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看英语写作教学对策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e8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分析我院学生2009年度的考试情况,发现问题并对我院今后的英语写作教学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写作教学
  一、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简称PRETCO)是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设计,主要考核考生实际应用英语进行日常和业务涉外交际的能力,旨在促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向培养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进行改革;同时为用人单位提供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评价标准,以提高其进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二、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特点
  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分为A、B两个级别,A级是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B级低于A级标准,是过渡性的要求;考试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实用能力的综合考核,例如从近几年的考试分析可以看出,在阅读理解、翻译中,涉及到了生活中很多方面的考核,涉及到了科技、人文、社会现象、保险等各个领域,在写作中,涉及到了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的考核,如求职信、简历或商业信函等。另外,此种考试的题型设置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三、我院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分析
  1. 试卷分析
  PRETCO(A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听力理解(Listening Comprehension)、语法结构(Structure)、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翻译—英译汉(Translation—English into Chinese)和写作(Writing)。每个部分各有侧重,重点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实用能力”。各部分的分数比例见表1。
  四、存在的问题
  从表2和表4中看出我院学生参加PRETCO 的通过率分别是73%和86.3%, 远远超过了全省的平均通过率62%和66.2%,这说明了我院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但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高。
  从表3和表5中可以看出,除了听力(总分15分)、阅读(总分35分)高于及格的分数,写作(总分15分)的平均分才5分多和7分多,虽然下半年的分数高于上半年的分数,但是总体来看学生的写作得分还是远远低于及格所要求的9分。这就说明我院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五、透过问题看英语写作教学对策
  英语写作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作为教育部第一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于2000年就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并明确指出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但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课时的限制,写作教学始终没有被单独立课教学,教师很少有足够的时间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写作教学计划并加以实施。另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及时的、必要的交流互动,教师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精心地写作指导,学生在课后学习时也无法及时向教师求教。即使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写作方法, 或评讲学生作文,也主要是将重点放在了词汇、语法和具体的写法这些宏观层面,而忽视了对写作内容的挖掘和充实,缺乏对英语写作教学理论研究。对于学生来说,平时练习写作的时间也比较少。为此,笔者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1.改革传统观念,注重语篇的整体教学
  学生想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仅仅学会识别和创造正确的句子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话可能只会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可能会在交际场合中说出意义不相关的话,所以文章的整体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主要的特点是保持文章整体性和连贯性,为学生创造一个整体的语言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文化背景、语用、认知等方面的知识,学到地道的英语,最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进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文章的讲解过程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分析文章的结构以及写作特点,而不是传统的提留在词汇和句子的讲解。另外,从安排作业看,教师可以安排让学生改写文章等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学会思考,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
  2.创建自主学习条件,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专门的网站,或者微博,将写作知识、写作技巧、范文、作文评讲、资源和理论网站、在线词典等材料上传或连接到网页上,学生可以上网浏览或下载,鼓励学生写作,另外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文章,也可以看到同伴的文章,这样在课余的时间学生也可以互相学习,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或论坛功能这些互动方式与教师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书本作业来说比较新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写作大赛
  我院今年组织学生参加了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比赛旨在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并进一步关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整体提高,推动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总体发展,学生报名踊跃,经过初选,共有140名学生参加了比赛,通过这一活动的举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
  4.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写作教学
  传统的写作教学,由于受到课时、场地等因素的限制,仅限于老师布置题目及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方式势必比较单一,学生获取的知识量有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到写作教学中,应该会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互联网中素材丰富,但是具体的实施还需要教师制定相应的计划,笔者带过的几个班级来看,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强主要的原因是写作内容的贫乏,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平时接触英文素材的机会较少,写作前也没有充分的收集、吸收各种素材。合理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在这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生可利用便利的网络在极短的时间内,查找到大量相关文献,还可以找到相应的写作范例。另外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高效的信息传递、反馈以及评价。
  六、结语
  总之,英语写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在平时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制定正确的计划,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提出较高的要求,定期进行检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应试PRETCO,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陈漓.我院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分析及教学对策. 职业技术,2009,(10).
  [3]阮绪珊.从高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看专科英语教学改革.安康学院学报,2007.
  [4]周芳.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问题分析及教学对策.科教文汇, 2006,(12).
  [5]王凌.如何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融入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考试周刊,2009,(8).
其他文献
高校扩招致使大学新生入学外语水平普遍有所降低,因此教师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并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语言学能',因材施教,运用多样化的
【正】很崇尚一种观点——教育就是陪伴和耐心等待。从教20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近10年,当初刚走上讲台的忐忑和浮躁、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都被沉着和淡定取而代之。"教育到底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钢琴课以表演形式在舞台上进行期末考试,这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他们易产生心理紧张。要通过长期和短期心理训练来调整心态,排除演奏心理紧张。
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在游泳初级教学中学习蛙泳是普遍被人采用和认同的,由于蛙泳身体位置平稳,采用正面呼吸,所以有利于消除初学者的怕水心理。本文通过对初学游泳者进行快速而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也迎来了新的竞争和挑战。本文通过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阐明高职图书馆应如何充分发挥馆内资源,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服务。  [关键词] 高职图书馆 阅读服务 心理健康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也迎来了新的竞争和挑战。各种思潮铺天盖地而来,不良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容乐观,因此,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进一步优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基础差,理解能力低,水平不齐,加上学生实践能力差等特点,本文采用“工学交替”方法与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相结合来提高C语言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C语言 工学交替 课程地位  高职院校为了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都开设《C语言 》课程,如何能够对计算机编程一无所知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C语言本身繁杂的语法和
《建筑材料与构造》是职建筑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该课程的建设中,我们不断地改革与摸索,实施了"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教学,并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
[摘要]:功能对等理论区别了“静态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概念,把翻译的视角转移到了接受者的接受程度上。在翻译课堂中,如何利用学生翻译主体的能动性,达到“动态对等”?笔者认为有效地发挥阅读经验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翻译课堂中的主体能动性。  [关键词]:翻译 主体 阅读经验 动态对等  一、引言  双语翻译需要译者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尤其需要译者原文和译文的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