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创新的重要铺垫

来源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jiren_rub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史上的主要著作之一,对于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世界观转变和创新的重要铺垫。以往国内外学界对这一文本的哲学内涵重视不够,这要求我们重新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并提出一个重要观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学说和法哲学的系统批判,更重要的是对黑格尔国家哲学背后的逻辑方法和哲学体系的批判,是对黑格尔泛逻辑夸大普遍的、神秘主义的批判。其中一般哲学世界观是前提性、更高层次的东西。正是在对黑格尔一般哲学的剖析中,马克思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实现其哲学变革和创新。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哲学创新;重要铺垫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08)02-0013-06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国内外学界曾流行两种观点。一种长期广泛流行的观点以捷·伊·奥伊泽尔曼等前苏联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批判》是青年马克思世界观转变初期的一部“不成熟著作”,带有浓厚的旧哲学色彩,应将其与马克思后来的成熟著作严格区别开来。另一种观点以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标志马克思哲学革命最重要的著作。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具有片面性,或是贬低或是过高评价《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历程中的地位。就国内外学界总体研究情况,对《批判》这个文本的重视程度不够,评价偏低。所有的学术争议有待于我们对《批判》这一文本做出历史的辨认与重新解读,还马克思以本来的面目。
  本文提出的观点是:在《批判》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国家哲学系统的批判,就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进行重新厘定。在对黑格尔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的实质进行剖析的进程中,马克思实现了其哲学基本立场、出发点的根本转变。《批判》是以一般哲学世界观为前提进行的理论探讨,对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特别是对黑格尔神秘主义方法论和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贯穿了对黑格尔国家哲学和政治哲学批判的始终。正是因为在《批判》中,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前提和方法论的转变,他才有可能对黑格尔的国家理论进行精辟的揭露和批判。因而《批判》中马克思的一般哲学观,是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前提,也是认识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时期实现其哲学变革的关键所在。《批判》不仅是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初步奠基,也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转变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述。正是在对黑格尔一般哲学世界观的批判中,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实现其哲学变革和创新。
  
  一、对存在观的思考,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转变的标志
  
  《批判》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哲学和法哲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他指出正是因为黑格尔颠倒了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从而导致了对现实存在的前提性认识错误。马克思批判的锋芒直指黑格尔关于存在与思维、现实与理性的关系。他指出黑格尔整个逻辑体系的出发点是一种神秘主义的理念。在黑格尔那里,不论家庭、市民社会,还是国家,乃至于一切事物,实质上都是精神性、概念性的存在物,是理念的化身和表现形式。在黑格尔那里“作为出发点的事实没有被理解为事实本身,而是被理解为神秘的结果。现实性成了现象,但观念除了是这种现象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内容”。而在马克思看来,现实事物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并不是由什么神秘的理念产生的,应该从它们自身来理解它们存在和发展的根据。马克思对黑格尔整个体系、方法、问题框架的批判,根源于对黑格尔哲学出发点的颠倒和批判。马克思指出,真正的出发点应该是现实的存在,而并不是黑格尔所说的理念。就理念与事物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在黑格尔那里“观念反而成了主体;各种差别及各种差别的现实性被设定:勾观念的发展,观念的产物,其实恰好相反,观念应当从现实的差别中产生……”。理念或精神只是从现实存在的事物或关系中派生出来的,后者才是真正的实体、主体。概念只是派生物,只有将现实事物和精神概念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这样才能恢复二者的真实关系。正是因为黑格尔哲学出发点和方法论的颠倒,所以导致了其政治思想的错乱与问题的复杂化。马克思指出:“正确的方法被颠倒了。最简单的东西被描绘成最复杂的东西,而最复杂的东西又被描绘成最简单的东西。应当成为出发点的东西变成了神秘的结果,而应当成为合乎理性的结果的东西却成了神秘的出发点。”《批判》标志着马克思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基本实现了与唯心主义的决裂,转向唯物主义的立场。它为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确立、哲学的创新奠定了本体论基础。
  
