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青南

来源 :青海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shab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时令至惊蛰,在青南一切都在冬天状态中。雪依然是长住客,高山、草原、林地、村镇,无一不被包围。旧雪尚未化尽,又有新雪每天不分昼黑地不期而至,或大如鹅毛或细如尘埃,总之是无穷无尽,飞舞肆意地一次次加重青南大地的寒冷。
   那一天,一路跋山涉水来到河南县。这个在黄河之南与河南省同名的蒙古族自治县,因河曲马和肥美的草原而声名在外。是夜,宾馆院子里风抽着凌厉的鞭子,驱赶得雪像疯了一样,忽左忽右、毫无章法地在空中奔走。大片大片的雪花拥挤着、慌乱着,像一群白色的蛾子,漫无目的而又无可奈何地落在地上,落在人身上。风的鞭哨一响,倏忽又吹到别处去。在墙角,在台阶下,落满了这白蛾的尸体,白得耀眼也白得惊人。一脚下去,整个鞋子、裤腿全陷了进去,有些心惊肉跳的感觉。站在窗户前,整个河南县城一片迷蒙,风硬是裹挟着雪片,尖锐地发出叫声,要从窗户里挤进来,显得那么不可一世,好像它才是这里的主人一样。
   第二天,我们去乡下。整个天地白茫茫一片。阳光下,雪反射出刺眼的光,让人不得不极其难受地眯上眼睛。一只沙狐子飞也似的在雪地里奔跑,黄褐色的影子,在阳光下耀眼的雪中,越走越远。到一个牧户家中,竟然要从尺余厚的雪中踩过去,才能到他家门口。但这还不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雪。从久治去班玛的路途,我终于领略了什么是雪域苍茫,鸟绝人稀。
   听司机讲,从久治到班玛要翻越五座大山。出发时,阳光尚好,翻越第一座山时,未感到多么难。过了石头山,再到隆格山,我才发现,路上厚厚的积雪,让很多轿车、卡车趴在路上。铅云低垂,云山相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这茫茫的雪地里,汽车和人是如此渺小、如此无助又是如此孤单。一辆皖牌大卡车轮子上绑了防滑链,大约依然无用。两个司机正在路边吃力地挖冻土撒在雪路上。他们的脸庞从眼前一晃而过,他们的眼神,充满焦虑。他们的前方将是哪里,我不得而知。但我想,待到目的地之后,他们还将返回千里之外的家乡。那又将是什么时候呢,一切都是未知数。在一个很陡的爬坡路上,已有几辆车停下来,车里的人们站在路边,小心翼翼地打探着路面。我们的四驱越野非常神气地想从边上越过去,不想陷入近一米厚的雪中,四轮飞转,车身摇摆,就是无法冲出雪障。车的左侧,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悬崖。经过大家的推搡,车子倒出雪潭,旁边的车让出一点路面,再次冲刺,终于爬上了这段雪路,来到隆格山垭口,海拔高度4398米。罡风正劲,山峻雪冷,在胸闷气短中,不禁想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来。
   我始终无法想象,无论是河南草原上的牧民,还是隆格山上趴窝的车子,他们将怎样度过这样的雪夜。那时,城市下雪的时候,我不时会风花雪月地呻吟几句。觉得有雪是一件多么浪漫美妙的事情。而在寒冷的青南,雪是常态,更有可能是灾难,或许它只与痛苦和绝望有关。当然,阳光回暖,冰雪融化,滋润万物生长,那已是立夏的事情了。
   也因此,在青海特别是青南,人们更加热爱绿草返青、鸟语花香的时节。那时的草原的确是温柔可人的。这里的人们不止一次会对你说,等到草原绿的时候来,那才很美呢!这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寄托。年年岁岁,周而复始,似乎漫长冬天严寒风雪的经历,就是为了等候这季节的轮回。不然,又将如何度过半年之多的寒冷时光呢。
