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不同作用时长对软骨细胞的影响

来源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x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体外不同作用时长对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取第3代软骨细胞分为3组进行研究:短时间(1 d)作用组细胞经FGF2处理1d后转移至无FGF2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7d;长时间(7 d)作用组细胞用含FGF2的培养基连续培养7d;对照组细胞用无FGF2的培养基连续培养7d.分别于培养过程中的第1、3、7天,收集软骨细胞进行细胞增殖情况检测;提取软骨细胞mRNA,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Ⅱ型胶原α1(COL2A1)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测定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时长的FGF2处理均能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且短时间作用组和长时间作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不同的处理方式引起了不同的基因表达变化,在连续培养7d后,与对照组和长时间作用组比较,短时间作用组的BMP2、BMP4、COL2A1和SOX9基因表达均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连续培养7d后,短时间作用组的Ⅱ型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长时间作用组.结论 FGF2短时间作用于软骨细胞较长时间作用更有利于软骨细胞表型的维持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多发性骨髓瘤(MM)为一类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该病以大量浆细胞聚集于骨髓,导致骨质破坏、造血功能衰竭、产生M蛋白等为特征.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应用,MM患者的缓解率及生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DM)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于1956年由Oakley首先提出,1972年Callerall再次明确其定义: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
目的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心肌活体切片上筛选能特异性结合心肌的靶向短肽,提高药物心肌组织靶向运输效率,为杜兴肌肉萎缩症(DMD)及其他心肌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有效的
目的 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4月1日至201
磁共振灌注图像 ,是反映组织血管分布、血流灌注情况的检查技术。就对比剂通过毛细血管床进行分析 ,脑肿瘤灌注成像可以评估肿瘤血管容积 ,借以判断肿瘤良恶性程度及预后、治
目的 探讨胃肠手术后应用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方法,以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防止并发症和营养过程中的护理并发症.方法 详细总结、分析70例全静脉营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病人顺利完成治疗计划,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完全胃肠外营养能使病人短期内康复,且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是胃肠外科不可缺少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目的 以兔原位直肠癌为动物模型,探讨内镜光动力疗法在治疗腔道肿瘤时照光剂量、操作方法、不良反应等对其疗效的影响,为光动力疗法治疗直肠癌提供临床前依据.方法 建立20只
尽管上世纪初人们己认识颅咽管瘤并不断研究其可行的治疗方案 ,但至今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仍然是神经外科界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彻底切除肿瘤、提高生存
通过对1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抗感染、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术后膀胱药物灌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了16例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以及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巩固治疗效果,防止本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