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越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越凸显。我国传统的专业教学方法已日益落后,逐渐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以中职高职教学的现状为基点,从市场需求出发,提出专业教学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职高教学;教的方面;学的方面;评价机制
专业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冲刷和变革。在多年职高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素质的特殊性,因此要对职高的专业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一、教的方面
教师首先应钻研教材编写说明、教材体系、结构,以及相关材料: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还必须深入研究职高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抓好课堂教学。
1 正确调节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
教学起点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能够达到的,教师不须一味补充提高,对职高三加二大专班、单招班也不要盲目提高。课堂容量要适中。容量太多学生会觉得任务重,不能及时吸收;太少又完不成教学任务。笔者在三加二大专班的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学习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新教材内容量大,听课吃力。可见,如果没有正确调节好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会使学生学习不适应,从而降低其学习兴趣。
2 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
职高教学与普高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普高教学中,学生听讲认真,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操练多;职高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多。学生偶尔附和而且练得少,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教学任务完成了,实际上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极少。当然这与学生本身的素质有关,但教师的因素也很重要。只有我们正视学生。用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生,课堂中善于观察学生的喜好,激发其学习兴趣后导入教学;或在课堂教学中多运用现代化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学生更容易掌握:或采用一些游戏、竞赛、表演、简笔画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使得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教学环节。把教学内容由浅逐渐向深过渡,加强情境教学,激活教材,激活课堂,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明确我们所教的对象(职中学生)是一群较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虽然缺乏夯实的文化功底。但他们其实也是一群渴望关心、教育的孩子,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辅导他们,尤其应在课堂上善于用平和的心态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它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融洽的课堂氛围可使学生乐于接受学习,提高听课效率。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活动。怎样搞好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应做到:尊重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也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观点、价值与权利,避免直接批评或用挖苦、讽刺的话去伤害学生的自尊,避免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来解决一些偶发事件,让学生在无恐惧的气氛中乐于与教师接近,使其犯错误时能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这样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础便能基本建成,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从而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大的抵触情绪。
二、学的方面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加强对学习动机的探索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听课、完成作业、复习等的正确学习方法。
(1)预习。许多职高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且不懂得怎样预习,作为教师首先得进行思想教育,说明预习的重要性,然后再培养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前提,也是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一环。常听学生说。上会计课听也听不懂之类的话,或许这与教师有关,但根源还在于学生基础薄弱,跟不上教师的上课节奏,所以要有针对性地教学生如何预习,了解大意,或在预习中找出难点并一一做上记号等,把其作为一项作业布置在黑板上。
(2)听课。听课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是听课效率高的学生,因为他往往能在课堂上掌握教师教授的大部分内容。但我们的学生平时听课效果差,考试又想考出好成绩。这需要我们时时提醒他们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常用鼓励性语言来激发其学习,让他们很快地进入角色。积极参与教师提问、角色扮演、操练流程、完成练习、复述学习体会等活动,且能做好相应笔记。
(3)作业。一般作业有口头和笔头两种,但学生常常认为笔头上要交的才是作业,而教师布置的朗读、记忆、背诵则不是作业。其实这些十分重要,教师应把它们列入作业检查中。笔者常把每天口头与笔头作业同时写在黑板一角,对于口头作业在课堂上常用两三分钟抽查。好的以精神奖励为主,不好的要求反思。
(4)复习:学生如何复习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整理笔记、归类语言点、复习重点和难点、做巩固练习,还可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喜好来进行复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直至掌握所学知识。特别对于知识点的复习,要有计划性,要及时。形式忌单一。
2 学习动力的培养,如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探索
WIO的加入、电脑的普及、科技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建立,让学生意识到学好专业的必要性。在大部分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动机后。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学好专业的信心,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保持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教学活动,更要求教师教授时。把知识形式与知识运用相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与思想,让学生在大量的活动中学习,从中获得和提高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学习的过程应是“学习知识一了解技能一掌握使用”。即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使用。
三、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在考试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又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术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素质。例如。在会计专业的考试内容上。不仅要考查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对会计基本技能、专业核算技能以及综合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考核。
在考试方式的选择方面,应根据考核科目的特点。采用多种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或开卷,笔试、口试或机试。论文、设计或制作等,又或者综合采用以上几种方式进行综合考核。
在评分方式的选择方面。可采用百分制、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两级分制(合格、不合格)。在评判学生成绩方面,要把课程终极考试与过程考核相结合。更注重过程考核。把有创见、有创意、有创新作为成绩评判的重要依据,以推动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对专业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在侧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结合NIIT和NIT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既学会传统的技术,又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处理信息,保证学生综合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教学环境尽可能仿真,做到学校与学生将来的就业环境“零距离”;并在此基础上试行将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有选择地渗透到专业教学内容之中,要求学生在取得必备技能等级证书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取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努力造就一批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在实施职高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革专业教学方法是前提,培养学生各项能力是关键。进行实践活动是主旋律。三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它们共同贯穿于教学的改革全过程中。愿广大职中同人能认识到职高教学方法探讨的重要性。为职高教学的日趋完善而努力。
