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镜子你怎么照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t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真的不想当兵了,我想回到家乡去?”电话那边,战士哽咽着,用生硬的普通话向我诉说着。三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了这样一个咨询电话。电话那头小战士普通话讲得很慢,很吃力,自我介绍是彝族人,家在四川偏远的山区,刚刚从新兵连分到连队。自我介绍完以后他就开始反复地强调自己不适应部队生活,尽管有些意思他还不知道怎么表达,但他话语间传递的消极一情绪让我担忧。我问他具体什么地方让他情绪如此的低落,如此的想逃避。“我不会讲普通话,讲话大家就笑话我,现在我就少讲话,每天都像一个机器一样,别人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样大家又笑话我是怪人。我来自偏远地区,懂得东西也少,电脑、mp3、数码相机很多东西我见都没见过,他们又笑话我说我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这里的生活习惯也和家乡差别很大,我适应不了,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好难过。我好想回家乡去,在家乡我是寨子优秀的小伙子,来到部队以后,就什么都不一样了,人人都看不起我。”战士说到这里哽咽了,听筒这边的我可以真切地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
  待他把憋闷在心里的话说出来情绪稍微平静以后,我和他一起分析了他现在心理状态的成因。他现在所有自性情绪其实都来源于失落感与自卑,在家乡的优越感使他有了不甘人后的心理,所以来了以后他要和大家比较,要在这个新的集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但是由于很多客观原因,比较的结果使自己失去了自信,他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那么别人就会看不起自己,就会笑话自己,从他几次用到“别人笑话他”这种说法就可以看得出来。一定程度的自卑会激发人的成就需要,会刺激人走向成功,但是过度的自卑,则会使个体丧失生活愉悦感,丧失进取的动力,还会引发各种心理疾病。这名战士就是典型的由于自卑引起了抑郁、自闭与强烈逃避心理,所以这名战士干预的重点还是在自卑心理的化解。
  我告诉他自卑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自我意识的失衡,也就是自我评价过低,换句话说是自己先“笑话”自己,才会觉得别人都笑话自己,对这种说法他不太认同,认为是大家先笑话他的,鉴于此我就给他讲了一个心理学上著名的实验,也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心灵镜子的实验: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随机找来20个人参与实验,实验开始20个人在一个没有镜子的房间里,由好莱坞著名的化妆师为他们每个人脸上都画上一道逼真的疤痕,疤痕看起来很恐怖,整张脸也让人生厌,然后让这20个人照镜子看一下自己的脸,他们都觉得很难接受现在的形象,然后化妆师声称要对疤痕进行固定,以免脱妆,其实是由化妆师把疤痕擦去了,但被试者并不知情。然后让这20个人出去到公共场合活动,但是前提是自己不能照镜子,两个小时以后,出去的人都回来了。20个人单独诉说他们的感受,无一例外,20个人都感受到了消极情绪,他们认为外面的人因为他们的脸丑陋而对他们态度变差了,很多人都盯着他们的脸看,很明显的在嘲笑、歧视他们。还有一位被试者与售货员吵了架,原因是他觉得售货员因为他的相貌丑陋而态度恶劣,心理学家只是微笑倾听他们的诉说,然后把镜子拿给他们看,他们都惊呆了……
  小战士听得很认真,我就问他:为什么这些人会觉得别人对自己态度异常呢?他想了半天,很慎重地回答说:“大概因为他们以为自己脸上有丑陋的疤。”其实疤痕在他们心里,可见真正引起自卑的是心里的疤痕,那么我让他回想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心里也有“疤痕”呢,他承认是的,从自己说不好普通话开始就很自卑,后来就觉得大家处处笑话他,就更自卑了。
  看到干预已经有了效果,我就乘胜追问,为什么他在家乡觉得自己很优秀呢?说到这时,小战士兴奋起来了,说自己山歌唱得很好,在家乡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唱歌的。从他情绪的变化上我感觉到这是一个突破口,鼓励他抓住一切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要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优秀,一个有志向的好男儿应该为家乡人争光,为自己的民族争光,而不是一味的想逃避现实。说到后来他的情绪也很高涨,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
  在五一节旅里组织的晚会上,一位彝族小战士用并不十分流利的普通话献上了一段祝词,然后又饱含真情地为大家献上了一首祝福歌,虽然大家并不能听懂他歌词确切的意思,但大家被他的嗓音,被他的真情感动,台下是阵阵热烈的掌声,看到小战士脸上幸福的笑容,我知道他已经照对了心灵的镜子。
其他文献
他们年轻,这就够了  高 杰 张颖荣    他们身上的标签  如果前面的“一代人”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审视和挑剔“下一代人”,总能找到这样的那样的不合规矩的,出格的毛病和缺点来。  “90后战士”到底是不是个“伪命题”,90后又到底是怎样的一代人?这样的问题不但让专家们困惑,也让某炮兵团一期士官齐威烦扰。  虽然生于1990年,但齐威非常不愿意被人称为90后。于是,就在内心中执行着另一套关于90后的划
