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支撑的隐形资助暖人心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yq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你好,近期我们发现你校园卡消费较低,所以向你打入200元,希望你能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据媒体报道,近日,不少中国矿业大学学生收到了这条短信,且饭卡里“凭空”多出了120—200元。原来这是该校通过校园一卡通消费大数据,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的隐形资助。
   据了解,该校开展的隐形资助项目依托校园一卡通消费大数据确定学生消费具体情况,为学生们隐形补贴餐费。资助过程未公开信息,而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向学生发送短信告知。此外,该校还有其他隐形资助措施,如发放“爱心卡”让学生领取生活学习物资,通过“爱心车票”帮助学生假期返乡等。在大数据的助力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也进行了隐形助贫,收到了良好反馈。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教育公平、脱贫攻坚和教育现代化。《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全国普通高校学生4387.89万人次,资助资金1150.30亿元。但是,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中精准识别难度大、公开证明“谁更穷”的资助方式,由于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一直是高校资助工作中的难题。在技术日益发展的今日,通过大数据分析,能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妥善保护学生隐私,让贫困生感受到爱与尊严,从而获得自信,回馈社会。2019年4月,教育部下發通知取消了传统做法——高校学生申请资助时需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予以证明之环节程序,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此举既做到了精准扶贫,也简化了复杂的高校资助程序,是高校扶贫发展的大方向。
   作为社会人才输出的重要机构,大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培养、物质扶贫,也必须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把自己不想公开的事情公之于众,甚至还要与人“比穷”时,自然会受到伤害,甚至因此放弃申请。这种不顾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隐私和人格尊严的公示,仅仅达到了物质扶贫,却忽视了更重要的精神激励,反倒可能弄巧成拙。因此,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注意对其隐私的保护、心理上的引导,这样才能使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大学是一段珍贵而快乐的时光,让学生们不为生计奔波、不为餐食发愁、不为烦琐的申报程序忧心,安心学习,是扶贫助学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既然是隐形助贫,就更需要高效的监督管理,防止弄虚作假和暗箱操作,这样才能维护教育公平,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摘自网络)
其他文献
个人档案  姓 名:太和殿屋脊上的神兽  年 齡:500多岁  血 型:琉璃型  职 业:守护神  出生日期:明朝  出 生 地:紫禁城  现居住地:故宫博物院  星期五  乾清宫屋脊上的那排小兽太有意思了,个个踢着正步,威风凛凛的。不但长相各不相同,名字还相当霸气。对了,尤其那个叫“斗牛”的,“斗牛”不是在西班牙吗?跑到中国故宫来干吗啊?  中国的古建筑物一般有五条脊, 
亲爱的爸爸妈妈:  看到这封信,也许您们会觉得很惊讶,一个呆在身边整天叽叽喳喳、唠唠叨叨,被您们定义为“不争气”的女儿会突然写信给您们。但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用平常心与您们交流,才敢把真心话讲给您们听。  不瞒您们说,我其实想当个作家。不知道您们还记不记得,前几天我把这个想法讲给您们听,却被您们板着脸教训了一番:“天天就知道看什么《金银岛》,人给看傻了。就你那点能耐还想当作家,咋不上天呢?”真的,
01   民航总医院的杀医事件,大家都看到了。其实医生不是万能的,可我们经常看到的影视桥段是,有权力的人对下跪的医生说——   如果治不好,拿你陪葬。   是不是有点触目惊心?   其实,医生何罪之有?他们也是普通人,对很多事也无能为力。   我总是记得在北京儿童医院看到的那一幕。一位医生给来自河南农村的患儿父母说——   “现在大多数病,都无法搞清发病机理,医院也是治不好的……”  
2013年,一位名为爱德华·斯诺登的年轻人成为了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年仅29岁,已在美国情报机构工作了7年的他,向媒体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棱镜计划”,其涉及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个人和机构用户的网络隐私正在被美国政府秘密监控。   随后,斯诺登便成为了美国政府通缉的“叛国者”,开启了长达6年的流亡生活。   在今年的美国宪法日,斯诺登的回忆录《永久记录》上市。在自述
有道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近20年的高考命题似乎也在印证着这句古语。20年前的高考是全国大一统,华夏大地上数百万考生为了自己的命运要在同一时间与同一份试卷鏖战。后来,一些文化大市、教育大省不愿与他人为伍,遂针对地方特点,开始自主命题。到2014年,自主命题的省份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高考时全国有近20套试卷出笼,蔚为壮观。但必须承认的是,十几套试卷一齐亮相,其水准每每难如人意,考试内
以生命为本的教育什么样  与其他考试相比,教师资格考试中出现的违规行为更让人震惊和痛心。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能;教师的角色扮演不仅关乎学生们的知识学习,也关乎他们精神世界的发育。一个被功利裹挟、习惯投机取巧的人一旦成为老师,难免误人子弟。而这些精神坐标迷失、价值追求迷失的年轻人,即使能做到学为人师,又如何能做到行为世范?更让人担忧的是,这样的少数人会影响教师队伍。过早地让孩
回顾无疑令人感伤,如对过往之美好事物的凭吊,然诗意的回顾,又使得一切美好事物遽然有了无限恩光。这是重读杂志“诗空间”栏目一年刊发的诗作的瞬间感想,尽管煽情的成分居多,但当那些闪烁着光亮与温情的诗句呈现眼前,鲜活的画面在想象的空间世界就无端生发了诸多无以名状的喜悦。  自20世纪90年代,诗歌“边缘化”的现实就已被广泛接受,尤其在当下,诗歌不能与大众传媒竞争以吸引广大消费群体,从而使得现代诗歌被推到
从范冰冰偷税漏税到滴滴司机杀害女乘客,从网红殴打孕妇到重庆公交车坠江……负面新闻层出不穷,网络上甚至出现“比鬼更可怕的是人心”等这样的流行语,众人都陷入恐慌之中,有的人习惯于急不可耐地跟风“吐槽”,貌似为正义发声;也有的自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成为冷漠的看客;更有甚者,以讹传讹,最终三人成虎,顛倒黑白,混淆视听,让这个社会乌烟瘴气。  气愤之余,不禁想问:这些负面新闻真的能代表真实的社会现状
1.彩胜宫花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杭州细如轻愁的雨巷那头,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报知卧睡小楼上的诗人陆游,春已深浓。   宋人为何要买杏花呢?他们可能是买来做头饰。他们?怎么不是她们?清人赵翼在《陔馀丛考 簪花》中说:“今俗唯妇女簪花,古人则无有不簪花者。”   男子簪花,古已有之,在两宋尤盛。在宋时,既给自己买花、也给妻子送花的男士们准定是宋代花市的大买手。   宋代民俗多
01   人生最难开的门是心门   人一生一路荆棘,一路坎坷,一路碰碰撞撞,一路成长。   许多时候,因为害怕伤害,我们将心门紧闭,因为害怕孤单,我们一路笙歌。   经历过很多的伤感之后,会变得麻木,不再害怕失去和伤害;经历过很多的孤单之后,会变得不再害怕寂寞和冷清。   而今,审视自己。   将心的堡垒拆除,让心沐浴在阳光下,自由飞翔。   希望打开心门,用坦诚的心,收获更多的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