  二、对黑格尔共殊观的颠倒,实现了马克思方法论的转变
  
  存在观是马克思进行哲学思索的出发点,在这一前提下,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背后的逻辑方法即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批判。从黑格尔的整个逻辑论述框架来说,是一种从普遍到特殊的分析模式,因而这决定了他在探讨政治问题时也必然遵从这样一个逻辑思路,即国家是普遍利益,市民社会只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国家的普遍性决定家庭、市民社会这些特殊物。黑格尔试图通过国家的作用加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与其逻辑的走向是一致的,但是从其逻辑体系运衍出来的国家并不能承担解决市民社会中所凸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在现实历史发展中,面对市民社会和国家的矛盾,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和法哲学显得是那么的无力。黑格尔的国家哲学依据的是从普遍到特殊的神秘主义的逻辑方法,由于这种逻辑方法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因而也就不可能在这个框架内找到真正的解决途径。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理论背后的逻辑方法进行了颠倒,对政治国家的虚幻性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指出,黑格尔的逻辑方法颠倒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国家并不是市民社会的前提和决定因素,相反,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前提。“观念变成了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的关系被理解为观念的内在想象活动。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活动着的……”在这种批判中,马克思获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就是市民社会。他对黑格尔的逻辑方法进行了颠覆,他指出国家制度的分析,不仅要看到其中的普遍必然性,更重要的是把握政治国家中存在的特殊问题、矛盾,并对这些问题做出特殊的处理。“对现代国家制度的真正哲学的批判,不仅揭露这种制度中存在着的矛盾,而且解释这些矛盾,了解这些矛盾的形成过程和这些矛盾的必然性。但是,这种理解不在于到处去重新辨认逻辑概念的规定,像黑格尔所想象的那样,而在于把握特有对象的特有逻辑。”通过对黑格尔逻辑方法的批判,马克思对普遍与特殊这一对哲学范畴的关系进行重新确立,这种新的哲学方法与黑格尔的逻辑方法划清了界限。这对于马克思完成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转变,实现哲学创新,奠 定了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批判黑格尔的矛盾“中介说”,论述新矛盾辩证法
  
  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批判的同时,马克思还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第一次系统的批判和改造。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进行了肯定。他指出,黑格尔的深刻之处正是在于他看到了矛盾存在的客观性,“他处处都从各种规定(如我们各个邦所存在的那类规定)的对立开始,并且强调这种对立”。但是为了构建其完美的逻辑体系,黑格尔刻意调和、取消矛盾的对立,将对立双方都消融在理念这一最终的实体之中。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就是从揭露它的这种唯心主义性质人手的。黑格尔用客观的东西偷换主观的东西,用主观的东西偷换客观的东西,不仅使他最终不能摆脱二元论,而且也窒息了革命的辩证法,导致非批判的结论。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正是源于它的唯心主义性质,对它的改造就必须进行颠倒。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改造,形成了新的矛盾辩证法。
  (一)矛盾的客观性
  黑格尔为了调和矛盾之间的对立,制造出一个“中介”的桥梁。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中介”说进行了揭露和批判。黑格尔认识到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离是一种矛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黑格尔制造出“等级”这个逻辑中介来连接市民社会和国家。但是这个中介并不能解决国家中存在的各种冲突与矛盾,不同等级的存在本身就是表现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离和矛盾。马克思指出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真实存在的。真正的矛盾是不能被黑格尔用“中介”来进行调和的。“真正的极端之所以不能互为中介,就因为它们是真正的极端。但是,它们也不需要任何中介,因为它们具有互相对立的本质。它们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共同之点,它们既不相互需要,也不相互补充。”
  (二)矛盾辩证法的系统论述
  矛盾的存在具有其自身的客观性,对矛盾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不同性质的矛盾应区别对待。马克思指出矛盾分为两类:“一种是同一种本质在高级发展阶段上的差别,它们是分化出来的本质。……另一种是两种本质的差别,是真正的、现实的极端……”对于这两种矛盾类型,应该注意区分与防止错误。一方面,承认矛盾,正确区分矛盾和解释矛盾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另一方面,区分和揭示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矛盾,而要解决矛盾更重要的是要挖掘矛盾内在的根源和必然性,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来把握每一个具体的矛盾。马克思认为只有把矛盾归属于它的客观基础和根源,才能认识矛盾、区分矛盾、解决矛盾,在矛盾运动中揭示事物的必然联系和规律性。黑格尔的主要错误在于他把现象的矛盾理解为本质中理念的统一,而事实上这种矛盾的本质当然是某种更深刻的东西,即本质的矛盾。马克思指出,要解决黑格尔的这个问题,对现代国家制度的真正哲学的批判,就不仅要揭露这种制度中实际存在的矛盾,而且要解释这些矛盾,要从这些矛盾的特殊规律出发,才能真正地得以解决。“这种批判从这些矛盾的本来意义上来把握矛盾。但是,这种理解不在于到处去重新辨认逻辑概念的规定,像黑格尔所想的那样,而在于把握特有对象的特有逻辑。”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和扬弃,形成新的矛盾辩证法。这对他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世界观,实现哲学革命和哲学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对人类解放和自由的探索是马克思走向共产主义的铺垫
  
