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存在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1314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虽然进行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但是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进行了改进,建立教师教学质量改进评价方法,以期使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方法更具合理性。
  【关键词】学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95-01
  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各个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教学工作评价手段在教学评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学生评教是为了协助教師和教学管理部门了解教学情况,总结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导和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和创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手段科学与否,影响到了评价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靠性,应该对评估的方式、方法等不断探索,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不完善之处,这对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评价教学质量的可信度问题
  一些学生的学风问题也影响了评教的客观性与真实性,部分学生对参与评价的意义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积极参与并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是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参与评教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评教的认识、对评价内容理解的差异,会造成学生评教结果的偏差,从而影响了学生评教的效力。有的学校即使将学生评教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但并没有从思想上、经济上、政策制度上保障学生评教的开展。有些学生要么应付了事随便打分,要么根据自己考试好坏情况进行情绪宣泄,很少能够真正做到客观正确的评价。
  2.学生评价存在两个道德风险
  学生由于不能从管理的角度,系统地思考评价对学校发展带来的影响,且受制于人情关系的制约,就很难从整体上对全局性的评价质量带来实质性推动。其次,学生作为评价者,其自身的知识构成与能力水平、责任心、情感和利益冲突等“人为因素”导致评价偏差的产生。学生评教结果事关教师的名利、生计,学生反映意见大、处于评教不利地位的教师,会在评教结果与惩处面前感到压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评价一门课程的实用性,如何去全面正确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身处在民主和自由的学术氛围之中,促使学生在评教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实保证评教结果的真实性。
  3.正确对待学生评价结果的问题
  评教机制注重过程而忽略了结果的诊断与分析,对大多数教师都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来,内容有些笼统,无法激励教师进行自我修正,即使学生有很多想法也无法或不便与教师沟通。由于影响评价的因素很多,按照一定程序对结果进行保密处理,避免由于评价误差而造成对某些教师的伤害。教师必须树立主动接受学生评教的意识,意识到自觉地接受学生的评判,主动积极地配合学生评教,并根据学生评教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是自己的义务。
  4.评价指标不够科学,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课程所属的学科领域的不同,课程特征的不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不同,评价时在结果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多数评价指标的设计内容都集中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等,很少涉及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关系的课程和教材等问题。采用统一的评教标准,评价形式较为单一,评价指标注重共性。学科类型不同、课程性质不同,单一化的评价标准会直接影响评教结果,这样的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容易使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使评价难以收到促进和激励的效果。每项指标缺乏对不公正打分的约束力,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打分的随意性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改进措施
  1.构建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
  评教指标体系应呈多元化,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教务处统一组织管理,建立督导组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多级评价团体。结合院校教学工作实际,在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建章立制,实行规范化管理,对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学生等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规范。实行末尾警示制,对分数靠后的教师给予警示。奖励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阶段适时调整完善,要与时俱进、推进教育教学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与工作创新。让教务工作人员及时地发现影响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的不利因素,找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2.彻底转变评价观念
  在实施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要做好教师与学生的前期思想动员工作,通过组织全院领导和教师认真学习评价系统,并提出建议加以修正与改进,让教师亲自参与评价体系的完善,在思想上重视评价工作。教师评价必须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使每个教师各尽其才,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从而迅速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明白认真客观地评教是对自身负责,了解评教的作用和重要性,只有广大师生正确客观地对待和支持评教,才能获取预期效果。
  3.改进评价方法
  成立一个主要由专家学者代表组成的科研小组,专门整理、分析、研究反馈意见,修改、完善课堂教学评估办法。在评价过程中,动态跟踪教学全过程,课程结束后,全体学生进行网上评教。督导组专家随堂听课后就会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学期末将全校的听课效果情况反映在学校的简报中,发放到各院系部门。学生网上评教结果可在教师个人登录中心查询;最后的评教结果则发放到各学院教学办公室并发送给教师。评教指标补充教学研究的内容,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教学科研、教材编著及教学论文等方面,让教师积极重视教学,这样有利于教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不公布教师姓名,但是要公布院系、年级、课程的名称,要求和任课教师一起对得分较低的情况进行客观、认真的分析和总结。
  三、结束语
  有效的、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是关键,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教师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以促进教学活动增值,促进被评价者自我完善,最大限度地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在才能为宗旨。根据评教的反馈信息,充分肯定教师的成绩,同时发挥激励的功能,鼓励教师正视教学中的不足,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学技巧,以提高教育质量。教学评价是一个受多因素制约的工作,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娟芳、朱亚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建材》 ,2017,43(3).
  [2]王萱;高校实施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研究——以衢州学院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性的课程,同时也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语文教育研究者在对小学语文内容进行研究时,需要通过一定有效的教学方式优化小学语文,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以此提高小学语文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89-02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初中三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两极分化?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眼科斜弱视教学中实施以问题为基础学习为导向的要点形象化教学的意义,介绍了该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理解性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学习;形象化教学;斜弱视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92-01  斜视、弱视是眼科的常见病
【摘要】目前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固有观念陈旧化、教师领导力不足,无法在幼儿发展道路上起到良好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朝花幼儿园的调研发现,唯有改变教师角色,提高园所内教师课程领导力,从多方面培养教师课程领导力进而对教师整体队伍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每一名学前幼儿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领导力;幼儿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