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kk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另一方面,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其实也同时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认识这个世界。正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学习兴趣;培养语感;发挥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089-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凝神思考、孜孜追求的目标。而其中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促使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最优化。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把声、像、图、文、情境与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下面本人从三个方面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有个教育家曾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二、运用多媒体感知语言,培养语感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强调抽象思维而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发展。这就造成了语文课上的“老师讲学生听”。如何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课,能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呢?如何才能使学生意会到语言文字的“味道”呢?如何才能最终提高他们驾御语言的能力,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呢?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训练语感,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语感的训练不能凭教师的三言两语,而是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形象思维是一种以表象为材料进行的思维,它具有形象性、整体性、直觉性和富有情绪色彩等特点。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正是要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在头脑中活动起来,甚至在此基础上想象出超乎语言本身的事物时,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的形象感,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可见语感的训练关键在于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运用,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想象是思維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躯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的激发并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说话能力。而电教媒体在说话训练中,激发并培养学生想象力又极其有利。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躯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所以在课堂中我很注意这一点,教学效果和成绩自我感觉很满意。
  可见,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画面、音乐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也是增强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那鲜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确实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难忘的印象,有时甚至能起到“以一抵十”的作用。
  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虽然方便学生学习,但是并不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可以说,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应用电脑,要花的时间大大超过以前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方法。因为在准备和制作软件和网上学习资料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电脑技术不断变化更新,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但现在好多老师用多媒体上课却走上了歧途。
  辛辛苦苦利用课外时间制成的课件却成了艺术品、动漫世界,把课也上成了地理课、政治课等其他的课,甚至上成了综艺大观。老师把多媒体当作教学主要手段,而不是辅助手段,上课成了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都是二人转,满堂歌满堂舞满堂生光电,语文课就变味道了,语文就不是语文了。所以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千万要注意,千万要慎重,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综艺大观。
  参考文献:
  [1]教学研究.
  [2]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2、8期.
  [3]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油画进入中国仅有一百年的历史.上世纪初,在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碰撞中,徐悲鸿、李铁夫、林风眠等艺术家将油画从西方带回中国,并与中国文化和现实生活结合,探索出一条油画
摘 要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关键词 观察;训练;习惯;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087-01  数学观察力,是新课改中提出学生应必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低年级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使英语教育工作者们要寻求更好的英语教学模式.体验武学习模式是适应大学英语改革要求的.课堂情景剧正是体验式学习模式的一种体现.这种学习模式能有
画画的人很幸福.徐唯辛在椅子上伸了伸懒腰,很自然地说.rn幸福?对于一个从十几岁画到四十多岁的人来说,幸福竟会如此简单而绵长?rn那是一种不同于居家过日子的幸福吧:每天清
概念越抽象也就越远离社会现实,因此也就越有资格适应于更广泛的社会现实.--千叶正士rn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命令或请求自己去做一件事,我们一般都会希望这个命令或请求越具体
从上个世纪 80年代始 ,就有关注历史学命运的学者 ,敲响了“史学危机”的警钟 ,从此 ,历史学向何处去 ,一直是萦绕在史学工作者心头的重大课题。迈入新世纪以后 ,历史学将如
该文分析了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城乡二元体制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公共投入等方面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了深层次的约束.该文建议,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活实践式的口语交际教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08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语文的功能有了新的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
高校食堂在我国是具有相对垄断意义的服务型企业.如今,高校食堂普遍采用经济承包制或公办化、伙食服务市场化、后勤社会化,因此,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其经营状况和竞争能力有
2005年初我买了一部佳能20D数码照相机,这部单反相机是个好东西,有许多妙处:内存大,一个G的储存卡可以存普通照片近一千张;感光度可以从100度调到1600度,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