  在《批判》中马克思对人类解放和自由的主体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他把现实的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看作人存在的具体社会形式,而且力图把人进一步经验化、感性化,将人视为从事具体活动的人。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和人自身相异化,市民社会成员是彼此间对抗、冲突的。国家的公民和作为社会成员的市民也是彼此分离的。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马克思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即“丧失财产的人们和直接劳动的即具体劳动的等级,与其说是市民社会中的一个等级,还不如说是市民社会各集团赖以安身和活动的基础”。马克思实际上已开始把从事直接社会劳动的等级“普通劳动者”视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活动的现实基础。对“人”理解的深化,特别是开始将“人”和生产劳动相联系,并初步认识到劳动人民的作用。“丧失财产的人们和直接劳动的即具体劳动的等级”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初步的探索,这一主体性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向唯物史观的转变实现了思想的重要突破。马克思对异化和人类解放的主体和途径的探索,为他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奠定了基础,也为马克思实现哲学世界观的转变起了铺垫作用。
  
  五、实践观的初步论述,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在《批判》中有诸多哲学变革的理论阐述,在实践观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在这一文本中马克思已经产生了实践观的思想,在论及国家的各种形式时,马克思提出:“在考察它的各种国家规定——其中之一就是立法权——不应该自在自为地,不应该从理论上,而应该实际地(实践)进行考察,不应该把他们看作是独立的力量,而应该看作是为对立所困扰的力量,不应该从事情的本性出发,而应该从协定的规章出发进行考察。”在这里,“实际”、“实践”作为与“理论”相对应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在马克思思想进程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正是从实际活动、实践出发,马克思实现了哲学世界观的根本性变革。这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后《提纲》和《形态》中系统论述实践思想进行了理论准备。当然,我们论及文本中“实践”概念的理论创新时,也要注意“实践”思想在这一时期的粗糙性和不完备性。与此同时,还应注意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受到青年黑格尔派特别是赫斯“行动哲学”的影响。这时“实践”概念的内涵与马克思成熟著作中所讨论的“实践”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它是马克思在其后来的著述中哲学思想成熟的一个理论铺垫。
  综上所述,《批判》不仅是对黑格尔国家学说和法哲学的系统批判,同时也是对黑格尔国家哲学背后的哲学逻辑方法和整个体系的批判,是对黑格尔泛逻辑夸大普遍的神秘主义的批判。《批判》的重心在政治哲学,但一般哲学世界观是前提性、更高层次的东西。正是在对黑格尔一般哲学的剖析中,马克思开始转向唯物主义世界观,实现其哲学变革和创新。我们要对《批判》中的哲学内涵及这一文本在马克思哲学史上的地位给与重新评价。
  第一,《批判》实现了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基本转变。评判一位哲学家的世界观在某一时期是否发生了转变,这里有一个判断的方法和标准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回答“什么是哲学世界观”。哲学世界观并不是指某个个别词句、个别论述,而是指这一哲学家在解决社会基本或重大问题时他的出发点和基本立场。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转变,从《莱茵报》时期到克罗茨纳赫时期,再到德法 年鉴时期,经历了很多发展阶段。其哲学世界观的基本出发点和哲学基本立场是在什么时期发生的变化?我们认为是在克罗茨纳赫时期对社会历史的考察后,通过写作《批判》这一手稿的过程中发生的转变。在《批判》中马克思通过颠倒黑格尔关于国家和市民社会的论断,实现了其哲学出发点的转变,其哲学立场与黑格尔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批判》从1843年3月写到10月,最后转到了“市民社会”,并且以后的著述中都是围绕着“市民社会”进行的理论探讨。手稿已经初步认识到政治国家和法律制度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关系、经济关系领域,马克思开辟了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转向关注政治背后经济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我们认为《批判》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世界观基本转变的重要标志,在写作《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实现其哲学立场的基本转变,为《德法年鉴》时期完成向唯物主义、共产主义的两大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批判》在马克思哲学创新中的重新评价。《批判》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做出的首次系统批判,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指出应该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这个国家应该是人民主权的国家。