   这一路,到了很多乡镇和村庄。草原深处的村子,常常坐落在一条条逶迤的山谷中,零零散散,这一户那一家,间隔很长的距离,好像是随性而为,牦牛懒散地在雪地中埋头苦吃,不为惊动所扰。只是不知道,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们,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多少年,他们的先民们又是从哪里迁徙而来,世居于此。或许是战乱,或许是部落纷争,他们才选择在这高海拔的地方生存。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我,很是羡慕牧区,因为他们常年有肉吃。后来才明白,其实高寒地区人类的生存,远比农区艰难。
   但是,随便进入一户人家,你会发现,政府帮助修建的定居房里,爐火正旺,干净整洁,客厅正上方墙上挂着共产党的领袖像。老乡们几乎不会说汉话,古铜色的脸上闪烁着亲切憨厚的笑容。问起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就会连连用藏语说着谢谢共产党的话。是什么,让这里的牧民如此豁达如此纯朴,又时时怀着感恩的心,激扬着生命的坚韧?我这样的世俗皮囊,实在无法明白。
   而工作在青南深处的党员干部们,你不得不为他们的执着、奉献所感动。几乎所有的干部都是嘴唇青紫甚至乌黑。很显然,这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在与许多干部交流的过程中,大到县处级领导,小到乡镇干部,上至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下至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无论是本地本土干部还是外来任职干部,无论是青海土著还是黄(黄南)二代、果(果洛)二代,他们无不表现出对所在地的深切热爱,无不透露出推动发展、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心情。
   在久治,我见到了多年来未曾谋面的老乡。听他讲,他从三十多岁进入牧区,如今风华已逝,青发变白,转眼到了知天命之年。对于当初的选择,他始终没有后悔的意思,反而对多年来的付出与努力充满自豪之情。在班玛,我见到了担任要职的同学。三年前头发茂密、容光焕发的他,如今头发稀少、嘴唇干裂,竟一下衰老了很多的样子。看到他每到一地就走村串户,研究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等工作,听到他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整夜整夜思考解决之道,我就明白了他现在为什么是这副模样。在达日,我见到50岁新上青南任职的一个海东人。他说,虽然开始也是顾虑重重、犹豫不决,但自从来到这片草原,他已将身心交付于此,提振人心,谋划脱贫攻坚,忙得不亦乐乎。言语之中,有的只是施政抱负和时不我待的激情。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又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充满青春般的热情?我不由得想起青藏高原“五个特别精神”,也不由得回味起果洛州委书记说的话:在果洛,自然条件艰苦,我们必须拥有年轻的心灵,怀揣着梦想,为这片高天厚土播撒希望的种子。
   生长在海东,长期工作在省城西宁的我,虽然以前去了青南很多地方,常常感慨造物主的无情与冷漠,让青海高寒缺氧,甚至无冬春之分、夏秋之别。但我所有的感慨和自怜自悯,在此次青南之行之后,就像被火烧一样荡然无存。我才发现,至于青南,我其实并没有从心灵深处去了解,更没有将心比心地去用情感理解这里的人们。我原先的感知是如此的浮浅又是如此的自以为是。    我不得不发自内心地承认,2019年初春的青南之行,让我对始终热爱这片土地,又有了一次全新的刻骨的认识。不得不佩服并由衷地向这里的人们致以敬意。不得不说,切身的经历,对改变或深化一个人的认识是多么重要。
   我也相信,再大的风雪,再冷的气候,再高的海拔,都无法阻止这些青南人干事创业的信心,无法磨灭他们奉献爱岗的情怀。一路走来,我看到,正是因为他们,偏远牧区的牧民们住进了崭新的房子;因为他们,易地搬迁定居点房舍整齐亮丽;因为他们,草原小镇街道宽阔、灯火通明;也是因为他们,青南充满着高度、温度和厚度。我更相信,因为他们,“中国”这两个熠熠生辉的大字,镌刻在草原之上,铭记在牧民心中,无论是风雪之中还是绿野之上,处处都在传唱中华民族的传奇。
