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fgdf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让学生在写作中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就需要在作文中进行生活化教学。本文主要根据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促进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具体策略
  一、 前言
  作文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属于重点模块之一,写作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学生是否可以真正清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可以让作文中更具有童趣和亮点。但是在现今的小学作文课堂中,写作成了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头疼的部分。学生们在写作中普遍都是“假、大、空”,文章语言老气横秋,体裁陈旧,完全不是小孩子的风格。要想让小学生在写作中有得写,爱上写作,教师就需要在写作中培养生活化教学。在素质教育逐渐推进的进程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利用生活中的点滴丰富写作。
  二、 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 学生“没得写”
  学生在上写作课时,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后,第一反应不是从自身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而是着急从一些作文书中寻找素材,写作时也是回忆自己曾经看过哪些类似的作文,写出的作文并不是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而是将其他人的写作事件或者情节照搬照抄。这个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不善于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没有细心留意。生活中可以当做写作素材的景物、人物、事物数不胜数,只是学生们没有耐心观察。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写作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生活素材。
  (二) 写作“成人化”
  写作就是将自身抒发的真情实感表达出,要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真情话,不说空话、假话。可是随着教学中发现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写作时话语成人化,充满着成人的措辞和语感。小学生的写作中失去了应该有的童趣和童真,并没有真正表达出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在作文中学生们写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基本上都是做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好人好事,从这些事情中学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些道理基本都是一些空泛、抽象的大道理,语言缺乏童真性。甚至部分学生认为这样就是写作的基本模板,写作时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写作。
  三、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一)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在作文中要想进行生活化教学,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学会仔细观察生活,作文中的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素材宝库,只有在生活中拥有一双发现素材的眼睛才会在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生活的过程,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要用心留意生活中的小事,在小事中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对生活有更深的感悟。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将自己印象深刻的记录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具体怎样详细观察生活。
  例如在《春天里的发现》这一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学生最初进行观察时可能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向学生告知某些角度观察。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春天中的花草树木中观察,还有温度,所穿衣服的变化等进行观察,发现春天里究竟会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会了解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在长期的训练中观察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二) 带领学生充分进入生活
  只有置身在生活中才能在作文中灵活运用生活化素材,教师不仅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生活化素材,更重要的是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学生们只有真正在生活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才能将自己的所见和所想充分表达出来。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关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写作的灵感。
  例如在进行《一幅秋天的图画》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学校的操场和花坛中观察秋天到来,学校里的变化和情景。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的观察获得发现,可以让学生将观察的变化通过画笔画出,在自己所画的图画中进行写作,用自己的语言完成一篇写作。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融入生活。
  (三) 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化语言运用
  在小学作文的训练中,基本都是记叙文为主,主要是描写人物景物或者是记录一件事。在写作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生活化语言进行写作。当前小学生在写作中大量使用成人化语言,导致作文中充斥着老成和严肃,完全没有童真童趣可言。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生活化语言,增加文章的朴实性和亲切感。生活化的语言就是在真实性的话语,用生活真实中的语言。教师在平时在修改学生作文时,对于学生一些语言的运用要及时纠正,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生活化语言的好处。
  例如在《我的小伙伴》写作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在描写小伙伴的时候用真实的语言刻画,比如可以使用“我的小伙伴长得真俊俏啊!”类似的生活化语言进行描述,让学生体会到使用生活化语言可以使文章更加“接地气”。
  四、 结束语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语言使用得更加生动真实。教师要从学生的真实情况出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具体情境中感悟生活,学会使用生活化语言进行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提高表达能力和情感体会能力,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江林.撷生活之材开兴趣之源——浅析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J].教师,2017,(3):43-44.
  [2]刘吉才.生活处处皆文章——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之我见[J].小作家选刊,2016,(14):188.
  作者简介:
  陈冬勤,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第五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职高学生对生命缺乏清醒的、正确的认识。如果我们教师听之任之,那么中国的职业教育将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发人深醒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职高的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利用语文教学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就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职高语文教学应以生命教育为本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而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让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有效融合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和实践,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和优良精神。要想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首先必须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传统文化教学平台,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综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就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实现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
摘 要:小学语文“五达”教学模式以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为基石,理论逻辑轮廓密切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落实,教学活动结构整合了全方位多渠道的资源。“五达”教学模式和新课标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相互依存,要想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其具体要求和主要做法有:自达——定向预习;助达——指导读书;启达——互相讨论;促达——作结讲解;竣达——有效练习。  關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五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当代语文教师就要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工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从自身教学经验入手,及时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增强教育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了簡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途径分析;方法研究  前言:我国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因此,在教育中就要充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