在法哲学批判的同时,马克思对黑格尔整个体系的根本方法和出发点进行了更高的批判。通过对《批判》文本学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批判》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系统批判,在这个文本中马克思详细地论述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行政体制的问题、国家主权和立法权等政治国家的基本命题。《批判》是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第一次如此系统而清晰的表述,它可视为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初步奠基。同时通过对黑格尔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的批判,马克思进而对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逻辑出发点、哲学方法论和一些核心的概念进行颠覆和重新阐释。因而《批判》也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转变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以往我们对《批判》在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重视不够,这需要我们对《批判》进行重新评价。《批判》为马克思后来彻底实现“两个转变,”进而实现哲学创新、哲学革命奠定了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的基础。
  第三,通过考察《批判》与相关文献的关系,看《批判》的历史地位。首先,我们通过分析《批判》与《批判》手稿索引的关系来看《批判》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意义。
  在马克思1843年3月中至9月底写作《批判》与1843年10月中至12月中写作《(批判>导言》时,马克思还写作了一个《批判》的手稿索引,这个索引写于马克思1842年波恩为本·孔斯旦《论宗教》一书作摘要时使用的笔记本第31页。手稿索引是马克思为准备日后整理这部手稿时检索用的要点。马克思本来计划在《德法年鉴》上发表导言之后,接着完成在1843年已经着手写的《批判》并把它复印,后来由于《德法年鉴》停刊,马克思有了新的理论计划,并且在1844年5~6月后马克思忙于其他工作@逐渐放弃了这一想法。
  就索引的内容来看,马克思用黑体标出了三个理论要点:
  体系的发展的二重化。I,3,4。
  逻辑的神秘主义。Ⅱ,8。Ⅲ,9。神秘的陈述方式。同上。一个实例。第267节。Ⅳ第13、14页。
  作为主体的观念。Ⅳ,第15、16页。(现实的主体变成单纯的名称)第17页,第18页,第20、21页,第24、26、27页,第28页,第40页,第57页,第75、78页。
  XXⅥ,2。XXⅧ。XXX,3。XXX I,3。XXXⅡ,2。
  XXXⅣ,2、3、4。第XXXⅦ页,2。矛盾XXX[X。
  如果按照MEGA的说明,这个手稿索引是马克思日后为了整理《批判》所列出的理论要点,那么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体系发展的二重化,其逻辑的泛神秘主义,被黑格尔作为主体的观念应该是马克思整理和进一步论述黑格尔法哲学的理论提纲。因而可以证明这一点,即马克思作索引,并不是就政治哲学局部问题而是做哲学的一般问题。我们在上面的文本分析中,也证实了这一点。马克思写作《批判》是从其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入手,但是在国家哲学和法哲学背后是对黑格尔的哲学世界观、哲学方法论进行的理论揭露和批判。在MEGA②中也提出马克思是要把对黑格尔的政治观的批判同批判思辨唯心主义联系起来,马克思后来在对这部手稿所作的“标记”证实了这一点。马克思在标记中所作的全部着重字句都涉及对黑格尔辩证法神秘方面的批判。这些神秘东西导致了他的思辨的国家观。因而无论是从《批判》本身的文本学分析出发,还是从《批判》和所作的索引联系起来理解,我们都不难看出,《批判》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泛逻辑的神秘主义哲学体系的一次系统批判,它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实践观转变,实现哲学变革和哲学创新的理论基础。
  其次,通过《批判》与《(批判)导言》的关系,认识《批判》创新地位。就《批判》与《(批判)导言》的关系来看,马克思在《导言》中进一步阐明他在《批判》中的理论观点,集中论述了人类解放的历史必然性,人类解放的精神基础和物质基础,以及实现解放所要依靠的伟大力量——无产阶级,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解决了物质与精神、哲学与无产阶级的关系。可以看出在《导言》中,马克思对其哲学世界观的理论阐述是与现实的无产阶级革命、人类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是从现实出发来论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指出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掌握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统一的原理。在《导言》中马克思是承续着《批判》中关于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等思想来进行理论的阐述。《导言》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标志,作为《导言》母本的《批判》本身对于马克思实现哲学世界观转变的奠基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第四,通过马克思本人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论述,看《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的重要地位。《批判》在马克思哲学观转变、唯物史观创立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什么时候成为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文献。我们可以从马克思本人与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文献中找到明确的根据。
