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辅助生物教学的作用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cca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通过举例说明,如能正确、恰倒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关键词: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增大信息量; 體现主体地位; 促进多元化
  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运用于生物教学中,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改革,它给生物教学带来了新活力,从而打破了教室中的沉闷空气。过去主要是教师讲授,配以挂图、模型等,部分学生的学习往往还是比较被动,注入式的教育方法仍比较普遍,而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1 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和培养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依靠“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本书”进行说教式的教学。媒体运用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乏味感。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初中教学来说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声、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生物学包容的内容非常广阔,时空跨度很大,小到动物、植物的细胞,大到包含世界所有生物;近到我们人本身,远到世界各大洲;凡是有生物存在的地方,它都无所不在。这就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带来了难度。并且有些生物现象实在不是一些简单的标本或挂图所能展示的,也不是教师用语言所能描绘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将许多在教室里或在当时当地无法看到,但又必须让学生观察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有目的地把学生的视野、思维引向教学重点或难点。为了突出重点,信息技术可以将观察对象有目的的进行选择、组接,使之更加集中、明确。例如: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生物的进化、化石的形成等一些自然现象、情景过程,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有选择地化虚为实,从而使学生比较顺利的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教学内容。为突破教学难点,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声、像等特点,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变不可操作为可操作,使死的食物概念、原理变成“活”的生物知识,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和复杂的生理过程直观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3 信息技术教学能增大信息含量,增加知识密度
   在教学内容上任课老师有很大的自主性,必竟“生物学”与我们自己息息相关,就像我们今天面临的人口、环境、粮食、资源等世界性问题,无不与生物学有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也应该教给学生更多书本以外的生物学知识。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大信息含量,增加知识密度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技术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众所周知,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包含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更形象生动,利用文字闪烁、图形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而且速度快,效果更好。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课的教学中,上课伊始,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一组画面:茂密热带雨林、炎热干旱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雪山、鸟儿飞翔的天空、多彩多姿的海底世界、鹿群狂奔的草原,从而引出课题:不同的生态因素形成了如同画面上战线的各种生存环境,与此相适应的是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一个统一体。其实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都生活着形态万千的动植物。那么,这些动植物是如何与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呢?——这不仅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还通过CAI课件,把学生带入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低草低现牛羊”的诗境;展现高原上气憾冰雪的奇松异木,沙漠里高大的纺锤树,挺拔的仙人鞭等。生动的形式,丰富的画面,加大了知识的密度,增加课堂的信息量,这无疑为学生积累信息开拓了广阔的视野空间。
  4 信息技术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即其主观能动性。信息技术教学将现代的声、光、色引进课堂,以其绚丽多彩、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响,情感丰富、言简意赅的讲解,进行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驱使学生积极思维,自始自终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能够对出现的画面进行详尽生动的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进行双边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既避免了教师的“单口相声”,又避免教师“形同虚设”。
  5 信息技术教学能促进教学方法多元化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实践证明,一堂生物课的教学,常常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所决定的。例如:讲“减数分裂”这一部分内容时,既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基本概念,又有生殖细胞形成的具体过程,如果只使用录像显示的直观教学法而没有讲授法相配合,就极可能形成学生仅凭个人的新奇感去观察,观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盲目性很大,更谈不上有意识的积极思维,很难深入现象的本质;若只进行抽象的讲解,而不与直观显示相结合,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科学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情况变化,随时修改教案,改进教学;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再学习。由于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强,对某一节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可以由教师指导学习,也可以用于课后复习。这样,学生的学习由以往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制转变为形式多样、灵活方便、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有机结合的新型模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发现式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着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独特之初处。所以只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地去研究、探讨、解决就可以真正理解和认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内涵,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神奇和巨大的潜力,使其为深化教学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 《生物学教学》2003年9月
  [2] 《生物学教学》2004年6月
  [3] 《中学生物教学》2004年2月
  
其他文献
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具备了无限的可开发、可利用的空间。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精心整合教材内容,以课内材料为主,课外材料为辅。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根
国家大剧院版歌剧《贾尼·斯基基》由李卫执导,美国男中音歌唱家布莱恩·蒙哥马利饰演主角贾尼·斯基基,吴碧霞、杨阳以及马金泉等一批痴迷于歌剧的中、青年歌唱家们结盟,共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声音,是语言交际工具的声音形式。音和意义的联系是人们在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这种音义关系体现了语音的社会属性。而汉语的差异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肥胖者。近几年来,偶有下肢水肿现象,时肿时消。在医院做过多次检查和化验,始终查不出什么问题,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广西马山 薛磐  薛读者:  通常情况下,医学上将肥胖者偶发的水肿现象称为“水肿倾向”。为什么肥胖者易出现水肿倾向呢?这是因为肥胖的人皮下脂肪堆积较多,阻碍身体正常代谢产生的热量的散发,为了散发体内的热量,维持体温的正常和恒定,身体外周血管就会扩张,以帮助散热。由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21世纪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6年年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4%。而约瑟姆曲线表明,当城镇化率处于30%到70%之间时,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
工业固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随着各大因区的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我国信息化进程的跨越式发展,现有的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因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词语,电子商务学科已经成为当今最热阿的学科.电子商务也已经成为各大公司、企业的生财之道和经营之法。本文从电子商务对运输、物流、供应链三个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值得我们新世纪广大英语教师认真探讨的重大课题,我从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思维:精设课外活动,进行积极评价
花发育是一个复杂的形态建成过程,了解林木花发育分子机理对实现林木的遗传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林木成花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和以转基因等技术定向调控林木及木本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