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ph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分层次教学法的具体阐述,强调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提倡“人性化”教育,进而促进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效果的改善,推进教育水平的发展,使得学生的潜力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实现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最近发展区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35-02
  
  大学英语作为在大学里覆盖面最广、学习周期最长、接触学生最多的一门学科,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形式下,教学上面临严重的挑战。突出的问题是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呈单一性,对学生的层次结构了解不够,用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这种对教学内容不分层次的教学方式,表面上看是确保了学生的共性需求,体现了平等的原则。然而,由于人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这种传统的全班齐步走的英语教育模式显现出很大的弊端。即是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因此,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分层次教学法的概念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统筹全局,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不同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考查、评价,使每个学生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以达到最佳的授课和学习效果。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分层次教学法”。
  
  二、分层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一是要考虑学生的“材”,即学生的质地;二是要注重教师的“教”,即教师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将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那么学校输出人才质量的高低,双方就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
  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发展区内最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是分层次教学法的根本所在。
  那么分层次教学法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帮助学生找出各自的最近“发展区”,以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和习得的最佳效果,便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三、分层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分层次教学法中,“分层”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之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对学生进行分层;其次,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培养方案,然后,在授课过程中要进行分层,即将授课内容根据学生的质地分成不同的层次,在课堂上将学生分层和教学目标分层之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强化和指导。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了解之后,根据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基础上的差别,教师在心目中对学生进行分层。这里提到的对学生进行分层,不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而是在同一授课班级内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大一新生中实施这个方法,教学效果会更好。可以将同一授课班级的学生分成A(基础最好的)、B(基础一般的)、c(基础很差的)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掌握内容有不同的要求。这种在同一个班级内进行分层的方式,避免了传统的快慢班方式对学生心理上造成的负面影响,既避免了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同时也体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指导学生全面的主动发展。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学生分层之后,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所用教材,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教师很难使得所有的学生同时接受全部的授课内容。那么如何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学会并掌握的东西呢?这就要求教师应对授课内容进行明确的分层。同时分别制定出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方案,根据教师心目中的A、B、C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制定出A、B、c三种方案。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该学会在自身这个层次上应该学到的知识,使之真正做到学有所得。c层知识为最基础的,需用课堂时间的百分之七十进行讲授的,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学会。尤其要做到让c层学生必须学会,并不断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词汇语法基础层次知识的灌输和强化,不断增强这一层次学生学习的信心,向更高层次迈进。但这类教学方案远远不能满足基础较好的A、B两类学生的需要,因此需用课堂时间的百分之二十进行讲授更深一层的知识,即B层知识。B类教学方案的制定应注重学生内在水平的提高。在激发学习动力的同时,注重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而A层知识则是为在B、c教学目标之外仍有学习余力的A层学生制定的,用课堂时间的百分之十进行授课。在帮助这一层次学生达到大学英语的过级水平外,更应注重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及英语文化内涵的培养,使学生真正的对英语文化产生兴趣,用主动学习来代替被动的传授。
  
  (三)进行分层授课
  授课分层是对学生分层和教学目标分层两个环节的具体实践,也是整套教学法中最难实践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分层和教学目标分层的具体情况,处理好同步讲授和分层教学的关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施教。在讲授中,分解难点,突破重点,引导A层学生,激发B层学生,带动c层学生。在课堂提问环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都有发问、回答问题的均等机会,并适当向C层学生倾斜。进行课堂练习时,在相同的时间内,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数量或难度不同的练习、并辅之以小组竞赛,提高课堂效果、练习速度及准确度。同时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基础差的学生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尝试举一反三的功效。对中上等学生则以创新性学习为主,启发发散思维,鼓励大胆质疑。
  例如,在讲授boost这个单词时,可以通过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示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提问,以接近或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1.to boost his confidence.(针对C层学生提问)
  2.The unexpected win boosted the team’s spirit.(针对B层学生提问)
  3.Share prices were boosted by the reports of the President’s recovery.(针对A层学生提问)
  
