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秦汉时期“六礼”的历史沿革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相对于其他民族而言,中国较早地进入了对偶婚的状态,也是较早将自己的婚俗文化记录在案的国度。早在先秦时期,婚仪“六礼”便基本确立并被后代所延续。所谓“六礼”,即《仪礼》和《礼记》中所记载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个步骤,皆在婚礼前举行。在先秦时期,“六礼”已肇其端,两汉时期,“六礼”因儒学而大兴。
  关键词 六礼 先秦 两汉
  一、 先秦时期:六礼已肇其端
  古礼中,婚姻礼仪主要以大婚之日的典礼为界,被分为两大部分。婚礼之前的礼仪被统称为“六礼”,涵盖了从议婚到定婚的全部过程,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个步骤。有关“六礼”的内容,最早见于《仪礼》和《礼记》中。《仪礼·士昏礼》中记载了六礼实施的具体步骤,如“问名”一节:“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如初礼”。豍《礼记·昏义》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可以互为参考:“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豎
  按照古文经学的看法,《仪礼》始创于西周时期,如果按此推断,“六礼”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基本形成。对于这个观点,陈顾远先生在《中国婚姻史》中引用了《诗经》中的记载并作出了相同论断。《诗经·大雅·大明》第五章中记载了周文王始造周行亲迎礼的情况,所谓“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豏“亲迎”是六礼中最后一个环节,即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接新娘,以表谨慎庄重。由此来看,至少在周文王时代,“六礼”便已显雏形。
  按《古今图书集成·婚礼部》的记载,周天子聘女时已经完备了六礼的步骤以及相对详细的实施细节:“周制天子聘女,以嘉礼亲男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备而成婚。”豐
  值得一提的是,在六礼致中国,“问名”一礼颇为重要。“问名”的目的最主要的在于同姓不婚。关于同姓不婚,先秦很多著作中都有相关记载:《礼记·大传》称:“同姓从宗,合族属……婚姻可以通乎?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姓而弗殊,虽百世而婚姻不通,周道然也。”豑;《礼记·曲礼》中指出同姓不婚是最基本的立法,是维系人伦的重要内容;豒《左传·僖公·重耳之亡始末》中称“男女同姓,其生不番”;豓《国语·晋语》则称异性通婚,是使“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同姓相婚则是“预案乱毓宰,灭毓灭性”,所以要“娶妻避其同姓,畏灾乱也”。豔以上四条引例皆是从人伦和繁衍的角度来说明同姓不婚的重要性,与现代遗传基因学不谋而合,显示了中国古人超前的生殖观念。
  先秦时期,具体到“六礼”而言,还处于其草创阶段,很大一部分婚仪并不按六礼进行,《榖梁传》中记载士大夫的婚礼尚且只具备“纳采问名纳徵告期”四者,更何况“礼不下庶人”“奔则为妾”“司男女无天家者而会之”的普通民众?然而,我们并不可以苛责“六礼”在其发端便具有了成熟稳定的体系,更不应该否定先秦时期对于“六礼”的奠定作用,根据以上列举的大量实例可以判断,六礼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并在之后两千余年的时间里深深作用于中国社会。
  二、两汉时期:“六礼”随儒学而大兴
  如果说先秦时期只是“六礼”的草创阶段,那么在两汉时期,随着儒学的大兴,婚仪“六礼”被当做儒家学说的一部分进行推广。按照杨树达先生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中的记载,汉人婚礼“六礼”皆备,一切皆按“六礼”行事,可谓是“六礼”的大兴时期。
  西汉时期,据杜佑《通典》中的记载,叔孙通规定了皇家婚娶的礼仪,并废除了“天子亲迎礼”:“ 汉制,皇太子纳妃奉常迎。时叔孙通定礼,以天子无亲迎之义,皇太子以奉常迎也。”豖
  又据《汉书·平帝本纪》记载,汉平帝元始三年春,皇帝纳王莽的女儿为皇后,命光禄大夫刘歆钦定婚礼,并杂定了四辅公卿、博士郎等士大夫阶层的婚仪程序:“又诏刘歆等杂定婚礼,四辅公卿大夫博士郎吏家属皆可礼要亲迎立轺并马,次年立皇后王氏,亦以纳采卜吉及遣使持节奉迎终其事。”豗相关记载还见于《汉书·外戚传》《汉书·王莽传》等:“孝平皇后,安汗公太傅大司马莽女也……遣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少府宗伯凤、尚書令平晏纳采”“莽白顾见女,太后遣长乐少府、宗正、尚書令纳采见女。”豘
  东汉时期,据《后汉书·桓帝懿献梁皇后纪》中的记载,汉桓帝纳后依然按照孝惠时期的礼仪,“六礼”完备,并详细规定了“纳采”“纳币”的规格:“时进徵币,请下三公太常案礼仪奏可,於是悉依孝惠皇帝纳后故事,聘黄金二万斤,纳采雁璧乘马束帛一如旧典。”豙杜佑《通典》中也有“因于周制”“后汉郑众百官六礼辞”的记载。豛
