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误诊分析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

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60例老年TB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误诊组与非误诊组老年TBM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60例老年TBM患者中,住院前误诊患者32例,误诊率为53.3%,主要误诊疾病依次为肺部感染11例(34.4%)、未明确部位感染性疾病6例(18.8%)、上呼吸道感染4例(12.5%)、脑血管疾病3例(9.4%)。误诊组发病时间、发热发生率、脑脊液糖水平分别为42.5(20.3,60.0) d、96.9%(31例)、1.5(1.1,2.3)mmol/L,与非误诊组15.0(10.0,20.0) d、75.0%(21例)、2.3(1.4,3.2)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并发症、并发慢性疾病、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老年TBM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疾病多,脑脊液细菌学检查阳性率低、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导致老年人TBM误诊率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变化及其与血清B型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测定1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61例健康对照组MMP-2、MMP-9及血清BNP水平,观察MMP-2、MMP-9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血清BNP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各亚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及对照组MMP-2水平分别为(309.1±60.1)nmol
目的探讨循环Toll样受体3(TLR3)、Toll样受体4(TLR4)、果糖胺(FMN)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对高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和再闭塞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16年9月陈旧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高龄患者51例。测定冠脉再狭窄组和冠脉无再狭窄组患者TLR3、TLR4、FMN和HbA1c的水平变化。结果冠
目的探讨维生素D与老年人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患者365例,高血压组247例,非高血压组118例。比较两组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对高血压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血清25(OH)D水平将高血压组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198例)与非缺乏组(49例),比较两组间靶器官损害指标。结果365例老年患
目的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观察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2010-2016年在我院临床诊断反流性食管炎老年患者180例,其中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组(未感染组)7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组(感染组)102例;感染组数字抽签随机分成两组(各51例)。单药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20 mg,3次/d口服,疗程为8周;多药组在艾司奥美拉唑20 mg,3次/d口服基础上加用阿莫西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合并甲状腺功减退的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2009-2012年在三家医院首次接受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中,筛选出接受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房颤的老年患者56例(研究组),其中41例阵发性房颤,15例持续性房颤;选择56例年龄、性别、房颤类型、左心房大小及体质指数等指标匹配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骨密度检测对脆性髋部骨折住院患者骨质疏松诊疗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560例老年脆性髋部骨折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骨密度检测分为骨密度检测组和无骨密度检测组,比较二组患者的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结果DXA骨密度检测组80例,其中接受骨转换标志物检测36例(45%),住院骨质疏松治疗率70.0%,出院后持续抗骨
目的探讨MicroRNA-214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及其下游蛋白激酶B(AKT)、FoxO1(PI3K/AKT/ FoxO1)信号的调控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数字抽点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I组)、MicroRNA-214+假手术组(MS组),MicroRNA-214+IRI组(MI组),每组10只。各组于缺血再
目的探讨早期保护性肺通气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我院应用早期保护性肺通气和IABP联合急诊PCI治疗的AMI合并CS伴低氧血症患者49例,出院后随访1年,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