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停药后的临床结局及其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停药后的临床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999年1月至2018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接受常规门诊随访,停用TKI治疗时间超过6个月的16例CML-C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6例,女性为10例;诊断时中位年龄为39.5岁(24.8~53.8岁),TKI停药时中位年龄为45.5岁(30.3~69.0岁).按照患者TKI停药后随访期内是否发生分子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n=5)和未复发组(n=11).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TKI停药前、后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TKI停药的原因、TKI停药后无治疗缓解(TFR)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患者性别、CML分期、停药原因构成比等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TKI治疗时间、开始接受TKI治疗至主要分子学反应(MMR)/深度分子学反应(DMR)的时间、MMR/DMR维持时间等,呈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TKI停药后6、12个月的TFR率.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①本研究16例CML-CP患者中,因TKI相关不良反应、主动停药、妊娠/计划妊娠、经济困难、合并实体肿瘤原因,而停用TKI者分别为5、5、4、1和1例.16例CML-CP患者的停药前已接受TKI治疗的中位时间为53.0个月(34.0~156.0个月),其中15例患者于TKI停药前最佳疗效为获得DMR,1例仅获得MMR;患者TKI停药前持续获得DMR的中位时间为39.0个月(10.0~144.0个月).②本研究16例CML-CP患者的停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7.0个月(7.0~75.0个月),截至随访终点,11例患者未发生分子学复发,TFR中位时间为12.0个月(2.0~75.0个月),患者TKI停药后6、12个月的TFR率分别为68.8%、61.9%.5例CML-CP患者发生分子学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停药后4.0个月(2.0~5.0个月),复发时BCR-ABLIS水平为0.14%~0.88%.5例发生分子学复发患者中,4例患者分别于复发后第3、4、6、8个月重新开始接受TKI治疗,分别于重新接受TKI治疗的第2、3、4、5个月后获得MMR,第2、3、7、8个月获得分子学反应(MR)4.5.③本研究5例CML-CP患者TKI停药后分子学复发均发生在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组和未复发组CML-CP患者的性别、CML分期、停药原因、TKI治疗前接受a干扰素、TKI给药类型构成比,以及TKI治疗时间、开始接受TKI治疗至MMR/DMR时间、MMR/DMR维持时间、TKI停药年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16例CML-CP患者中,2例CML-CP患者停药后发生停药综合征,表现为全身骨骼或肌肉疼痛.结论 接受长期TKI治疗、获得持续DMR的CML-CP患者,约50%在TKI停药后可获得长期TFR,但停药后仍需长期监测MR.上述可能影响TKI停药后临床结局的因素在分子学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小相关.
其他文献
多发性骨髓瘤(MM)为一类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该病以大量浆细胞聚集于骨髓,导致骨质破坏、造血功能衰竭、产生M蛋白等为特征.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应用,MM患者的缓解率及生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DM)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于1956年由Oakley首先提出,1972年Callerall再次明确其定义: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
目的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心肌活体切片上筛选能特异性结合心肌的靶向短肽,提高药物心肌组织靶向运输效率,为杜兴肌肉萎缩症(DMD)及其他心肌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有效的
目的 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4月1日至201
磁共振灌注图像 ,是反映组织血管分布、血流灌注情况的检查技术。就对比剂通过毛细血管床进行分析 ,脑肿瘤灌注成像可以评估肿瘤血管容积 ,借以判断肿瘤良恶性程度及预后、治
目的 探讨胃肠手术后应用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方法,以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防止并发症和营养过程中的护理并发症.方法 详细总结、分析70例全静脉营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病人顺利完成治疗计划,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完全胃肠外营养能使病人短期内康复,且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是胃肠外科不可缺少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目的 以兔原位直肠癌为动物模型,探讨内镜光动力疗法在治疗腔道肿瘤时照光剂量、操作方法、不良反应等对其疗效的影响,为光动力疗法治疗直肠癌提供临床前依据.方法 建立20只
尽管上世纪初人们己认识颅咽管瘤并不断研究其可行的治疗方案 ,但至今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仍然是神经外科界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彻底切除肿瘤、提高生存
通过对1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抗感染、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术后膀胱药物灌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了16例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以及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巩固治疗效果,防止本病复发。
目的 比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体外不同作用时长对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取第3代软骨细胞分为3组进行研究: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