关键词:职高教学;教的方面;学的方面;评价机制
专业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冲刷和变革。在多年职高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素质的特殊性,因此要对职高的专业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一、教的方面
教师首先应钻研教材编写说明、教材体系、结构,以及相关材料: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还必须深入研究职高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抓好课堂教学。
1 正确调节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
教学起点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能够达到的,教师不须一味补充提高,对职高三加二大专班、单招班也不要盲目提高。课堂容量要适中。容量太多学生会觉得任务重,不能及时吸收;太少又完不成教学任务。笔者在三加二大专班的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学习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新教材内容量大,听课吃力。可见,如果没有正确调节好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会使学生学习不适应,从而降低其学习兴趣。
2 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
职高教学与普高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普高教学中,学生听讲认真,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操练多;职高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多。学生偶尔附和而且练得少,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教学任务完成了,实际上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极少。当然这与学生本身的素质有关,但教师的因素也很重要。只有我们正视学生。用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生,课堂中善于观察学生的喜好,激发其学习兴趣后导入教学;或在课堂教学中多运用现代化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学生更容易掌握:或采用一些游戏、竞赛、表演、简笔画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使得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教学环节。把教学内容由浅逐渐向深过渡,加强情境教学,激活教材,激活课堂,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明确我们所教的对象(职中学生)是一群较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虽然缺乏夯实的文化功底。但他们其实也是一群渴望关心、教育的孩子,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辅导他们,尤其应在课堂上善于用平和的心态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它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融洽的课堂氛围可使学生乐于接受学习,提高听课效率。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活动。怎样搞好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应做到:尊重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也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观点、价值与权利,避免直接批评或用挖苦、讽刺的话去伤害学生的自尊,避免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来解决一些偶发事件,让学生在无恐惧的气氛中乐于与教师接近,使其犯错误时能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这样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础便能基本建成,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从而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大的抵触情绪。
二、学的方面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加强对学习动机的探索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听课、完成作业、复习等的正确学习方法。
(1)预习。许多职高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且不懂得怎样预习,作为教师首先得进行思想教育,说明预习的重要性,然后再培养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前提,也是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一环。常听学生说。上会计课听也听不懂之类的话,或许这与教师有关,但根源还在于学生基础薄弱,跟不上教师的上课节奏,所以要有针对性地教学生如何预习,了解大意,或在预习中找出难点并一一做上记号等,把其作为一项作业布置在黑板上。
(2)听课。听课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是听课效率高的学生,因为他往往能在课堂上掌握教师教授的大部分内容。但我们的学生平时听课效果差,考试又想考出好成绩。这需要我们时时提醒他们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常用鼓励性语言来激发其学习,让他们很快地进入角色。积极参与教师提问、角色扮演、操练流程、完成练习、复述学习体会等活动,且能做好相应笔记。
(3)作业。一般作业有口头和笔头两种,但学生常常认为笔头上要交的才是作业,而教师布置的朗读、记忆、背诵则不是作业。其实这些十分重要,教师应把它们列入作业检查中。笔者常把每天口头与笔头作业同时写在黑板一角,对于口头作业在课堂上常用两三分钟抽查。好的以精神奖励为主,不好的要求反思。
(4)复习:学生如何复习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整理笔记、归类语言点、复习重点和难点、做巩固练习,还可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喜好来进行复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直至掌握所学知识。特别对于知识点的复习,要有计划性,要及时。形式忌单一。
2 学习动力的培养,如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探索
WIO的加入、电脑的普及、科技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建立,让学生意识到学好专业的必要性。在大部分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动机后。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学好专业的信心,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保持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教学活动,更要求教师教授时。把知识形式与知识运用相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与思想,让学生在大量的活动中学习,从中获得和提高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学习的过程应是“学习知识一了解技能一掌握使用”。即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使用。
三、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在考试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又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术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素质。例如。在会计专业的考试内容上。不仅要考查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对会计基本技能、专业核算技能以及综合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考核。
在考试方式的选择方面,应根据考核科目的特点。采用多种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或开卷,笔试、口试或机试。论文、设计或制作等,又或者综合采用以上几种方式进行综合考核。
在评分方式的选择方面。可采用百分制、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两级分制(合格、不合格)。在评判学生成绩方面,要把课程终极考试与过程考核相结合。更注重过程考核。把有创见、有创意、有创新作为成绩评判的重要依据,以推动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对专业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在侧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结合NIIT和NIT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既学会传统的技术,又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处理信息,保证学生综合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教学环境尽可能仿真,做到学校与学生将来的就业环境“零距离”;并在此基础上试行将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有选择地渗透到专业教学内容之中,要求学生在取得必备技能等级证书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取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努力造就一批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在实施职高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革专业教学方法是前提,培养学生各项能力是关键。进行实践活动是主旋律。三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它们共同贯穿于教学的改革全过程中。愿广大职中同人能认识到职高教学方法探讨的重要性。为职高教学的日趋完善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