   当我把思绪拉回到桌前,我所在的西海小镇已然安睡。诞生在我们金银滩草原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从音响中悠扬地回响在静谧的房间。从窗户看出去,马路十字只有红绿灯在不知疲倦地闪烁,没有车也没有行人,安静得如同内向的孩子。或许我穷尽一生,也无法抵达青南的温暖与寒冷。但至少,我所在青海湖之北的草原上,同样也有雪花无尽,同样有一群可爱的人们,与我一起相伴相知相携,共同行走在征途上。如果可以,我相信,最动人的故事,也可以在这里继续书写。如同这里的原子城,如同这里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青棉往事
   位于平安的青海棉纺厂,曾经是很有名的大型国有企业。
   如果把青棉人看作那时平安的人中尖子、鸟里凤凰,大约也不为过。我们村里就有几个出去在青棉当工人的男人。这是一件令我们无比仰慕的事情。他们的孩子在村里也显得很牛,至少穿着打扮上比我们同龄人要光鲜很多。当个“公家人”,吃一碗“公家饭”,是那时很多如我这样的少年心里的美梦。有一年,在青棉工作的邻居大叔,把老婆和孩子接到厂里去当家属,住到楼房里去了。那女人回村时,烫着波浪卷发,穿着大红高跟鞋,身着长长的毛华达红风衣,一副旧貌换新颜的样子。说话高声大气,走路跟舞蹈演员似的,看上去比较有气质。
   村里的男孩子过一段时间,就长途步行6公里,去青棉的山根里,捡如普通茶杯大或比五分硬币大一圈的薄铁片,还有跟筷子一样粗细、三十多厘米长的铁棒。铁片边缘有一小块凸起,敲下去贴在铁片上,就可以在旱场上玩“打铁片”的游戏。从一块立着的平石头上把铁片向下滚,谁的铁片滚得最远,谁就可以用铁片打第二远的人的铁片。以此类推,一天下来,有的人裤子口袋里会有很沉的一堆铁片,快要把裤子拉下来。我便有过这样的经历。铁棒的一头也有个四方形凸起,四方形中间还有眼儿。胆大的捡了铁棒之后放到铁轨上,等火车过去,铁棒就被轧成了刀形,再打磨一番,便是很好的飞刀,削棍割绳射树都不在话下。老寿胆最肥,飞刀有很多。有时扎一条不知从哪来的军用皮带,上面别满了飞刀,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说来惭愧,我没有和其他人一起去捡过这些东西,那时害羞胆小,很怕被丢了。但带到村里的铁片铁棒很多,堂兄和大家玩时赢得多,便会给我一些。于是我也有了和其他人一起打闹玩耍的资本。我的飞刀是自己一锤一锤敲出来的,很不规则,却也可以针对小树、土墙一类的对象,练习手艺。同时也用来削铅笔。这样的物件儿,随着年岁渐长,都不知道丢哪里了。很多年后才知道,其实这些铁片和铁棒,是棉纺厂隔壁变压器厂生产什么电机而剩的边角料。那时,大人小孩都只对棉纺厂印象深刻,常常挂在嘴边,变压器厂反而如此的黯淡无光。
   有一段日子,母亲和另外的女人们隔三差五去捡粗棉布。运气好时会背来一大背篼。但这些布已经用过,上面全是厚如泥的黑油污。女人们总是有办法,将这些布摊开来,上面撒上细如白面的黄土,把油吸了,再放到烫水里洗几次,这布便可以用来做鞋底了。布被熬好的胡麻酱一层一层粘起来,厚到一厘米左右,裁出鞋底样,就可以用自家种的亚麻搓的细麻绳纳鞋底了。母亲一手拿鞋底,一手拿针锥,扎一锥纳一线,不时把针锥在头发上磨一磨的样子,依然历历在目。现在看来,这些布究竟是棉纺厂的还是变压器厂的,也是难以定论了。
   令平安人无比骄傲,也令我们无比向往的青棉厂,最辉煌和最牛气的时间,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青棉厂在后山种树盖亭修泳池,甚至还有山中木屋和仿造长城,成了省内非常有名的度假村。青棉生活区人来人往,欣欣向荣,形势一片大好。那时每年农历六月这里举办“花儿”会等活动,游人如织,白天晚上都热闹非凡。但从正门进去要收门票的。那年6月,我想去“浪‘棉纺厂。村里的一个大妈和我同行。她将我带到度假村的后山東边,这里用长而厚的土墙将厂里和杨家庄的田地隔开来。土墙接缝处,被人扒出一个豁口,脚下垫了石头就可以翻进去。大妈不愧是“老兔子”,她早就发现这个秘密了。我非常高兴地帮她先翻进去,待我也翻进墙去,才发现墙根里守着个人,他手里拿着比较简陋的油印门票,要我们每人出2元钱买票。没办法,自认倒霉的我只好买了一张票。大妈再次显示了她“老兔子”的本色,她不但不买票,还大摇大摆地直直往前走,嘴里骂骂咧咧的,把那个卖票人搞得很没有意思,表达了简单的愤怒之后,便去忙着给后来翻墙的人卖票去了。