  马克思本人对《批判》在自身思想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多次给予肯定。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明确解释了其青年时期世界观转变和走向唯物史观的最初动因、思想进程。“1842~1843年问,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 中去寻求。”可见,《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史上的重大历史地位,就在于它不仅是马克思离开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实质性的第一步,为他后来从经济领域解释人类社会结构、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奥秘,奠定了思想前提、思想基础。马克思本人正是在充分肯定意义上来谈论这部著作的。其次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1873年1月)中,马克思指出:“将近30年以前,当黑格尔辩证法还很流行的时候,我就批判过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他截然相反。……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可见唯物辩证法的确立,关键就在于实现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颠倒,这一颠倒和唯物论的颠倒是一致的。《批判》是马克思辩证法思想产生的源头,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铺垫。再次,马克思在1858年11月12日给拉萨尔的信中说到1857~1858年手稿时,指出“它是十五年的、即我一生的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从1858年算起,十五年前刚好是1843年,这说明马克思认为自己黄金时代的研究就是从1843年,也就是克罗茨纳赫时期的《批判》开始的。马克思在时隔十五年后对自己研究的总结表明《批判》是其系统理论研究的开始,同时也证明了马克思本人对《批判》地位的肯定。
  除了马克思本人对《批判》地位的直接肯定外,恩格斯和列宁也在不同场合对马克思1843年《批判》理论成果表示认同。恩格斯在1885年10月《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一文中回忆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1844年)里已经把这些看法概括成如下的意思: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因而应该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政治及其历史,而不是相反。……”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是马克思在《批判》中首次给与系统阐发的,同时也是这一手稿的核心和基本观点。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批判》正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发生转变的重要著作。与恩格斯看法一致的是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明确提出,差不多有半个世纪,其实早在1843年,当马克思刚刚成为马克思,即刚刚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成为比以往一切形式的唯物主义丰富得不可估量和彻底地无可比拟的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的时候,他就已经异常明确地指出了哲学上的根本路线。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正是在1843年马克思成为了真正的马克思,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正是在《批判》中,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实现了其哲学立场的转向,即转向了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哲学创新的根本方向和路线,《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奠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从《批判》本身的文本学分析,或是从《批判》与其索引、导言的关系,还是从马克思本人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对《批判》的历史评价来看,《批判》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这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第一次系统批判,是马克思对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首次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批判》中包含了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初步构想,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发生基本转变的重要标志,是马克思哲学创新的重要铺垫。我们对《批判》的哲学内涵及其在马克思哲学史上的地位应该给予重新评价。我们既不赞成苏联认为的《批判》不成熟论,也不赞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批判》放在一个至高的位置。我们的观点是:在国内外学界对《批判》总体评价不高的研究状况下,提高《批判》的地位,当这种提高但并非“哄抬”,而是实事求是地对这一手稿作出评价。我们认为这是马克思早期三大手稿之一,是马克思走向唯物主义新哲学,实现其哲学世界观转变的理论铺垫。
  
  [责任编辑:王欣]
其他文献
摘 要:冷战结束意味着东亚地区原有的主要由美国推动建立的外发型秩序开始解体,区内国家开始在地区秩序建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中中国在和平状态下的经济崛起不仅导致在东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区内经济两强并立的局面,而且更从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使得东亚地区由外发型秩序向内生型秩序过渡。虽然从长远来看,内生型秩序在建构区内和平稳定方面要优于外发型秩序,但在秩序转型期间,两种秩序在本地区的竞
期刊
