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而校企合作教学的开展能够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合作教学中有很多问题限制了协同育人的效果,这就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制订的合理的解决方案,保证合作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问题;措施
  一、 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校企双方利益不协调
  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他们需要创造经济效益来维持自身运转;而学校属于公益性组织,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人才,并不涉及经济效益的产生。因此,由于两者属性的不同就使得在协同育人中出现了利益上的不协调,怎样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合作教学的难点所在。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属于受益方,很多院校并没有重视合作中科技服务企业的开展这就使得企业获得的效益无法在短期有所体现。有些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在校企合作中怀有抵触情绪,这就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阻碍。
  (二) 校企合作能力欠缺
  当前很多企业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参与到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原因包括获利较少、得不到科技支撑等。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占有主体地位,他们参与到校企合作中的目的就是为自己创造更丰厚的利润。当前企业参与教学往往需要投入一定资金,这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相违背。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往往变成了简单的劳动力输出,企业给学生提供的大多是简单劳动模式的学习,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施展,这就使得校企合作无法实现有效的育人目标。
  (三) 企业元素缺失
  当前的校企合作中常出现名多实少的现象,很多合作都只是走形式,并没有实现育人的目的。有些校企合作并没有按照相关流程来执行,学生在企业中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合作成了一种噱头。此外,有些高职院校并没有注重对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当前所使用的课程仍然较为传统,教学活动按部就班地完成,并没有展开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这就使得校内所学习的知识与产业发展需求存在脱节,学生无法完全胜任岗位工作。院校内部安排的实习内容较为盲目,没有准确的教学目标,学生无法通过实训实现能力的提升。在企业内开展的实习活动目的在于让教学计划得到落实,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只是让学生参加体力劳动,学生通过这类实践能够获得一定的锻炼,但是技能上的提升仍然有限,打工的色彩更为浓郁。
  (四) 师资力量不足
  在实践教学中师资力量配备不足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很多校园内的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以及专业证书,但是在实践上能力欠缺较为严重;校外的师傅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在表达上存在一定问题,很难有效地将自己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这就使得教学活动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学生听得多,做得少;在实践课程上计划的内容丰富,但是落实上较为单一;教学活动大多将教学任务的完成作为目标,忽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队伍水平相对较低,教学活动没有与生产相结合,学生无法通过学习树立起正确的纪律意识,无法在工作中形成一丝不苟的态度。
  二、 完善校企合作的策略
  (一)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
  首先,政府要重视监督评价机制的完善。从十九大报告精神出发,政府部门需要对校企合作中企业与院校的权利义务进行平衡,全面规划合理监督,让双方利益都得到维护,在此基础上政府还需要对校企合作的方案进行评估,并监督方案的执行情况。政府部门还需要重视评价体系的选择,用合理的评价方式来评估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并在社会范围内公布评估结果。此外,政府还需要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不断完善。通过制度的制订来合作教学中各方的职责,并建立起基于合理评价体系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企业评估能够评选出最佳“校企合作”单位,用典型的作用带动更多企业。
  (二) 明确高职院校教学定位
  在明确的办学定位下能够让高职院校凸显出自身的应用属性。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社会上层建筑的发展,还能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就高职院校而言,在开展人才思想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只有准确把握办学定位,按照客观规律展开教学活动,才能够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让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此外,在教学中要重视方法的选择。学生要将正确的理念融入自己的职业中,高职院校需要为广发师生打造出高品质的技术平台,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高职院校还需要对地方的产业发展有充足的了解,把握市场需求,提升教学有效性。通过当地发展趋势的分析能够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保证院校的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吻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所具备的技能与企业需求相吻合,将课程专业设置放在产业基础上,通过专业的设置实现产业的发展。
  (三) 发挥企业的主体责任
  企业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参与方,企业是合作教学的开展基础,这就需要企业主管部门正视自己的位置,他们是连接学校与企业的桥梁,对校企合作教学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此外,企业需要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自身参与其中的短板,制订具体的解决措施来实现自身职责的履行,并在实践中配合政府部门完成教学监督评估工作,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向应用技能的转变,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學生的专项能力,实现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完美对接。面对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院校以及企业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合作教学的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庄西真.产教融合的内在矛盾与解决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8(9).
  [2]潘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借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N].中国经济导报,2018(9).
  作者简介:
  张薇,河南省郑州市,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是帮助学生打开认识世界和人生的一扇窗口,同时促使学生对人生产生更多的思考,所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且对他们开阔视野、提高内涵、增加底蕴、放飞心灵有着重要性。  关键词:阅读能力;学生;重要性  一、 阅读可以让人明辨是非  小零食在学校周边都是热销产品,是孩子们眼中的“美食”。上下学时,很多孩子不是直接进
摘 要:“整本书阅读”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个技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格外重视。我们应当不断探索与创新,寻求一套切实可行,并能满足小学生情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小学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农村;整本书阅读  阅读是小学語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更强,阅读能力也有所累积
摘 要:关于商鞅变法的史例我最近阅读了一些书籍如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史记·蔡泽列传》、孔子的《论语》,还有法家祖师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的很多史料。有很多史料上讲商鞅是老子的学生,或者是荀子的学生和门徒,这些我都存有异义,因为老子的道家讲究“遵循自然,无为而治”,荀子讲究的是孔孟之道,以“德、礼”治国,道家和儒家之理念并没有在后来的商鞅变法中体现出来,可见商鞅是老子或者是荀子学生或门徒的说法是
摘 要: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责任,是教师发挥力量的凭借,小学教师的培养对象就像是一块光滑无瑕的翠石,需要用心雕琢、花足够的心思去设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会相反,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会有更为持久的危害。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课堂;师生互动;交流学习;解决措施  一、 引言  中小學教师们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让小学生掌握主动地位
生活是文学的源泉,文学是于生活中提炼的艺术.指引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文学诗意,乃是写作教学达事半功倍之关键所在.而基于室内课堂的空间局限性,高效的生活化写作教学,应依托于
摘 要:贵州“大扶贫”战略“精准扶贫”背景下,贵州高校普遍存在对象识别不够精准、资助模式简单僵化、动态化管理缺乏、资助工作者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这都需要高校实事求是进一步完善切合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确保“应助尽助”,体现教育公平性。  关键词:精准扶贫;公平性;教育  笔者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贵州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分析——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一文中论述了贵州高校贫困生
摘 要: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地方党委政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要有一支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做保证。它将是振兴农村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农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是农民发家致富之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校培训;领导;教师;作用  几年来,我校的转移培训工作成绩显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建设人才。从几
石家庄市京剧团领衔主演赵玉华,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的得意门生。作为荀(慧生)派的再传弟子,她在《桃花村》《勘玉钏》两出荀派名剧中饰演的春兰和俞素秋、韩玉姐,形
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作为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提供的素材,仅仅用好教材,已不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充分挖掘教材可利用资源,进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