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兴趣开启知识的大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一个人如能让自己经常维持像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
  乐观的心态、开朗的性格,不仅可以使自己经常保持心情的愉快,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们,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快乐与光明。在教育领域,于教师而言,快乐能使他们输送更多“养分”,于学生而言,快乐能使他们收获更多“果实”。然而很多快乐仅是暂时的,如何让孩子们在学习中长时间的感受到快乐,在有限的在校时间中汲取最多的知识?答案非兴趣莫属。
  那么兴趣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兴趣的产生源于两方面,一是内因,一是外因。内因是学生自身,即学生自己对某学科有兴趣,从而有了积极从事此学科活动的倾向。外因则囊括众多:教师、学习环境、家长的引导等等。外因虽多,但教师却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学生能否对学习产生兴趣,也与所任学科教师息息相关。
  一、教师应该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
  的确,教师的每天都应该是快乐的。这不仅是善待自己,更是影响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应该具备这种品质,因为一个教师的品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品质。一个教师对事业对生活总是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那么他的学生也会乐观向上;反之,一个教师整天愁眉苦脸,学生就会在压抑中渡过自己漫长的学习生涯,久而久之也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没有信心,何来兴趣!乐观是一种健康的人格,也是一种觉悟。教师快乐,学生也就会因教师的快乐而快乐,就会在课堂上拥有学习的热情,有了热情,学习兴趣也会不请自来。其实,教育工作本身就要求我们应当是快乐的,要求我们以幸福的眼光去认识教育。因为,教育究其本质而言是为了一代新人愉快地踏上人生征程作准备,是为他们今后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如果教育因我们教师的不快乐而使学生带着苦闷带着悲观走上社会,那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失职的,我们的教育也就走上了自身的反面。
  所以,教师需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感染学生,正如学生学到的这个故事:一天,风和太阳相遇了,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本领大,于是决定比一比谁先让行人脱掉外套。风先发威,它“呼呼”地猛吹,试图把行人的外套吹掉。谁知行人为了抵御大风侵袭,反而把外套越裹越紧,风以失败告终。太阳则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温度,把地面晒得暖暖的,行人越走越热,自然把外套脱了。教育就应该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充满爱的事业。每一位教师都应拥有乐观的心态,就像太阳一样,由内而外地散发温度,温暖学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教师应该尽力创设有效的课堂
  有效的课堂源于多方面,其一是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作为课堂的总策划人和总执行者,教师预设好教学的框架很重要。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的考验,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吃透文本,这样才能在学生状态最佳的时候安排相应的活动,掌握了一些科学性的规律便会把好课堂教学的命脉,才能将课堂推向新的高度。其次,做好多方面的问题预设。一个课堂往往由几十位学生组成,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因此,随着新知识的出现和对新问题的理解,接踵而来的是教师对相应问题的回应,思考角度多了容易产生争辩,而无谓的争辩不但不利于课堂进度,而且影响有效课堂的形成。所以对问题的预设也是有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预设,教师对课堂的生成便能迎刃而解。
  其二是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不同之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精彩的文章都可能设定在特定的地域或历史环境下,有的课文中虽然提供插图,但仅凭静态的图画,学生很难想象特定的场景,这样要达到教师心中有效课堂的高度还有距离。比如在《雾凇》一文中,课文介绍了北国特有的奇观——雾凇。文章虽配有美丽的雾凇图片,但南方孩子对于课文难点——雾凇的形成仍没有一个形象的体会。因此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找出雾凇形成过程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带入三九严寒的松花江畔,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听觉、视觉,引领他们感受雾凇的美,了解雾凇形成的神奇特点。学生们都被神奇的雾凇形成过程深深吸引,课堂气氛也到达了顶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是浓厚。
  其三是不吝惜的赞扬。作为学生,往往都在内心深处渴望被老师肯定,被老师赞扬。古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师的赞美能够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他们的进取心。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学生的优点并不单单浮于优异的成绩,课堂积极的回答,任何一个值得肯定的小举动,都该得到教师应有的赞扬。比如离开教室随手关灯,上课坐姿端正,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有时教师不经意的一个表扬都会使学生内心充满动力,学生也会更加喜欢教师的课堂,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赞美是一种内隐的“魔法”,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真诚的赞扬,学生稚嫩的心灵便易形成一种积极向学的和谐氛围,赞扬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教师慷慨的一种表现。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用兴趣开启知识的大门,让学生带着兴趣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其他文献
<正> 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原始氏族公社村落遗址,是我国民族公社繁荣时期典型居住遗址之一,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系统的遗存,距今约6800——6300年左右,半坡氏族的先民们在这里居住了约500年左右的时间。半坡遗址的发掘工作从1954年秋开始,至1957年夏。前后共发掘五次,发掘面积10,000平方米,共发现较完整的房屋遗迹45处,各种墓葬250座,
《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有明确说明,即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那么优秀作文同样要能学会鉴赏,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对地处乡村的学生来说,评价能力的提高不妨可走以下步骤,简而言之就是“听听、评评、写写”。  一、优文共赏:学会倾听,用心捕捉  关于听,《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学生要求
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能让小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健康的个
本文根据运行资料和现场测定,分析了某市污水净化厂各构筑物存在的问题,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正> 苏联科学院出版的《世界通史》,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多卷本著作(以下有时简称《通史》)。《通史》编辑部认为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上的一个独特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所业已达到的水平的反映”。事实上,这部著作是为苏联的政
现在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并不是靠个人的单兵作战就可以取胜的,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
【正】 中华书局1977年版标点在《宋史&#183;吕祉传》:“(绍兴)三年,(吕祉)升直龙图阁、知建康府。祉到官,与通判府事吴若、安抚司准备差遣陈充共议,作《东南防守利便》三卷
语文教学就是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树立开放的课程观,重视把语文教学放入整个社会语言环境中去,无论课内课外,都要重视和社会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语文教学中究竟如何进行读写结合呢?下面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广泛的阅读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小学中、高年级实施语文教学,应以大量阅读、大量积累为重点,以扩展学生视野,开阔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人类将进入信息社会,因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教育方式都将随之改变。  一、信息技术教育  内容提要;社会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素质的标志,在当今时代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全球正走向高度一体化的同时,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需求,各国都在加快
本文在平均天空模式条件下探讨了到达采光口的光通量,提出了估算采光口面积的采光修正系数法;还根据平均天空亮度模式,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平均天空采光计算,证实了方法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