  由此可见,从先秦时期到两汉时期,代表着儒家正统的“六礼”逐渐从王室贵族走向了低阶官吏和庶民社会,渐渐成为了汉族婚礼的标准程序,并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随后的岁月中,“六礼”基本上得到了延续:宋元时期,“问名”礼并入了“纳采”,明清时期则基本延续了宋元婚俗。由于篇幅有限,不再赘言。
  注释:
  仪礼·士昏礼.中华书局[M].2010:7.
  礼记·昏义第四十四[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24.
  周振甫.诗经译注[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68.
  古今图书集成·婚礼部[M].国家图书馆,2009:1200.
  礼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0.
  礼记·曲礼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6-26.
  刘利,纪凌云编.左传[M].中华书局,2007:62.]
  尚学峰 夏德靠编.国语[M].中华书局,2007:95-112.
  古今图书集成·婚礼部[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1202.
  二十四史·汉书·平帝本纪[M].中华书局,1959:355.
  二十四史·汉书·王莽传[M].中华书局,1959:4052.
  古今图书集成·婚礼部[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1202.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这就明说我们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会学。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每一位教师所应运用的方法之一,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精选故事,启发思维  教师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简短有趣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如我在讲“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基本要求”时,讲述了这样
期刊
如何“有效教学”?体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应体现“教育学”的统一,把教与学分割开来谈及“有效教学”是不够准确的,因此应从教师教学行为实施与学生的运动行为改变两个方向来
期刊
我家楼上住着一对小夫妻,他们是大学同学,据说妻子来自大城市,为了和爱人在一起,才来到我们这个小县城.他俩都在一家医疗机构工作.rn我曾去过他们家,他们的居家环境装饰得很
这些年访问北京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机场海关的外国人入境窗口前,总会排起长队。与此同时,“中国公民”窗口前的移动速度一般比较快,人数也要比外国人那边少很多。  我想,边检部门是不是根据排队的人数,增开或减少相应中外窗口的数量,来调节“拥堵”?  外国人越来越多,边检人员开始招呼队列中的台湾、香港、澳门籍人士去“中国公民”窗口办理手续。或许只要在“中国公民”窗口下加上一行“含台港澳同胞”,问题就可以更简
概括的来讲,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就是指在统一组织的协调下,按照总体的规划和要求,以各种高科技手段为载体,全面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高速获取、快速处理、及时发送、实时共
朱谦之的自述文字渗透着历史现场中个人的身体感受和人生选择,对进化、革命等现代议题作出了独特的阐释。本文以他的自述文字为主线,分析他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我的阐释角度与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像建高楼大厦一样,词汇学习为“砖”,语法学习为“钢筋”,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便构建成了一座“大厦”.很多学生
又到春满江南时.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浙江,正在速度换挡中奋力爬坡,坚定“入春”.rn“八八战略”,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确定的重大发展方略,成为浙江适应和引领新常
期刊
我国自贸试验区所实施的负面清单制度仍处于初创阶段,其在实践中运行的合理性和操作性有待检验.未来完善负面清单透明度的原则与方针,一是完善现有负面清单对外资准入前的透
Shenyang Yongqiang Industrial Company, situated in the northern suburb of Shenyang, covers an area of 67 hectares, and has 1860 workers. In 2004, the total so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