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农合资金用在刀刃上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有了新农合,小病不拖了,大病敢治了,对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参合受益面扩大,报销比例提高,医药费用上涨,新农合资金并不充裕。加之新农合启动之初,一般以县为单位进行资金统筹。在实际操作中,县级统筹往往捉襟见肘,特别是一些人口较少的县,参合人数少,承担风险大,资金显得非常紧缺。还有的地区在“规定动作”外,又有了“自选动作”,将一些儿童常见大病、残疾人康复治疗等纳入报销范围,在惠民的同时更是增加了不小的压力。
  面对新农合的资金困难问题,开源增资是必要之举,在切实考虑农民支付能力、不损伤参合积极性的基础上,农民交小头,政府补大头,两头齐出力,资金才能得以缓解。另外,目前有些地方依据实际需求,提高了统筹层级,按照保险的大数法则,增加人数,减少风险,这些好的做法也很值得借鉴与推广。
  解决新农合的资金困难问题,开源固然重要,节流切莫忽视,要注意把新农合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以往新农合报销主要按项目走,这种“后付制”往往不能约束医院,本可以少量用药及使用一般药物就能治好的病却用了好药贵药,本可以不做的检查却进行了过度的检查,本可以不住院的病人却住进了医院,浪费了医疗资源,更耗费了医疗资金。时下有些地方已经实行的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混合支付方式,从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医院绷紧弦儿,对资金的使用加以规范,避免和减少新农合资金的浪费现象。
  我们也看到,在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小病大治、异地治疗的现象,市级以上那些较大的医院往往人满为患,而乡镇医院却是冷冷清清。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要更好地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积极调整就医结构。首先要强化基层医疗,如果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了,水平提高了,医生业务增强了,对于一些并不算非常大非常难的病症,就能够做到就近治疗,即及时又方便还省钱,何乐而不为!同时,还要通过调整报销政策、舆论宣传引导等措施,促使农民朋友转变就医观念,做到就近就医,及时就医。
  总之,新农合资金来自不同的渠道,筹之不易,这是广大农民朋友的治病钱、救命钱,必须要备加珍惜,决不允许有任何的浪费,要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为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身体健康水平服务,使其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其他文献
我们认为,要想老区工作做得好,老区宣传工作就要做得实。因此,我们十分重视省老促会主管主办的《源流》杂志,对这面以宣传老区工作为主的媒体旗帜情有独钟,充分利用这个阵地宣传本地老区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怀集老区,认识怀集老区,支持怀集老区的建设发展。  《源流》杂志是宣传老区、传递信息的主要阵地。通过它的宣传,怀集老区破危学校得以改造,有力地促进了老区的发展。在怀集老区学校改造之前,部分校舍残旧不堪,学
期刊
《源流》以传承老区精神、加强老区宣传、传播科学文化、促进老区建设为已任,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已经成为老区的主要宣传平台,成为老区了解社会、社会了解老区的重要窗口。尤其自改版以来,《源流》杂志宗旨明确、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可读性于一体,栏目新颖、图文并茂、全情全力为老区建设鼓与呼,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是老区人民最好的精神食粮,更是广大群众的良师益友。  南雄
期刊
很高兴能参加《源流》杂志创刊20周年的座谈会。首先,我要向为《源流》杂志付出辛勤劳动和作出卓越成绩的老朋友、老革命和采编人员表示敬意。  我也是来自革命老区的,因为长期住在广州,回到老区家乡的机会比较少。但是,我的老区情结一直都很强烈。  没有革命老区,就没有全中国的解放,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求解放的历史,经过多少艰难曲折和坎坷,有成功,有失败,由于不懈
期刊
做好老区宣传工作,促使全社会了解老区、关心老区、支持老区,激发方方面面对老区“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热情,加快老区建设发展的步伐,这是老促会的工作重点。茂名市老促会成立20多年来,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老区宣传工作,在新闻报道组稿、信息报送和老区刊物征订方面,坚持不懈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每年都取得一定的效果。2013年6月市老促会换届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又采取了一些新措施,使老区宣传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期刊
《源流》这个名字,我们的前辈起得太好了!  《源流》,即源远流长。我们革命老区的历史,十分源远;发扬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搞好革命老区的建设和老区的发展,非常流长。革命老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包含在《源流》中。革命源泉,一定会源远且丰,流长兼美!  《源流》从1994年2月创刊至今,已经历了20个春秋,已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青年小伙子。  我们不会忘记,省的老领导一而再,再而三地支持
期刊
我很高兴能够参加这个座谈会,说句实在话,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参加这个会议的。因为我觉得,刚才张汉青老领导说得很对,没有老区,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老区对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另外,没有老促会这班老领导的努力,恐怕也没有我们老区不断的振兴和发展。所以,我的敬意,首先要给在座的诸位。今天,我们的《源流》杂志创刊20周年,首先,请让我代表广东省期刊协会,对《源流》创刊20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源
期刊
它,是一个用塑料制成的文具架。论价格,它值不了什么钱;论特色,它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之处。但在我眼里,它却显得很珍贵。我曾几度搬家,别的杂物、衣服、家具,还有书籍等,丢弃了不少,但对于它,真有点情有独钟,我一直珍藏着它。直到今天,我把它摆上办公桌的桌面上,可以天天看到它,经常用上它。它是在1992年11月间,由省老促会的老会长罗天同志,代表省老促会和省新闻工作协会亲手赠送给我的,是广东省第一次“南粤老
期刊
20年前,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如今长成身健力壮的小伙;20年前,一棵细小稚嫩的树苗,如今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今天,我们迎来了《源流》20周年华诞。  2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而对于《源流》——广东省唯一宣传革命老区的刊物,这期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曲折艰辛!  “共有共办”,是省老促会和《源流》编辑部共同提出的口号。这些年来,无论在办刊的方针上,还是在刊物内容上,《源流》都
期刊
高潭镇中洞村坐落于海拔1400米的惠东莲花山深处,四周高山峻岭,古树参天,怪石嶙峋,羊肠小道曲折崎岖。  高潭是东江地区革命斗争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这里曾发生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故事。中洞在东江革命史上被誉为“东江红都”。  2014年的春节前后,天气还很冷,然而这个偏远的老区山村人气很热,百姓心头很暖。  纪事一:惠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到这里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1月27日
期刊
2013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在2014年主要任务的首位,之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具体强调“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中央两场重大会议均强调指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既表明了对保持现有耕地数量的决心,也说明了我国当前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不容忽视。  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严防死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