  (四)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强化和指导
  作业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数量、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作业,避免产生单一难度的作业造成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造成“学困生”的厌学以及难以满足A层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教师可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五)对教材进行分层
  这里提及的对教材分层不是指前文提到的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而是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配以与之能力相符的难度适宜的教材。从目前的大学招生来看,同一学校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相差很多,因此,即便是在同一学校、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之大也不可小视。在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配以难度与之相符的教材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个人水平的提高。
  
  四、对教师的要求
  
  分层次教学法,要求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把学生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的弱势个体,而是看作是教与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努力“制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以友好的心态帮助和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分层次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增加了教师讲课的跨度和深度,使备课层面拉宽、难度加大、工作量增多,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人性化要求也随之增高。因此,要求教师要开拓学科的空间,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吃透大纲,驾驭课堂,以渊博的知识和教学艺术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结 语
  
  分层次教学法是对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体现与深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对个体外在表现和内在潜力的忽视,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到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学会的知识,充分开发自身的潜力。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忽视,帮助学习较困难的学生逐步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帮助基础好的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和满足,逐步引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自学。这样,才能培养出最适合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学派。汉语至今已有长达五千年的历史,而汉字作为汉语的重要载体也已存在四千多年,其含义必然与中国世世代代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作者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指导,并结合孔孟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中国古代建筑以及五行等知识,以“东”“西”为例,探求这两个词在汉语语言中的产生与演变。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词义 儒家思想 中庸之道 五行  [中
摘 要:在幼儿园水上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从幼儿兴趣出发,投放有针对性的材料;从幼儿发展需要出发,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是提高水上游戏质量,培养幼儿探究兴趣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水上游戏开展的具体实践,对水上游戏材料地有效运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水上游戏;材料投放;策略  爱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幼儿园开展的水上游戏也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在水上游戏中,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摘要]史铁生的作品中凸显了基督教的原罪观,如果说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的话,那么在史铁生看来这种原罪就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残疾”。这种残疾即人性的限制与阻障,注定了人要遭受种种的苦难。他笔下的救赎就是对残疾的补救,即充满着爱情、信仰、希望之路。  [关键词]史铁生 原罪 信仰 爱情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3-0076-02    2
[摘要]本文借用了社会麦当劳化这一社会学概念,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的招生及教学等方面的问题,以批判的眼光来分析其中不合理的成分,发现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麦当劳化 流水线 人才 高校 用人单位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26-02    麦当劳化一词出自社会学家乔治里泽的《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这本
[摘要]正义作为政治哲学的重要话题,一直以来深受西方政治思想家的关注,纵观西方政治思想家关于正义问题的论述,有一条明晰的从自然政治观到神学政治观再到权利政治观的发展历程,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正义观念,对于当今建构权利本位的政治理念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西方 政治思想 正义  [中图分类号]D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60-02    
[摘要]社区民间组织是社区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积极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已逐步成为共识。本文通过描述吉林市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与特征,对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功能进行了探讨;并分析影响社区民间组织服务功能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一些发展建议,从而能够达到促进和谐社区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社区民间组织 功能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
[摘要]本文从教师的基本定义与师德的简要描述入手,阐述了荣辱观的内涵与师德建设的关系以及荣辱观在师德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荣辱观 内涵 师德 建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206-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
[摘要]大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冲突现象对学生成长成才以及高校的学生培养和管理工作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只有正确把握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现象,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研究显示,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现象有如下特点:绝大部分冲突表现为冷暴力行为;冲突经常发生,且多产生于共同生活领域;性格、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的差异是冲突的主要起因;大多试图通过坚持自我意志或回避解决冲突,而不注重理解和宽容;冲突
[摘要]本文从民俗的定义入手,阐释民俗文化对广告文本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本土企业的国际化以及国外企业的本土化,导致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结合趋向一种必要。文章以民俗文化为切入点,把公益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民俗学、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来着重分析广告文本的民俗色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民俗文化不仅是广告文本的参考因素,同时广告文本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也具有一定的
[摘要]新闻语言是语言的一种,作为一种符号、表达的工具,新闻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其使用者的印记,即一种倾向性。本文主要从词语的含义方面对新闻语言的倾向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闻语言的倾向 性词语的含义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73-03    一、基本概念    (一)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是媒体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