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兼具方志与档案编研成果性质的苏州近现代人物传记——评《灯火阑珊处》

来源 :江苏地方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vig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数十年来,苏州市档案馆对各类颇具地方特色的档案文献征集工作卓有成效。如何让这批大多属于劫后遗存的珍贵文献,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挖掘其内在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苏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档案部门需要研究的。苏州市档案馆副馆长沈慧瑛通过经年累月对入藏苏州市档案馆的宝贵资料研读、梳理、用功,出版了多部个人著作,如《君自故乡来》《过云楼档案揭秘》等。承蒙不弃,以《灯火阑珊处》(东方出版社,2018年出版)一书相赠。初览目录,
其他文献
股票市场的繁荣稳定对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主要融资渠道之一,是激活资本流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工具。更为重要的是,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护市场投资者的利益、维护企业的内在价值,为金融市场的繁荣平稳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巩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然而,在股票市场中,存在着一种未得到官方证实的报道或消息—谣言,其往往具有快速传播、明确指向、扭曲事实等特
古今中外,跨文化传播传而不通的根源在于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二元对立。当前,世界已进入一个多中心、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并存的后全球化时代,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跨文化传播的新语境,为不同文化主体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本论文通过梳理跨文化传播实践和探索过程中的交往伦理及相关理论资源得出,当前的跨文化传播应结合后全球化时代的新语境,立足以亚历山大·温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角,打破传
本文的研究主题聚焦于营利性自媒体行业的职业化问题。这一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国内的营利性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类型”,经历着与传统新闻业发展轨迹不同的职业化过程;在其当前的行业发展中,紧密地嵌入了人与技术、社会关系、外部环境等各个要素,因而一方面呈现出“职业化”态势,另一方面又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约束。本文的目标是通过田野调查与微信民族志的方式进行样本考察,探讨营利性自媒体职业化进程中的推动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下,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其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懂农活、没有务农经历,长期在城市生活工作并不把农村作为自己的退路,由于其强烈的城市定居意愿,我们将其称为“新生代农村移民”。受城乡户籍政策限制,农民制度身份使其无法享有迁入地城市居民的权利与福利,仅为城市社会的暂居者。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劳动力与资金外流,城乡差距急剧扩大使得农村成为新生代农村移民不愿回、回不去的家乡
巴郎山杓兰(Cypripedium palangshanense)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属于狭域分布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研究其遗传多样性,采用CDDP分子标记技术对卧龙和王朗自然保护区巴郎山杓兰的2个野生居群6个试验点的92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并进一步探讨了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12条引物,在物种水平上,共检测到131个位点,多态位点条带百分率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开源设计打破了传统生产方式在创意风暴、协同设计、知识共享与传播等方面的屏障,以其开放、低成本高效率、高转化率和高客户满意度的优势,成为了各个行业在产品创新和价值转化中备受关注的工作模式。虽然开源设计在各个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开源设计社区本身的自组织性和松散网络结构也使社区蕴藏着大量的运行风险。那么,开源设计社区面临哪些失效模式,如何从网络鲁棒性的角度分析不同失效
<正>赵瑜先生赠我《人间要好诗——白居易传》(作家出版社2021年版),嘱我“酒后指正”,我既惊又喜。沉潜几年之后,他又有大作面世,这是值得喝酒庆贺的,但我还是有些疑惑。熟悉赵瑜的读者都知道他是写报告文学起家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曾有《强国梦》《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体育三部曲”面世,名噪一时。后来他虽也以《寻找巴金的黛丽》为题写过报告文学,却也只是在现代文学史中寻寻觅觅。如今他一头扎到唐朝
期刊
文章介绍了广东省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总体框架,并利用Matlab的GUI界面设计平台开发了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系统。系统可实现对体系文件的智能索引和一键打开功能,提高内审员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查找效率,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管理自动化水平。
哈日莫墩村是有着特殊地域和多民族共居特色的小型社区空间,本文以此为研究范围,以其中生活的各族村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多民族村落日常生活中的媒介实践议题进行探讨。在这一空间内,生活着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5个民族,其中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三个少数民族村民具有本民族语言并习惯本族语言媒介,同时又是汉语媒介传播的对象和使用者,他们具备使用两种或多种语种媒体的需求和条件,同时也拥有使用媒
王邵军的《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是一部优秀的冯至研究著作,生动地展示出诗人传记的创作方法论。首先,采用"以冯解冯"的研究方法,透过冯至的创作观照他的多面人生。其次,平衡"诗"与"真",在保持"距离"和"理解之同情"的基础上回归"冯至本身"。最重要的是,以冯至的精神探索之路为主线,打通各个身份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展现出一个不断克服和否定的、立体的、崇高的精神巨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