   后来,村里的伙伴们还发现一个更喜人的秘密。只要早上早早去,那个墙豁口还无人把守。是的,很早去。天刚亮,杨家庄的炊烟尚未升起,我带了弟弟和妹妹很成功地没有买票,在里边的山上、商业区转了一圈又一圈,确实“浪”美了。黄昏日暮,妹妹却走丢了!我和弟弟不得不把所有的景区走了两遍。从墙豁口翻出去,在黑漆漆的夜里,大声喊着歌跑过阴森森的坟地,走到家中。从家中又出来,去西营村的姨娘家,妹妹都不在。我们只好很沮丧很害怕地走回家去,都不知是几时,在炕上迷糊过去。早上,妹妹来了。原来她去了县城父亲的单位。原想见了必须狠揍一顿的怒火,在见到妹妹的那一刻却烟消云散。
   后来,升入高中的我,焦头烂额地应付着学习,再也没有去过青棉厂。而国企改革的大潮随之而来,青棉厂和很多国企一样,很快地成为计划经济的历史,走向衰落。曾经作为高考招生办办公点被武警把守的度假村,曾经作为物质生活水平很高象征的生活区,曾经纺织声如歌的生产车间,乃至后山的游泳池、亭子和长城,都在岁月的流逝里从冷落变得颓废荒凉,面目全非,破烂不堪,野草丛生,树木疯长。那些下岗的工人们,在经历迷惘与阵痛之后,重新步入茫茫人海,用多个四季轮回,寻找着自己的出路。据平安的朋友讲,有的混得很不错。包括一些同学在内的青棉子弟,从这里出发,散落到祖国各地,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有一天,在天涯论坛里看到一群青棉子弟的缅怀,如同我的乡愁萦绕心间,他们同样怀念着昔日青棉的时光。而与我并无直接关系的青棉,留给我的那些往事底片,好像并没有被岁月的风尘覆盖,反而像雨水洗过的树叶,如此鲜亮,像回放的老电影,如此迷人。但是,一切都是回不去的,一切只能向前,不是吗?这令我不禁有了罗大佑《光阴的故事》的感觉。
   作者简介:王永昌,1975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供职于海北州委宣传部。1993年开始写作,迄今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五百余篇,与他人合著有《青藏建筑与民俗》《文化梦想的高原》等书籍,主编城市散文集《西区故事》、诗集《城西:诗意的栖居》,出版有散文集《驿路平安》,获得青海青年文学奖。
其他文献
为了采访德都蒙古长调歌手戈壁,我们来到了都兰县宗家镇艾斯力金草原。  艾斯力金草原抻开宽厚的胸膛将我紧紧拥抱,在它温暖的臂弯里,我被彻底融化。太阳非常绅士,它将草原镀上了一层迷人的光,金黄灿烂,无论顺着它或逆着它都令人舒服。到了草原才知道戈壁不在家,被省剧团请去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青海解放70周年”的大型演出活动了。大家心里不无遗憾,如此难得的机会,竟与大师失之交臂。  在柔和的
期刊
詹斌, 青海作协会员,二OO一年开始写作,主要倾心文学、电影评论和散文随笔,在《青海湖》《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雪莲》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有作品入选《新中国建立六十周年青海文学作品选》(评论卷、散文卷)、《青海湖五百期作品精选散文卷》。现为机关工作人员。  郭建强,一九七一年出生于青海西宁。著有诗集《穿过》《植物园之诗》《昆仑书》等。获青海省第六届文学艺术创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人
期刊
