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越性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3538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教学 优越性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推广,多媒体辅助教学正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新的生机。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在提高教学效率和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可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象、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样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采用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通过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黄豆兄弟在天平上称体重。此时,西瓜大哥来了,它蛮不讲理地说:“你们都让开,让我来称称我的体重。”说完就往天平上一跳,谁知,天平一歪,把它摔了个粉身碎骨。这时,黄豆兄弟想请教同学们:“用天平来称西瓜合适吗?”马上有学生说:“不合适,西瓜太重了。”“那用什么秤来称西瓜好呢?”“秆秤。”“台秤。”……运用多媒体演示黄豆和大西瓜称体重这样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弄清求知事物的迫切欲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传递形态,主要以静态形象和口语交流为主,以模型、挂图,板书,和实物演示为辅,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单调、枯燥、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果不理想,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使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例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教学难点是认读几时几分。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显示下图钟面的时间:
  
  设计时钟从8时走到8时15分,多媒体演示时针和分针同时移动,定格在8时15分后,让学生说说此时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学生通过观察,很快说出此时是8时15分,接着继续演示时针和分针前行,定格在8时55分,让学生小组讨论:“此时又是几时几分呢?”讨论后,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有学生说:“9时55分。”但马上遭到反驳:“不对,应该是8时55分,因为时针没有走过9。”“8时55分是正确的,因为再过5分钟就是9时,所以时针很接近9。”此时,课堂气氛活跃,掀起了高潮。可见,借助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形象,既增加了情趣,又降低了坡度,将教学难点有效地突破了,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改变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再创造”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提示的多,学生探索的少;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缺少主动探究的活动,以接受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这显然与 “再创造”的数学教育理念相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学习内容以多媒体、友好互动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所创设的虚拟环境,让学生作为创造者在真实的体验中探索和发现,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经历前人的发现过程,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
  总之,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使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选择和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会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用最新、最好的教育教学手段去教育学生,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桑运生,陈士钊.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3).
  [2]黄少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 2005(3).
  (作者单位:毕节市七星关区十七小学)
  编辑/李文亮
其他文献
学位
采用固相原位接枝方法将炭黑(CB)与有机小分子AO-80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进行反应,制得接枝炭黑(GCB)。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结果确认了接枝反应的发生,原子力显微镜和粒度分析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这一阶段教学的重点之一。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
期刊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想象力,提供创作空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培养正常儿童的创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残疾聋童,因此,作为教师,应从较低的起点上,想方设法去开发他们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方法、手段也随之发生的变化:以往的教师“满堂灌”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模式。新的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利用好教材文本,在数学教学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文本 有效性 反思 评价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
【摘要】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异大,中学/中专、高职英语教学又衔接不畅,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境。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关键词】差异 衔接不畅 建议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为高职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生源及生源的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大发展的一大“瓶颈”。笔者曾做过调查,在笔者任教的4个班中,就有40多个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开始注重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理念,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
期刊
本文研究了采用POY-DTY法纺制锦纶高弹丝生产过程中,影响纤维的结构性能变化的各项因素;并探讨了纤维的结构性能与其染色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提高锦纶高弹丝染色均匀性和产品质
泉林纸业最近荣膺2002年度全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先进型企业称号。这是自去年获得“山东省工业质量效益先进型企业”以来,泉林纸业再次荣获质量嘉奖。据悉,在此次评选活动中,全
【摘要】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学界的重视。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学课改的重心在于美术的教学语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小学生这个特定年龄的创新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美术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传授正确的学科知识,又要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更好的学以致用,做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有心人。  【关键词】困惑 创设情境 贴近生活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