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输液室的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输液室; 安全隐患; 预防对策 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量大,患者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安全。本院输液室自2006年7月1日搬迁新门诊大楼后,承担了门急诊输液的工作,日输液达200~300人次,为了确保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现将输液室面临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 安全隐患剖析 1.1 环境因素 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年龄参差不齐,病种多,病情多变,对护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及不安全因素。患者就诊从挂号开始,经过候诊、就诊、收费、检验、取药等环节,最后身心俱疲,易把不满情绪发泄在输液室护士身上,引起护患纠纷。 1.2 医嘱因素 1.2.1 医嘱与实际不符 医生未能认真把关,一张就诊卡,全家使用的现象较为多见,处方上的姓名、性别、年龄与患者不符;个别医生在对患儿开处方时,药物剂量过大。 1.2.2 医嘱与处方不符 患者病历本上的医嘱与处方不相符,输液室护士在核对液体时发现问题,不能及时输液,长时间的输液等待,患者及家属的急躁心理加重,容易引起纠纷发生。 1.2.3 药房发药错误 新药层出不穷,药品种类越来越多,大量新药面世,同一种药物有不同几种剂量及剂型,药房易出现发药错误,这些安全隐患对输液室工作非常不利。 1.3 护理人员因素 1.3.1 患者多,护士少,工作量大且患者数量不均衡 由于门急诊患者的随意性大,就诊的高峰期随季节及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单位时间内患者比较集中,导致护理人员相对不足。 1.3.2 查对制度不严 接待护士对老患者会采取麻痹态度,凭印象操作,只核对患者姓名,未认真核对药名、剂量等,导致差错发生;注射时呼叫患者姓名,患者未听清楚即应答,造成输错液体现象。 1.3.3 药液污染,造成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是一项侵入性护理操作,要求药液的洁净度高,若达不到要求,细菌及微粒进入体内,轻者引起发热反应,重者引起菌血症,败血症等到严重后果。 1.3.4 门急诊输液患者来自于各个不同的专科,病情各异,护士对病情了解欠缺,容易出现处理不及时的情况。 1.3.5 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输液能一针见血,低年资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不足,遇到静脉注射难度大的老人或儿童往往成功率较低。 1.3.6 部分护士服务不够主动,对患者不够热情,解释工作不到位,回答问话时语气生、冷、硬也是导致纠纷的原因。 1.4 患者因素 1.4.1 患者听错姓名 部分门诊患者使用别人的医保卡就医,导致在护士核对姓名时,患者对自己的临时姓名反应错误或由于患者年老体弱,听觉不灵敏,常听错姓名。 1.4.2 部分患者医学知识缺乏,不遵守药物皮试试验的规定,擅自离开观察区,或擅自调节输液滴速,或私自带走输液,这都易引起护患纠纷。 1.4.3 患者把药品清单和病历丢失。 2 预防对策 2.1 灵活机动调配人力资源 护士长按比例适当增加护士人数,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以缓和人员不足引发的矛盾。弹性排班,根据门诊不同季节护理工作量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员,改善超负荷状态,控制由于护士身心疲惫导致的差错[1]。 2.2 优化输液流程,实施全程护理 2.2.1 实行中心配液室统一配液,保证液体无菌安全。 2.2.2 严格查对制度 接收护士每次接药时核对医嘱(有青霉素类药物滴注的患者询问有无做皮试,什么时间做皮试),核对药物剂量、剂型、批号,发放输液对号牌,护士在输液位上为患者进行操作,避免患者长时间排队等候现象。 2.2.3 药物经过接收、插输液器、注射、换瓶4个岗位的人员核对后操作,并在治疗单上签名,避免差错发生,在输液前核对患者姓名,应“采取呼唤应答法”[2]进行查对,告之患者有几瓶液体,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心中有数,如有不适,及时反映给护士,以便得到有效处理。 2.2.4 密切观察,加强巡视 巡回的护士负责巡视大厅,做到“三有数”即对输液患者特殊用药、更换液体、拔针时间心中有数;做到“三及时”即巡视观察、调节滴速、换药拔针及时,同时巡回护士还应处理好患者更换座位的问题。 2.2.5 在接瓶时护士应在接药单上签名、签时间,拔针时护士应核对巡视卡上的瓶数,再询问患者是否一致,这样可有效杜绝液体漏输现象。 2.2.6 在输液前告诉患者有几瓶液体,请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不要随意换座位和离开座位,如果换座位一定要将未输完的液体一起带走。 2.2.7 护士在输液时要做好用药指导,交代患者不要自行调节滴速,并说明原因和后果。 2.3 提高穿刺成功率 选择操作技能过硬的护士进行难度大的静脉穿刺,另选派一名年轻助手帮助,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满意度,而且可以利用此机会向年轻护士传授经验和技术。 