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x联合AFB1诱导肝卵圆细胞体内转化为肝癌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转HBx基因大鼠卵圆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第一节真核表达质粒pEGF-HBx构建和鉴定目的构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HBx,以利于转染细胞的标记和观察,为进一步研究HBx基因在卵圆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从质粒pcDNA3.1-HBx中扩增含KpnⅠ和HindⅢ限制性酶切位点的HBx基因序列。对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载体pEGFP-N1及扩增的HBx目的基因片段进行双酶切,纯化后用连接酶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EGFP-HBx,将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涂皿于培养板,卡那霉素筛选培养得到阳性菌落,扩增培养后提取质粒,用双酶切和基因测序鉴定分析质粒是否构建成功。结果双酶切后电泳,显示构建的pEGFP-HBx质粒中含有完整HBx基因大小(465kb)的片段,基因测序显示插入的目的基因连接位点和阅读框架正确,插入序列为完整的HBx基因,说明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带荧光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HBx,为转染肝卵圆细胞和进一步研究HBx基因在卵圆细胞中的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节转HBx基因大鼠卵圆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目的建立稳定、高效表达HBx基因的大鼠肝卵圆细胞株,以便进一步研究HBx基因和卵圆细胞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前面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HBx转染大鼠卵圆细胞(LE/6),经G418筛选,传代培养后得到稳定表达EGFP-HBx融合蛋白的抗性克隆。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ICC)技术检测抗性克隆中HBx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结果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筛选培养,获得了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卵圆细胞株;细胞克隆传代培养20代后仍表达强的荧光。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均发现HBx基因在抗性细胞中得到了稳定转录和翻译。结论pEGFP-HBx质粒能成功地转染卵圆细胞,并在细胞中得到有效复制、转录和翻译。实验获得了稳定、高效表达EGFP-HBx融合蛋白的大鼠卵圆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转HBx基因卵圆细胞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HBx联合AFB1诱导卵圆细胞动物体内转化为肝癌的实验研究第一节HBx联合AFB1诱导肝卵圆细胞裸鼠体内转化为肝癌的研究目的探讨HBx和黄曲霉素(AFB1)是否能诱导肝卵圆细胞异常转化为肝癌,为明确肝癌是否起源于肝卵圆细胞找到直接证据。方法在使用AFB1作为诱癌剂的情况下,分别将转染pEGFP-HBx、pEGFP-N1质粒的大鼠肝卵圆细胞种植于裸鼠肝实质内和皮下,观察种植细胞成瘤情况及性质。实验分为五组:A组:24只,肝内和皮下均种植转HBx基因的卵圆细胞,同时喂食AFB1;B组:20只,肝内和皮下种植转HBx基因的卵圆细胞,不喂食AFB1;C组:20只,肝内和皮下均种植转pEGFP卵圆细胞,同时喂食AFB1;D组:20只,肝内和皮下种植转pEGFP卵圆细胞组,不喂食AFB1;E组:15只,肝内和皮下均不注射细胞,单纯喂食AFB1。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HE染色进行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中HBx、OV6、HepParl、CK8、CK7、PCK、Vimentin、SMA、AFP、C-myc和TGF-α的表达情况,明确其性质。结果16周时,各组皮下成瘤情况为:A组(10/24例)、B组(8/20例)、C组(10/20例)、D组(9/20例)和E组(0/15例);肝内成瘤情况:只有A组(4/24例)在肝内形成肿瘤,其于各组均为0。皮下肿瘤由间质细地组成,表达OV6、Vimentin和SMA;两种细胞(p-HBx和pEGFP)形成的皮下肿瘤性质相似;透射电镜检查证实皮下肿瘤为不同程度分化的间质瘤。肝内肿瘤由间质性细胞和少数异型性上皮样细胞(癌细胞)组成,后者表达HBx、OV6、HepParl、CK7、CK8、PCK、AFP、C-myc和TGF-α抗原;透射电镜检查发现这些异型性上皮样细胞为癌细胞。因而说明肝内肿瘤为恶性间质细胞瘤和肝细胞癌组成的混合体(肝癌肉瘤)。结论卵圆细胞可在皮下形成间质肿瘤,只有HBx基因和AFB1共同作用才能使肝卵圆细胞在肝内异常转化成肝癌,证明肝癌很可能直接起源于卵圆细胞的异常转化。第二节EMT和MET在肝卵圆细胞转化成肝癌过程中的作用目的研究肝卵圆细胞体内转化成肝癌的机制,探讨上皮细胞-间质转变(EMT)和间质细胞-上皮转变(MET)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使用AFB1作为诱癌剂的情况下,将转染HBx基因的大鼠肝卵圆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形成皮下肿瘤后再将其移植至肝实质内,使其继续生长,观察成瘤情况和组织学差异。分组为:A组24只,皮下种植转染pEGFP-HBx质粒卵圆细胞;B组20只,皮下种植转pEGFP-N1质粒的卵圆细胞。10周后,选择A组皮下肿瘤10例和B组皮下肿瘤8例,移植至同一裸鼠肝实质内使其继续生长,分组为:C组10只,肝内种植A组(来源于转染HBx细胞)形成的皮下瘤;D组8只,肝内种植B组(来源于未转染HBx细胞)形成的皮下瘤。继续喂食AFB1,观察8周。收集皮下肿瘤和肝内肿瘤,进行HE和透射电镜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皮下肿瘤和肝内肿瘤中EMT相关标志物CK8、PCK、Vimentin、SMA、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差异。结果卵圆细胞种植于皮下后形成完全由间质细胞组成的间质瘤(A和B组),其强阳性表达Vimentin和SMA,但无E-cadherin和CK表达,表明其发生了EMT。皮下肿瘤移植至肝实质后,可继续生长:来源于转HBx细胞的肝内肿瘤(C组)由占大多数的间质瘤细胞和少数肝癌细胞混杂而成,为肝内癌肉瘤,癌细胞表达HBx、HepParl、CK8、PCK、E-cadherin和β-catenin抗原,而间质瘤细胞中Vimentin和SMA表达下降,表明发生了MET;而未转HBx细胞形成的肝内肿瘤(D组)仍为间质肿瘤,未发生MET。结论不同的局部微环境对卵圆细胞的分化方向起重要作用,在HBx转染和AFB1的共同作用下,肝卵圆细胞可异常转化成肝癌,其转化机制与EMT和MET有关,而且HBx转染很可能促进MET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可四环素调控的全基因组随机突变的方法,筛选胰腺癌健择(GEM,Gemcitabine)耐药的关键基因和遗传通路,同时结合干细胞研究技术,深入了解胰腺癌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及其
北方或南方菜区育苗时,由于寒冷雨雪天气影响和管理不到位常诱发猝倒病和立枯病,造成瓜苗成片猝倒死亡。
目前,中关村医疗器械产业园区已经与大学达成合作,在不久将来也将举行世界医疗信息大会,将医疗器械跨国企业美敦力、强生等医疗器械人才带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等。$$10月秋天雨后
报纸
背景和目的:nicroRNA (miRNA)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位于miRNA靶基因3’非翻译区的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通过3种化学发光检测系统与参考方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的比对,了解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甲状腺素(T4)的正确度。方法分别采用参考方法及3种化学发光检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当前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目前每年有超过100万的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而死亡人数约50万,在肿瘤新发病例数和因肿瘤死亡人数中均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GOLD肺功能分级COPD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所占的比例以及IL-17的水平,然后比较各组间上述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差异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初步探讨Th1
背景(1)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列居第二位,尤其在东亚和欧洲国家高发。胃癌预后较差,即使实施胃切除术后,60%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将发生局部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