量。一个人的正能量可以让我们变得自信、乐观、向上。同样,教育也要培植和传递正能量,而培植孩子的正能量和营造班级的正能量,首先需要班主任具有正能量,并且在教学中积极向孩子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成为;正能量;班主任  在现代教育中,积极的影响和潜移默化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
期刊
摘 要:幼儿语言的发展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本文主要讲述现代教学媒体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从合理运用影音,适时使用实物投影,巧妙运用教学课件,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等四个方面由陈到新、由单一到多样、由教师的主动变为师生的互动,阐述了现代教学媒体的现状及特点,以及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产生的深厚影响。  关键词:现代教学媒体;幼儿;语言发展  一、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现状
期刊
摘 要:在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自主学习、同伴教育”的教育模式下,英语教研组专门针对该如何帮助初一新生尽快适应同伴互助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在一年的研究中,基于对初一新生检测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人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并设计了详细的工作思路,较为显著地帮助初一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一新生;同伴互助;英语学习习惯  木渎实验中学实行“自主学
期刊
摘 要: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而实践中,高校教学质量还不尽如人意,表现在课堂“抬头率”[1]低、课前课后导学环节确失、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学习能力不足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教学导向不强;二是教师职称评聘中的教学类标准弱化;三是学生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认知、目标认知、理想认知培育不到位。现阶段,在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体制藩篱的状况下,从“教学”本身出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