2.4 提倡人文关怀 2.4.1 动员全体护士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医疗服务新理念,强化法律意识,增强职业的危机意识,力求深化整体护理内涵,更新服务理念。 2.4.2 安装闭路电视,供患者在输液或等候时观看。 2.4.3 为患者提供一次性水杯和开水、针线、雨伞等用物。 2.4.4 特殊患者特殊对待 面对每天大量的静脉输液患者,有必要做到轻重缓急,在高峰时段,首先照顾“急”症患者。如优先接待腹痛、发热和出血等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 2.4.5 在输液过程中体现主动关心输液患者,如患者渴了为其递上一杯水,冷了给盖上一条毯子等。 2.4.6 督促保洁人员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查对制度,输液室护士必须了解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掌握防范措施,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何国平,喻坚.实用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0. [2] 杨香玉.加强门诊输液流程改造,保障病人输液安全.当代医学,2009,15(36):31-32. (收稿日期:2011-03-09) (本文编辑:郎威)
其他文献
新华日报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丁绍明同志是全国省市区党报评选的“十佳”校对。今年7月,他“猝不及防遭病磨”,被动员住进医院作手术治疗。这消息引起了总编辑们和许多编辑
选取35台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大型火电机组,进行了为期2年的监测。总结出大型火电机组二氧化硫排放规律,对大型火电机组燃煤含硫量、脱硫设施脱硫效率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进而对燃用不同含硫量燃煤的火电机组执行不同排放标准时,配套脱硫设施需要达到的脱硫效率进行了预测。
目的观察特尔立含漱液对鼻咽癌患者口腔溃疡的防治作用。方法随机将70例放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5例以特尔立300μg+生理盐水250ml+贯新克25ml混合液每
教育事业涉及家家户户,其本身似是一个热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教育战线的热点问题也增多了。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己任的晚报,当然要主
像一道彩虹飞越长空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给人们特别是给青年朋友带来了亲情、友情、欢乐之情,这就是成千上万听众对连云港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出十多年的《听众点播》节目,去年5
【摘要】 目的 观察前路复位固定用于创伤性枢椎前滑脱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前路复位固定在创伤性枢椎前滑脱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0例创伤性枢椎前滑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前路C2~C3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和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椎弓根和侧块螺钉联合固定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得
大学毕业,分到一所中学任教,闲暇之时,常以文字自娱。两年下来,倒也发表了几十篇散文。然而,心里却总有几丝遗憾:我采写的二十余篇新闻、通讯稿却都屡投不中。日子一久,竟不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FESS术后鼻腔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4例FESS术后鼻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处理鼻腔粘连术中使用等离子体分离粘连带,对照组常规使用剥离
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洪湖湿地12个采样点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聚类分析表明,根据各采样点水质组分的相似性将洪湖大致分为3个空间区域,各空间区域正好分属于核心
目的探讨中药外用“塌渍”治疗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方法使用溻渍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针对局部护理与全身护理相结合提高疗效,加强安全性。结果本组58例患者中治愈22例,占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