期刊
这是一个世界目光都聚焦中国的日子。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大典的升国旗仪式上。当全场国歌唱响时,一位阳刚、大气的武警战士挥臂奋力把国旗撒向蓝天,五星红旗伴随着铿锵的国歌声,在空中撒出一个漂亮的扇形后冉冉升起,全世界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也澎湃升腾。  中央电视台演播室把正在直播庆典的画面切给了他。世界各大媒体的摄影记者把镜头对准他。这位被关注的撒旗手,就是高红甫。一位保持着2000次升旗“零失
期刊
有一组特殊的数字规定,写进了第六批赴苏丹维和工兵大队党委会的决定之中,也落实在每名官兵的具体行动之中。  “特殊条件下完成特殊的使命任务,必须有特殊的规定作保证。”大队党委成员一致认为。  “艰苦环境中实现自我锤炼和超越,必须有过硬的耐力作支撑。”全体维和官兵同声承诺。    “生活用水,每人每天不能超过5升!”    苏丹天干气燥,每到旱季,尼罗河的水位就会直线下降,不仅威胁着当地生活的人们,也
期刊
六月,蓝天白云,绿草无垠,在灿烂阳光下,由大科学家钱学森老人亲笔题写的“先任学校”四个道劲有力的大字,给塞北围场草原这个僻远的普通乡村学校平添了几分浓浓的历史韵味和文化魅力。  围场是我的母亲蹇先任在战争年代工作过的地方,从抗战时期直到解放战争,母亲几乎全部是在这里度过的,这所学校便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60多年过去了,至今,草原上年迈的老人们都能绘声绘色地为你讲述当年那个腰挂驳壳枪、骑着战马的女书
期刊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年多,但那一段在利比里亚维和的日子却经久不忘。  那是2005年7月10日,根据军委命令,中国第三批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240名官兵搭上了飞往任务区的专机。时任运输分队副队长的我,和其他维和官兵一道,度过了令人终生难忘的290个目日夜夜。  利比里亚,在英语中是“自由之地”的意思,位于非洲西部,地处赤道,西濒大西洋,是西非一个小国。这个面积只有1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00万的
期刊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却挽救了几千人的生命。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会战,中国维和工兵由此而扬名;  这更是一场奉献爱心的行动,雷锋团赢得了非洲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这也是我唯一参与的一次具有军事性质的维和行动,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2004年6月19日,对于利比里亚大吉达省绥德鲁市的人民来说,是一个不幸的日子。他们曾因为饱受战争的创伤而渴望和平和幸福,然而,当他们正高兴地沐浴在和平的
期刊
我十六岁那年,在医院做卫生员,曾经护理过数以百计的部队伤病员。四十年过后,他们姓甚名谁,我均已淡忘,唯有一个小战士,在他年轻的生命逝去多年之后,依然久久铭刻在我的心间。  那是初春的一天,科里住进了一位发高烧的小战士,医师们怜悯的低声交谈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问明了缘由,不由得心中一颤,没顾上换工作服就直奔病房。推开房门,只见小战士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那张因贫血而苍白、稚嫩的脸被洁白的墙和被褥包围着,无
期刊
30年,汇成一部跨世纪的史诗。  从1978年到200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铿锵脚步,人民军队也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强军之路。  作为30年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全军部队从高级将领到普通一兵,从总部机关到基层连队,纷纷拿起笔,共同记录了人民军队30年的辉煌征程。  这便是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大型丛书《强军之路一亲历中国军队重大改革与发展》。  丛书从全军大量应征稿件中精选出416篇汇集成册,共
期刊
这种情况算不算在驻地找对象?  荀律师:  我是一名士官,我女朋友的户口在我的入伍所在地,我们谈恋爱已经3年多了,今年准备结婚。可是,她今年又考上了我部队驻地一所大学的研究生,这个月已经按学校规定把户口迁到了学校。请问:我这种情况算不算在驻地找对象?  ——沈阳军区王林王林友:  为了维护军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和管理秩序,2001年11月9日,总政治部发布了《军队贯彻实施若干问题的规定》,其第四条规定
期刊
2009年10月31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逝世,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很少有人知道,54年前,这位“中国航天之父”从美国归来时,带给中国的,除了航天技术,还有一颗种子——运筹学。  这是当时刚刚兴起的一门学科。它是运用科学的数量方法,研究对人力、物力进行合理筹划与运用,寻找管理及决策的最优化。  在钱学森直接指导下,中国科学院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运筹学研究室。  此后,大数学家华罗庚将运筹学用于工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