摘 要:“三鹿奶粉”事件是继“大头娃娃”事件之后又一社会影响巨大,造成民众食品安全恐惧和“中国问题制造”的严重企业责任与经济安全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尤其是一再恶化的食品安全问题暴露了我国现有企业责任、政府规制和食品安全治理的严重缺陷与不足。我们基于现代社会治理理论,激励兼容与信息对称理论,经济责任兼法律社会道德责任理论,借鉴国外食品安全政府规制与社会参与的有效经验,提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对策建
期刊
摘 要: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既是不断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创新历程,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历程。党在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进程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既鲜明而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不断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一般理论原则不断地丰富深化为具体真理的辩证逻辑进程,也鲜明而深刻地体现了把坚持和发展真理同追求和实现价值统一起来、把对目的的追求同实
期刊
摘 要:美国著名行政学家赫伯特考夫曼(Herbert Kaufman)充分注意到现代政府管理中代表性、政治上的中立能力与行政的领导能力在有效政府构建中的重要性。为了实现政治代表性与行政领导力的有效平衡,需要改变我们原有的管理思维,对政府管理模式进行有效重组。考夫曼预测两种行政分权的方式:一是允许对公众计划的适当妥协;二是确立地方官员对国家职能部门相关人员适当的权威。    关键词:政治权力;代表
期刊
摘 要:  21世纪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用知识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用知识开发高技术企业,用富有资源来替代稀缺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由于我国生态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和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已经对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巨大冲击,为此,抛弃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发展知识型循环经济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我们应立足科技创新,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建立和
期刊
摘要:商业性金融信贷投放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明显、政策性金融支农能力有限、农村信用社一社支持“三农”-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业保险严重落后于“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农村担保机构缺失导致农户贷款难、利率定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建议从充分发挥各类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支农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邮政储蓄机构发放适合农民需要的小额贷款、
期刊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摘 要:以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这一指标,对各省级行政区行政管理成本加以排序,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行政管理成本省际差异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行政面积规模、公务人员规模和工资水平,与各省行政管理成本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些发现表明,精兵简政、控制公务员工资水平、减小省级行政区的规模,即“缩省”,是减少我国行政管理成本的可行途径。  
期刊
徐娜(译)    摘 要:国家管理危机是国家权力结构和关系体制的职能运行及发展的特殊状态,它的特点是体制内部矛盾的激化,业务的不平衡,表现在对社会经济进程管理影响的效果降低。国家管理体制危机通常是综合性的,其中,表现出政治、组织和技术矛盾,也有经济、心理原因,最具破坏性的是政治和组织危机。国家管理体制的组织危机是其各要素发展水平间矛盾最大化,或者各目标不相符,导致工作质量实质上降低。引发国家管理危
期刊
[乌克兰]达尼克尤里格利高利耶维奇  齐 欣原(译)    摘 要:许多研究者在确定现代和未来战争 本质之后提出了“非接触”战争和军事行动的说法,然而,有关现在和未来战 争及军事行动的本质与定义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意见。战争概念的主要元素是 斗争、对抗和暴力。各种战争都是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它包含了各种斗争类 型的总和,显然,参战双方都必然要有某种接触。这种接触是通过自然、信息 和其他领域的远距离作
期刊
摘 要:我国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关系到八亿农民切身健康利益的重要制度,但在目前的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医疗保障不到位、农民医疗利益被侵犯等各种问题,致使农民的生命健康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鉴于此,以农民健康权理论作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研究的理论起点,进而以农民利益保障为研究视角,提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构建中的责任制度、资金制度、监管制度和纠纷解决制度等具体制度安排,以使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切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