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手术的乳腺癌患者45例。术后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对乳房缺失的想法和顾虑,根据患者出现的心理变化,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和护理。结果45例患者均能愉快地接受放疗、化疗,精神状态完好,自我形象认可,社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后隨访6-12个月,局部无复发,1例肝转移。结论正确、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不仅密切了解护患关系,而且增加了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05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58-02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有130万妇女患乳腺癌[1]。由于疾病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加上手术、化疗对机体的打击,甚至毁损性破坏,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悲观、绝望等心理状态,这也会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乳腺癌患者,对其术后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乳腺癌患者45例(Ⅰ-Ⅱ)期,均为女性,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31岁,均已婚。其中单侧乳腺癌40例,双侧乳腺癌5例,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癌。
  1.2方法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切除胸肌、呼吸辅助肌肿块及乳房,配合化疗、放疗。术后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对乳房缺失的想法和顾虑,根据患者出现的心理变化,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和护理。
  1.3结果45例术后患者均愉快地接受放疗、化疗,精神状态完好,自我形象认可,社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后随访6-12个月,局部无复发,1例肝转移。2护理
  2.1建立医患间的相互信任。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尊重、热情、关爱等能有效地消除或减弱患者的不安心理,是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充分理解患者,准确把握患者的真实病情,使患者感到被理解、接纳,从而产生愉快满足的情绪。进一步关注患者的语言和行为,使患者拥有正向价值观,真正把患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独特性与自主性生活的人去对待,对患者不嘲笑,不动怒,不惩罚。尊重和保护患者的秘密、隐私[2]。
  2.2乳腺癌患者一旦知道病情就会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害怕死亡,同时又很希望被误诊,心理矛盾,情绪紧张,不厌其烦地向医护人员打听有关病情,她们认为失去乳房就不是完美的女人[3]。面对这样的患者,应该在情绪上给予支持及鼓励,帮助其适应病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告诉患者乳房缺失具有许多弥补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乳房重建手术和佩戴特别的乳罩等。同时鼓励患者与病友交流,逐渐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担忧,使患者能对疾病的治疗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坦然接受事实。本组43例患者出现了恐惧心理,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患者均能接受病情并配合治疗。
  2.3失眠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担心手术预后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本组44例中有38例出现悲观情绪,她们精神萎靡,睡眠不好,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拒绝治疗,消极悲观地对待死亡。对于这些患者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病情轻重的情况因人而异,做好心理分析,同时请求术后康复病例现身说法,帮助患者配合接受疾病治疗,促进康复。本组38例患者都减轻了悲观情绪。
  2.4年轻患者担心乳房手术后破坏女性形象,影响性生活和生育能力、怕遭丈夫的遗弃。所以患者需要家人的帮助和鼓励,特别是要让其配偶积极主动地关心、理解和爱护患者。本组12例年轻患者消除了心理顾虑。
  2.5患者不仅要面临疼痛及死亡的威胁,还要考虑医疗费给家庭造成的负担,甚至考虑放弃治疗,患者心理压抑、郁郁寡欢。针对此类情况可以给患者一个宣泄内心压抑的机会,鼓励患者以自己最愿意的方式说出内心的感受,可以采用发泄、哭泣等毫无顾忌的诉说方式,然后给患者强有力的精神和信心支持。本组45例不同程度抑郁患者都能接受自己的病情。
  2.6病情恶化、肿瘤转移及放疗的毒副作用等使患者认为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到头来人财两空,对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防止发生意外,稳定患者情绪,耐心做好思想工作,细心服侍,唤起患者的信心和勇气,使她们感到处处充满阳光和爱。本组15例对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的患者,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消除了轻生、绝望的念头,积极配合治疗。
  2.7向患者介绍化疗、放疗的原因和意义,关心体贴患者并及时为其解除痛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40例行放疗、化疗的患者都能严格服从和坚持全程治疗。
  2.8出院指导加强营养,适当活动,及时复诊,定期化疗和放疗。治疗出院后第1-5年期间,每半年来医院随诊检查,5年后每半年随诊复查至终身。3讨论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中至关重要,心理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本文通过对45例乳腺癌患者有效的心理治疗和护理,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对抗治疗情绪,确实排解了患者心理压力,使其能积极应对疾病,促进了机体和心理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文华,苏小茵,高玲岭.化疗期乳腺癌病人抑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22-324.
  [2]胡德英,董英莉,李燕玲,等.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7,24(22):2242-2245.
  [3]苏利蓉,梅艳霞,冯江.乳腺癌患者整体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14(2):1319-1320.
其他文献
包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见于患者大多与狗、羊等有密切接触史。肝包虫病是地方性寄生虫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在我国流行于新疆、甘肃等西部地区。人体是包虫囊肿的中间宿主。依据“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和“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资金管理方案和要求”, 为进一步了解131团包虫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2012年我团成为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的项目团场,兵团下拨包虫病防治专项
期刊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双盲法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行常规
【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和血清白蛋白的测定,探讨血清胆碱酯酶与白蛋白的比值在不同种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速率法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力,用溴甲酚绿法测血清白蛋白。对56例肝病患者、46例肾功不全患者、51例危重患者及和60例正常健康体检人员,进行CHE和ALB测定,并分析比较CHE/ALB比值。结果显示多种疾病患者血清白蛋白值减低同时伴有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减低,危重患者CHE/ALB下降最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外手术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脑外手术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脑外手术老年患者,术后尽早给予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外;老年;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0
[目的]采用自体腱或同种异体腱解剖重建外踝韧带治疗外踝慢性不稳各有其优缺点.本研究试图对其疗效及并发症予以阐明.[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
年,我院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消痔合痔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本组52例中,男31例,女21例,病程1~28年,均有便秘史和便后滴6例,多发性混合痔46例.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骶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腹胀、便秘、大便失禁、排便困难以及排便时间延长等症状。目前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主要通过一般情况
目的 探究分析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9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9例,采用椎体成型术治疗,对照组49
【摘 要】《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2004年3月15日由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联合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从院领导重视、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认识、广泛收集ADR资料和认真审核网上直报四个方面阐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