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运动耐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ty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和运动耐量的变化。方法 观察组36名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口服一次,连用4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4周,观察血脂和运动耐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TC、TG、LDL-C血浆浓度明显降低,运动耐量较对照组改善。结论 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提高运动耐量,改善预后。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运动耐量
  [中图分类号] R54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0-151-0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发展常难以预料,是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严重疾病,易致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其病理基础为与慢性低程度的炎症反应相关的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斑块破裂血栓形成。2008年9月~2009年10月我院观察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UA患者运动耐量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UA诊断标准。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UA患者72例。入选标准:①年龄35~70岁;②最近一次心绞痛发作在3日内。排除标准:①妊娠与哺乳期妇女;②已知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③急慢性感染、两周以内的创伤或手术者;④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⑤其他威胁生命的恶性疾病者;⑥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者;⑦最近两个月内参加其他临床实验者;⑧不能坚持随诊至少4周者。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给药与检测方法
  对照组按照诊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4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口服一次,连服4周,入选病例治疗前后须24h内完成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和心肌损伤酶学标记物等实验室检查。平板运动试验于治疗4周后进行,检查前一天停服β-受体阻滞剂,当天停用所有药物。采用标准Bruce方案,参照Mark等的平板运动试验评分方法[1],即平板运动试验评分=运动持续时间-(5×ST段偏移)-(4×平板运动心绞痛指数)。运动诱发的ST段偏移是指12导联中任何导联上的最大ST段净偏移。心绞痛指数判定为无心绞痛为0,运动时发生典型心绞痛为1,因心绞痛而停止运动为2,记录运动负荷量。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脂变化
  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TC、TG、LDL-C的血浆浓度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显著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浓度无显著改变(P>0.05)。
  2.2运动耐量变化
  观察组与对照组最大运动负荷分别为(9.09±2.40)MET和(8.12±2.12)MET。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板运动试验评分分别为(-0.57±5.31)和(-3.73±5.52),观察组比对照组评分有明显改善(P<0.05)。
  2.3不良反应
  只有一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1周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加服甘草酸二胺等后未影响继续治疗,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3讨论
  阿托伐他汀是新一代组织选择性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肝细胞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 HMG-CoA还原酶活性,阻断或减少肝内TC合成,使血浆和组织细胞内的TC降低,促进肝内LDL-C受体合成加快、活性增强,从而降低LDL-C、TG水平,通过降低血脂,减少脂质浸润和泡沫细胞形成,起到阻断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UA主要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性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隙,表面有血小板聚集和(或)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局部心肌血流明显下降。有研究[2]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是导致斑块不稳定和破裂的关键环节。阿托伐他汀能降低TNF-α、IL-6和其他促炎因子的水平和氧自由基的生成,产生直接的抗炎作用和抗氧化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已形成的粥样斑块,减少或避免UA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
  谢向荣等[2]的研究也表明20mg阿托伐他汀可减少血管狭窄与斑块体积,起到使斑块退缩的作用,且斑块纤维成分比例在治疗后明显增加,而坏死核心比例明显下降,对斑块的稳定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斑块的易损性或稳定性与斑块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有关,而不取决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因此药物治疗后斑块成分改变较体积变化更有临床意义。
  Mark等依据Bruce方案制定了平板运动试验的评分方法,该评分方法综合了临床资料、冠脉解剖和左室射血分数等独立预后因素为评价患者预后、制定积极地治疗方案提供了比较客观的依据。观察Duke资料库中的2482例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评分<-11分者占13%,其5年生存率为72%,>+5分的低危患者占34%,其5年生存率为97%。本研究显示,服用阿托伐他汀4周后随着血脂水平的改善,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最大运动负荷较对照组也有改善,表明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UA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对影响UA预后的一些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和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MakeDB, HlatkyMA, HarrellFE, et al. Exercisereadmill scorefor predictingprognosisin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Ann Intern Med,1987,106:793.
  [2] 谢向荣,汪茗,张厚军,等.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斑块退缩及其成分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14(4):438-442.
   (收稿日期:2010-01-25)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GOLD肺功能分级COPD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所占的比例以及IL-17的水平,然后比较各组间上述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差异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初步探讨Th1
背景(1)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列居第二位,尤其在东亚和欧洲国家高发。胃癌预后较差,即使实施胃切除术后,60%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将发生局部复
第一部分转HBx基因大鼠卵圆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第一节真核表达质粒pEGF-HBx构建和鉴定目的构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HBx,以利于转染细胞的标记和观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称念珠菌性外陰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远较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等多见,且更易复发。目前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2007年1月~20D8年1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目前恶性肿瘤已逐渐取代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全球头号杀手,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快速上升,发达国家肿瘤病死率已占其总死亡人数的21.6%。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摘要] 目的 观察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OSAS患者43例和正常对照组26例进行hs-CRP测定。结果 OSAS患者hs-CRP高于正常的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结论 OSAS患者hs-CRP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 R7
目的探讨HoLEP与TURP治疗BPH对Qmax、RVU的影响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江陵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
介绍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铜炉渣浮选处理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对转炉渣和干渣的选矿处理现状进行了评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