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三名青少年为取乐从路边向车辆掷出混凝土块, 导致邢丹遭遇不幸的消息, 还在耳边, 安徽又 出现类似事件: 老实的16 岁初三男孩小波为好玩, 在天桥上朝高速路的车扔石块, 一轿车内的男婴被 石块砸死。(《江淮晨报》4 月23 日)
有舆论还在分析“石块砸死人, 颇有些蹊跷”, 这种分析本身, 就是一场悲剧。有基本科学常识 者, 当明白, 高速行进的车辆, 遭遇一小块飞来的石头, 就仿如遭遇子弹, 那是十分危险的。而青少 年学生, 以“向车扔石头” 为乐, 发生在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率高达99%的今天, 更暴露出我国教育的 严重缺陷。
记得我在上农村上小学时, 这种情景也经常发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 有学生就拿着路边的小 石头朝拖拉机扔, 相互比看谁扔得更准。当然大多时候, 这种行为被拖拉机司机发现, 司机停下车来 抓这些捣蛋鬼, 抓住就狠揍一顿, 但大家并不吸取教训。 朝车扔石头的孩子们, 感受着击中车子的“乐趣”, 他们并不知道这种行为会带来多大严重后果, 不知道这有可能酿成车祸, 会给坐在车上的人带来生命危险。在他们眼里, 行进的汽车只是一个靶子 而已。
问题是, 老师、家长们耐心地告诉过孩子们这些吗? 告诉过他们“向车扔石头” 这种做法, 是会 带来严重的伤害结果的吗? —— 学校是否在科学教育中, 给孩子们演示过物体碰撞的结果? 是否告诉 学生, 这是严重的违法犯罪? 不管是否击中汽车, 因为这种行为会带来可以预知的严重后果, 无疑是 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 而且, 虽然汽车是物, 但坐在里面的是人, 朝车扔石块, 就是朝人扔石块, 这是故意伤害行为。另外, 是否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 假如自己在车上, 被他人用石头击中, 会是怎样的结果, 会有怎样的感受? 是否曾将这类事件作为案例, 在学生中进行教育?
有的学校也曾在教育中, 给学生讲过人与车的关系, 但很遗憾, 他们采取的是不讲道理的方式, 比如, 在乡村学校中, 学校要求学生见到过路车辆, 马上停下, 行注目礼或者敬队礼。这种做法, 据说在乡村很管用, 减少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但是, 新的问题也随即产生, 学生们并没有习得交通规 则意识, 倒是对挑战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很来劲。“向车扔石头”, 就这样, 给学生们带来敢于“挑战” 的“乐趣”。这是没有正常秩序构建的结果。
不伤害他人, 尊重每一个生命, 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这是孩子上学的第一天, 就应该逐渐培养的 意识。如果孩子到了初中, 还不明白向车扔石头的危害, 不清楚这是对他人的伤害, 是对公共秩序的 破坏, 而以违法犯罪的行为作为乐趣—— 这样的孩子还在平时被认为是老实的孩子, 这是应该引起全 社会对教育的反思的。
“向车扔石头” 取乐, 反映出在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 科学教育、法律教育、生命教育和公 民教育, 均严重缺失。这是需要全面补上的课程。
有舆论还在分析“石块砸死人, 颇有些蹊跷”, 这种分析本身, 就是一场悲剧。有基本科学常识 者, 当明白, 高速行进的车辆, 遭遇一小块飞来的石头, 就仿如遭遇子弹, 那是十分危险的。而青少 年学生, 以“向车扔石头” 为乐, 发生在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率高达99%的今天, 更暴露出我国教育的 严重缺陷。
记得我在上农村上小学时, 这种情景也经常发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 有学生就拿着路边的小 石头朝拖拉机扔, 相互比看谁扔得更准。当然大多时候, 这种行为被拖拉机司机发现, 司机停下车来 抓这些捣蛋鬼, 抓住就狠揍一顿, 但大家并不吸取教训。 朝车扔石头的孩子们, 感受着击中车子的“乐趣”, 他们并不知道这种行为会带来多大严重后果, 不知道这有可能酿成车祸, 会给坐在车上的人带来生命危险。在他们眼里, 行进的汽车只是一个靶子 而已。
问题是, 老师、家长们耐心地告诉过孩子们这些吗? 告诉过他们“向车扔石头” 这种做法, 是会 带来严重的伤害结果的吗? —— 学校是否在科学教育中, 给孩子们演示过物体碰撞的结果? 是否告诉 学生, 这是严重的违法犯罪? 不管是否击中汽车, 因为这种行为会带来可以预知的严重后果, 无疑是 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 而且, 虽然汽车是物, 但坐在里面的是人, 朝车扔石块, 就是朝人扔石块, 这是故意伤害行为。另外, 是否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 假如自己在车上, 被他人用石头击中, 会是怎样的结果, 会有怎样的感受? 是否曾将这类事件作为案例, 在学生中进行教育?
有的学校也曾在教育中, 给学生讲过人与车的关系, 但很遗憾, 他们采取的是不讲道理的方式, 比如, 在乡村学校中, 学校要求学生见到过路车辆, 马上停下, 行注目礼或者敬队礼。这种做法, 据说在乡村很管用, 减少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但是, 新的问题也随即产生, 学生们并没有习得交通规 则意识, 倒是对挑战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很来劲。“向车扔石头”, 就这样, 给学生们带来敢于“挑战” 的“乐趣”。这是没有正常秩序构建的结果。
不伤害他人, 尊重每一个生命, 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这是孩子上学的第一天, 就应该逐渐培养的 意识。如果孩子到了初中, 还不明白向车扔石头的危害, 不清楚这是对他人的伤害, 是对公共秩序的 破坏, 而以违法犯罪的行为作为乐趣—— 这样的孩子还在平时被认为是老实的孩子, 这是应该引起全 社会对教育的反思的。
“向车扔石头” 取乐, 反映出在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 科学教育、法律教育、生命教育和公 民教育, 均严重缺失。这是需要全面补上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