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美术教学现状与对策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eng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学界的重视。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学课改的重心在于美术的教学语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小学生这个特定年龄的创新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美术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传授正确的学科知识,又要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更好的学以致用,做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有心人。
  【关键词】困惑 创设情境 贴近生活 观察力
  小学生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学界的重视。美术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小学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的挖掘。那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实施美育的知识教育呢?
  一、小学美术课教学的困惑
  美术课虽然是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合理的示范,但它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良好的作用。美术课堂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它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操作的动作要领,启发学生形象思维,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教师为了充实课堂内容,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到台前示范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并通过体验与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误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做主,自己学习,那就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见,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问题讨论,独立提出、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自主学习”不是学生“自己学习”,不是不要教师教。美术教学尤其如此,一方面学生的美术知识,经验积累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指导;另一方面,学生由他主到自主,也需要一个牵、扶、放的渐进过程。
  二、利用美术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例如:在教学《平面构成》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构成”的含义,我利用投影仪将双手放在上面,重叠、交叉、错叠后,屏幕上出观了一个马头、老鹰,接着我拿出一些大、小不一的硬币、剪刀等实物,拼出了一朵花,一只蝴蝶,同学们发出了啧啧赞叹声,都想亲手试一试,于是我让大家用身边的实物如尺子、铅笔、橡皮等在桌子上拼一拼看看能“成”什么。有的同学三角尺和铅笔构成了一架飞机, 有的用几块形状、大小不同的橡皮构成丁一个抽象人物……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倍增,他们来劲了,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效果会更好。为了提高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学习兴趣,我还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质材料,比如旧报纸、硬纸板、废旧瓶罐、旧毛线等,引导学生通过剪、拼、贴、折等进行手工制作,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兴趣成为他们上好美术课、学好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三、让美术教学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美
  美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只有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升华,才能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更好的体现美术的价值。美术知识学的再好,画的画再漂亮,如果在生活中体现不出来,也是毫无意义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只有发现了美,才能够感受到活着的意义,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啊!美术的学习就会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处处存在。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寻找美的踪迹》这一课的时候,我带领着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寻找美的踪迹,学生们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不知道美在何处?我指着远处的“麦田”,再指指一排排拔地而起的高楼,还有远处蜿蜒的小路,问他们“美吗”?没有学生告诉我说这里的风景很美,我让他们用相机把他们拍下来,看了相片,然后在回答我的问题。后来他们告诉我:“的确是很美”,当时怎么没有感受到呢,现在看着照片能够感受的清新的空气;家乡发生的变化是那么的美丽;弯弯曲曲的小路像人生的路线等等;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心满意足。孩子们的这些行动感染这我,激励这我。我更为学生把美术知识学以致用而感到高兴!
  四、美术教学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这句话表明,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必要的,同时要想拥有一定的绘画技能,就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样,在教学《我爱树木》这课中,我带学生去公园认识树木,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树木,比较树木的高矮、大小以及粗细,这就是对学生观察力的一种训练和培养。只有让学生通过认真、细心的观察,才能使他们把握树木的色彩和造型。
  小学美术教学中,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形成了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传授正确的学科知识,又要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更好的学以致用,做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有心人。
  (作者单位:贵州省道真自治县平模小学)
  编辑/李文亮
其他文献
《美术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了美术的审美性质。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学科,肩负了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责任。但
期刊
学位
采用固相原位接枝方法将炭黑(CB)与有机小分子AO-80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进行反应,制得接枝炭黑(GCB)。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结果确认了接枝反应的发生,原子力显微镜和粒度分析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这一阶段教学的重点之一。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
期刊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想象力,提供创作空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培养正常儿童的创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残疾聋童,因此,作为教师,应从较低的起点上,想方设法去开发他们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方法、手段也随之发生的变化:以往的教师“满堂灌”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模式。新的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利用好教材文本,在数学教学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文本 有效性 反思 评价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
【摘要】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异大,中学/中专、高职英语教学又衔接不畅,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境。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关键词】差异 衔接不畅 建议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为高职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生源及生源的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大发展的一大“瓶颈”。笔者曾做过调查,在笔者任教的4个班中,就有40多个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开始注重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理念,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
期刊
本文研究了采用POY-DTY法纺制锦纶高弹丝生产过程中,影响纤维的结构性能变化的各项因素;并探讨了纤维的结构性能与其染色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提高锦纶高弹丝染色均匀性和产品质
泉林纸业最近荣膺2002年度全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先进型企业称号。这是自去年获得“山东省工业质量效益先进型企业”以来,泉林纸业再次荣获质量嘉奖。据悉,在此次评选活动中,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