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四次党代会隆重开幕

来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88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12月29日,学校尚善楼11 02气氛庄严、热烈,主席台上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簇拥着镰刀和锤头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徽.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大会应到会代表147名,实到会代表146名,符合规定人数.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建华出席会议.会议由向罗生同志主持.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是高校“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一环,是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其重点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各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去,通过专业课的思政协同,与思政课形成同频共振,相互呼应,共塑新时代接班人.在工商管理专业“供应链管理”课程中,通过激发任课教师的德育思想,提升任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探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技能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人文素养、政治素质与专业意识相融合,从而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中日两国在感谢语的使用问题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由于语言及文化的各自特点,中日感谢语逐渐各成体系.文章基于语料以汉日感谢语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形式、功能、情境的角度来探讨汉语感谢语特点,进而明确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感谢语教学的重难点,并以语言的对比为基础,提出全面按照汉语感谢语使用特点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感谢语教学的建议.
自20世纪40年代吕叔湘指出汉语中存在名词作谓语的现象以来,名词谓语句的存在与性质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转换生成语法被汉语学界所接受后,其轻动词理论对该现象做出了较为有力的解释.在考察名词谓语句的历时渊源时发现“不”与“非”存在对立关系,在轻动词理论中将名词谓语句与系词(或空动词)相联系的解释并不完全合适.基于此,文章试图对现代汉语中的名词谓语句现象的产生做出重新诠释,并提出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与系词判断句存在“性质—状态”功能分立的可能.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工程应用能力的唯一途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章根据电子类专业实践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成果导向式实践教学体系和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对分课堂”,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过程和具体做法.结果 表明,OBE教育理念与“对分课堂”模式同实践教学的结合应用,使学生在学习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动性,提高整体的工程实践能力.
“遗传学”是生物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是通过优化实验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从教学效果分析,整合和优化实验内容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高校专业化和层次化育人;学生为主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精神,促进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和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强化过程评价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操作技能,促进学风建设.
移动学习是在智慧教学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具有灵活性、自主高效性以及丰富多样性等特点.移动学习运用于民商事法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改善单调的课堂内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参与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学习计划.但同时也存在移动学习给教师带来挑战、移动学习教学资源建立艰难、学生对移动学习平台的依赖程度难以准确定位等问题.因此,文章通过提高教师对移动学习的认知、灵活应用民商事法教学资源库、“任务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实现学生对移动学习平台依赖程度的
传统的高校传感器实验教学对开设的时间、地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探讨了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考核—推进”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原本需要学生在实验室完成的基础操作和知识点学习,通过线上教学、知识点考核、给定课题、线上讨论的过程来代替,缩短实验室授课时长;线下课程着重在具体操作部分,增加实验教学的灵活度,降低设备损耗比率,合理化实验室利用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机械系统设计”作为机械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结合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以OBE理念为导向,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改革思路和措施,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提供有益的支撑.
“具身认知”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新取向代表,从深层次揭示了“身体是语言认知主体”的语言认知本质,强调身体的参与才能激发个体的经验和创造性,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有效的语言认知.文章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探索大学“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践,以期深化认知语言学在英语学科领域的建设和理论研究.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文章在已有教学研究基础上,对“结构力学”课程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提出了混合—探究式教学方法及合作式教学方法,通过学情统计与综合考核评价对混合式教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及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混合式教学实践为下一步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启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