在中国现当代诗歌中,昌耀诗歌内部密集的地理元素,既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也构成了一道特殊的诗学命题。在他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地理场景中,囊括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所有的地理元素。而这一切的地理元素换句话来说,又都是昌耀的个人地理和心灵地理。1979年10月,结束了荒原放逐岁月回到西宁的昌耀,写下了《乡愁》一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我不就是那个/在街灯下思乡的牧人,/梦游与我共命运的土地?”这个
期刊
花开、日落、风吹,祈祷、自言自语……   那些开满了野花的河岸,那些露水挂满叶尖的早晨,那些月光如湖水般澄澈的夜晚,那些鸣叫、吵闹、欢声笑语,那些被时间这只布囊收藏的点点滴滴。   所有可以被记录下来的,都发生在寂静之中,如果没有这片心灵的寂静,你便无从发现,也无从感知,写作,或许就是坦荡自处在这寂静的时间里。     手 上   一个人和世界真正建立起关系,是从手开始的;一个人真正的命运
期刊
在广阔的文学原野上,我是一株无名小草,一棵沧桑老树,一头俯首的耕牛。我本无才,却有文缘。在新中国灿烂阳光照耀的文苑,心无旁骛,埋头躬耕,整整70载。  我成长的摇篮  那是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1949年我从北京华北大学毕业,服从组织分配奔赴大西北。在前门火车站告别北京、告别华大时,骄阳似火正值盛夏。北京——西安,一半路程乘火车,一多半路程行军(铁路被国民党破坏了)。风雨兼程披星
期刊
那天,唐明见到我喝昆仑山雪山矿泉水,她那香瓜般脆甜的童音欢喜地叫了起来:“啊!这是我们那里的水。”当即热情洋溢地邀请我去她们格尔木喝水。我一时不能把面前这个娇巧迷你的女作家和高耸入云的巍巍昆仑山对接起来,低头阅读瓶子,细密的红字果真写着瓶中水出自“青海省格尔木市”。我出生于皖南山区,少女儿童时代上山砍柴、采茶,总是喝林涧山泉。将黄山脚下置换成昆仑山脚下,我脑海里马上对应地弹出小唐明和伙伴们伏身在那
期刊
卯寨沟,为湟水北岸的一条峡谷,其间一股小溪淙淙南流,为乐都境内的湟水支流之一。相传,古代附近各寨驻军首领每天早晨都要到今卯寨沟内的卯寨去点卯,因此得名卯寨沟。卯寨沟下游坐落着高庙镇所属的新庄、扎门、老庄等3个村庄。人们平时所说的卯寨沟,则指这3个村庄所在的卯寨沟下游地段。以前,人们除了在这仅有的一点传说中想象古代这里坚固的营寨、众多的驻军和旌旗猎猎的场景外,这个默默无闻的穷山沟,着实没有什么值得称
期刊
在鲁院,第一面,唐明就显得特别。是什么让我觉得特别呢?那是她的头发——过去年代常见的运动头,甚至有些零乱,不肯费心梳理,头顶却有一小绺染了色,不是人家常染的红色,而是明亮的蓝紫色,带一点儿金属光泽,仿佛一簇翠鸟的羽毛。有了这簇“翠羽”,她头上好比栖着一只翠鸟,走到哪里都叫人为之瞩目。   我和唐明打过乒乓球。唐明很爱扣球。看她抡圆了胳膊,带动身子旋转起来,击球时鼻子迸出“哼”的一声,甚至张口“嗨”
期刊
河出昆仑看玛卿。  ———谢佐  1  问鼎雪山圣祖  阿尼玛卿雪山  你诞生在岁月的哪里  坐落在雪域的何方  问鼎雪山圣祖  阿尼玛雪山  你百年的等待在哪里  你千年的祈盼是什么  为什么远山重叠着朝圣的路途如此遥远  为什么身躯丈量着信念的执着如此坦荡  是因为你的冰结玉清荡去尘埃愁绪  是因为你的凛冽冷峻感悟人生沧桑  2  雪莲花以做霜的名义开在你右边  格桑花以绽放的名义开在你左边 
期刊
油灯  草垛  桑烟  在木轮车碾过的巷口  我写下我祖母的故乡:  黄土,沙沟  飘渺的山梁  二月的大风,八月的雷声  汗渍的腰带,灰尘的头巾  稀少的盐  紧缺的口粮  残损的马蹄铁,掉落的麻雀的翅膀……  哦,打夯歌,何以穿透了我炽热的胸膛  龙碗  瓷砖  玻璃  在轮子秋旋转的广场  我写下我新娘的村庄:  绸缎  笑容  壁纸和镜框  葡萄酒的嘴唇  烛光搖曳的洞房  哦,太阳花,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