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社会创新经验交流”在京举行系列活动

来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6月18日,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与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英国驻华大使馆政务处联合举办“中英社会创新经验交流”系列活动。
其他文献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发展成就归因于城市中心区的现代化建设。然而,对于中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乡镇企业和农民企业家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努力功不可没。在经历了农村消费增长率因收入的低速增长而萎靡不振后,重振乡镇企业,发挥农民企业家精神,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内需,或许是当代中国的另一条可行之路。
文章分析了转型过程中政治和经济之间关系的迅速变化所引起的某些问题。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政治和经济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与惯常的演化发展大不相同。在上个世纪,俄罗斯的政治经济观念导致了经济机制和经济结构的深度变革(先是转向计划经济,后来又转向市场经济)。如果全球化、环境问题以及向后工业社会转型可以让西方国家发生快速的社会经济变迁的话,那么研究这些变迁及其带来的新问题对俄罗斯必然会有所裨益。
文章认为当前的经济危机既与以往发生的大危机有着相似的特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我们不能仅仅迷恋于以往经济危机的经验,尤其是不能寄希望于能源价格的上升来摆脱当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当前的全球危机,必须处理好这样几对矛盾:垄断与生产效率之间的矛盾、革新与政府不负责任的行为之间的矛盾、危机前后新旧世界秩序和金融结构转换的矛盾、新旧交替金融清算系统转换的矛盾、新旧世界商品流通布局转换的矛盾。
前奉手谕,因不详高寓所在,迄不奉答。荏苒数月,顷又辱教示,多谢,多谢!闻阁下编纂学术丛编,述作日多,望印成之速,不独弟也。弟入今年有二三著而不足见。刻下从事于大月氏考,但不知何日能脱稿。又《岛夷志略校注》尚须改订。闲中忙事如此耳。剧曲脚色如旦如末,弟想可以梵言解之,不日发表问世。阁下有别所见否?此请道安!
2007年美国爆发了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主流经济学家、政府决策者、央行行长和经济顾问普遍认为,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和政府开支的扩大是本次经济危机的原因,因而只有缩减政府开支,取消市场管制才是解决当前危机的出路。相反,文章认为,导致这场危机的根源恰恰是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实施的取消金融管制的政策,因为取消管制的市场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这向笃信市场效率的人们提出了警示。
透明国际每年发布的清廉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CPI)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尽管近来对CPI的批评声音不断,但是CPI无论是在促进对腐败问题的学术研究上,还是在推动反腐败举措的实施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分析了CPI在概念和编制方法上的固有缺陷,总结了CPI的学术影响和政治影响,指出如果将CPI当成一个政治工具来使用,它并不总是能给反腐败带来积极的效果。特别地,CPI的巨大影响力有可能使得一些腐败非常严重的国家陷入"腐败陷阱"——许多国际性组织
近年来,公益风险投资在美国发展迅速。文章认为,人们对公益风险投资的定义各式各样,至今也没有现成的公益风险投资模式,现有的基金会建立了不同的投资方式,而每种投资方式都会产生不同的参与机制,开展各种期限的投资。此外,公益风险投资的开创者大多是一些从未参与过基金会共同体的新一代企业家。各类基金会在期望连续统(expectations continuum)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资金分配的模式也各不相同。
公益风险投资向"社会目标组织"①提供基于绩效的发展融资和专业服务,以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这一高度参与的伙伴关系战略同商业风险投资为公司赢得商业价值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文章认为,欧洲的公益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和商业风险投资关系紧密,能够影响欧洲金融服务业主要竞争者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一些在私募股权投资方面事业有成的慈善家也创立了新的公益风险投资基金。文章还指出,在中东欧、波罗的海诸国和前苏联的转轨国家,社会部门大多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公益风险投资"被视为捐赠革命而快速崛起,并扩展为新的组织领域。文章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公益风险投资文化的构造与演进,及其背后的推动、制约因素,解析了公益风险投资兴起与演化的主要诱因。文章认为,公益风险投资领域的创建与扩展,得益于网络业繁盛的积极推动;获益于"舆论领袖"对新模式的精巧界定、论证、倡导;新模式与既有文化的相融,借助网络而实现的制度化,也是重要推力;执行掣肘、商业部门—非营利部门的文化冲突则促成了这一领域的初始变迁。
《千忠录》的作者目前有李玉、徐子超、王吉武三家之说,其中以李玉说的影响最大,持反对意见的人士认为,清代所有戏曲目录学著作中只提及李玉有《千忠会》一剧,而未著《千忠录》。然清人严遂成《明史杂咏》中提到《千忠会》的情节内容,可以看出它就是《千忠录》,李玉当是《千忠录》的作者,徐子超、王吉武之说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