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掺杂无定形氧化钒纳米片阵列用于快充型准固态超级电容器

来源 :储能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n0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高比容量和宽电压的负极材料是提升准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本工作借助水热反应及其产物与氨气的相互作用,在碳纤维布表面构筑了氮掺杂无定形氧化钒纳米片阵列。与未掺杂的无定形氧化钒相比,氮掺杂后的电极材料在-0.9~0 V电势窗口下,比容量高达432.2 F/g;在电流密度为10 A/g时,比容量仍然保持203.3 F/g,且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进一步将该负极与MnO2@CC正极和PVA-LiCl凝胶隔膜组装成准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475 W/kg的功率密度下,能量密度高达50.
其他文献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更是经济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特别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实保
近日,中国联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20年全年业绩,在全球疫情的不利影响下,集团整体业绩水平实现逆势增长,收入同比增加6.6%,达280.73亿元;毛利润上升11.2%,达83.84亿元,毛
电动执行器的系统控制方案研究在近年有较大进展。传统控制方案基于PID的控制策略易于在通常的实际控制系统中实现,但对于控制系统复杂程度较高的场合,传统控制方法已不能适
针对光缆交接箱端口人工识别效率低、准确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端口定位与端口识别的视觉检测方法,以实现端口检测过程自动化。该方法对输入图像进行标准化,结合光交箱的物理结构与霍夫圆检测,实现对光交箱图像中所有端口区域的自适应分割;定义端口的梯度直方图与颜色为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训练特征,同时设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器,用于对未能正确判断的端口作二次识别,确保有效地权衡检测速度与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超高离子电导率和优良力学性能,是实现全固态电池最有希望的技术路线之一。为进一步提高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促进其应用,理论比容量接近石墨10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水库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
由于不可再生能源资源有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受环境影响较大,开发新一代能量储存与转换系统势在必行。钾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廉等优势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大型商业
参比电极测试方法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总结了几种常规类型的参比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T型Swagelok接头装配法、参比电极植入法、原位沉积法。还介绍了锂参
本工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快离子导体型无机微纳颗粒Na3Zr2Si2PO12(NZSPO)注入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内,合成了3D纤维网状增强型双连续复合固体电解质材料NZSPO/PAN-[PEO-Na
全固态锂电池采用金属硫化物FeS2作为正极材料能实现较高的可逆比容量,但是循环过程中较大的应力/应变和不良的固固接触引起的界面失效,严重影响了其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