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_k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教育离不开每位教师的博爱。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伟大使命,力争使每一个幼儿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为幼儿创建优越的物质环境满足幼儿生理需求,创建物质环境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环境创建,以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幼儿科学教育应该寻求一种更自然、更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这就需要幼师倡导以幼儿生活为内容的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通过不断获得丰富的经验促进知识、能力、情感和品行的发展。
  关键词: 科学教育 身心健康 幼儿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前教育要树立科学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指导思想,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我们应奏响“生活化的乐章”,沟通生活与科学活动的联系,使幼儿体会科学就在身边,感受科学的趣味与价值,让幼儿对科学产生亲切感,有益于幼儿发展、理解、探索和应用科学。我们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多育并举,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对他们进行习惯性教育,培养终身良好的习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少,在家里都是“小少爷”、“小公主”,所以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一味娇惯使宝宝各项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许多家长在摇头叹气之余会向他人取经,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赶紧让孩子上幼儿园,他们就会听话了。”让孩子上幼儿园确实是个好办法,能让他们的生活有规律,自理能力增强。让幼儿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对他们身心有好处,而且让他们很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成为同龄中的佼佼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产生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可见,生活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关注生活内容,开展生活化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好奇、好问、观察并对现象进行探索、解释的过程。幼儿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身体充满惊奇和兴奋,科学领域的有关现象和事物,如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都会吸引他们的眼球。但是单纯学科学是单调枯燥的,特别幼儿由于年龄小不能理解许多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因此幼儿教育必须和他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和素质教育的认识,谈谈一些浅见。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所以幼儿工作中要提高孩子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动手动脑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兴趣。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科学内容是孩子们学习的对象,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可能凭借抽象的符号系统和逻辑的推导,而应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因此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关注幼儿身边事,切合幼儿实际探索需要,使幼儿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探究和学习的知识对自己的意义,这样的活动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利用身边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对象,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获得直接经验的前提和可能;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直接经验和背景。例如:小牛顿科学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吸引所有小朋友的眼球。幼儿科学教育无处不在,不仅在课堂上,而且要结合幼儿一日生活进行。这就更需要我们倡导以幼儿生活为内容的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通过不断获得丰富的经验促进知识、能力、情感和品行的发展。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体验快乐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对象。幼儿科学教育无所不在,不仅在课堂上,而且要结合幼儿一日生活进行。只有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幼儿感到科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科学学习之中。教学过程中,我们用模拟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将科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科学,幼儿学习起来就会更感轻松、自然和真实。因此,教师要巧妙创设与科学有关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轻松、自然、愉快地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让幼儿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科学活动热胀冷缩中,笔者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碰巧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乒乓球踩扁了,就在这个小朋友着急得快要哭的时候,笔者端来一盆热水,把乒乓球放在热水里,孩子们围着水盆好奇地看着,不知道老师在做什么,一会儿孩子们看着踩扁的乒乓球慢慢鼓起来的时候,兴奋地跳起来。都问为什么会这样?笔者就和孩子们讨论关于物体的热胀冷缩。这样孩子既感兴趣,又学习到热胀冷缩的知识。教育原本就在儿童生活之中,教育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三、充分利用生活中随机、灵活、自然的教育元素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离不开生活。就像一张纸正反面一样不可分割,生活即教育。在社会性发展方面,表现得最为充分,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一日环节皆教育,如早晚的问候与道别,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吃饭、喝水、如厕的规则,培养孩子遵守社会规则。午睡纪律,培养孩子的规则与情感。还有小伙伴的交往,培养孩子的人际关系,参与活动,这些是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社会性交友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潜移默化,希望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把社会性交友元素渗透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学前教育研究,2002(1).
  [2]葛红梅.以角色游戏为载体,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幼儿教学研究,2009(4).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美术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生应当重点提高的部分。美术教学是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离不开美术学习。高中生的很多学习思维和生活经验来源于对美术思想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美术学习,能在提高高中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减轻升学压力。就高中教学现状来看,面对强大的应试教育的压迫,在素质教育实施还不够深刻的今天,美术学
摘 要: 通过一次班会,让学生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关键词: 细节 习惯 成功 主题班会  活动过程:  主持人讲话:同学们,在召开今天的班会之前,先请老师给我们讲两个真实的小故事。  班主任讲述两个故事:  故事一:“第一位进入太空飞船的人”  1961年4月,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89分
摘 要: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女生为主体的班级模式,对该专业女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逐渐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心理状态与生活状态,在此基础上对班主任的工作方向、工作重点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女生 心理状态 生活现状 班主任工作  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大部分都是女生,在这种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教育环境下,
摘 要: 作为班主任,其教书育人的职责更重于其他任课老师,只要班主任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提高自身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就完全可以把小学班主任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工作体会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工作繁重又劳累,没有特定的规律可循,需要自己摸索完善,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作为班主任,其教书育人的职责更重于其他任课老师,需要班主任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
摘 要: 学前教育具有保教合一性、福利性、公益性与社会服务性、补偿性等特点,并且与家庭和社区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作者结合农村社区实际对农村社区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意义、发展模式、保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非正规学前教育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社区 非正规学前教育 管理主体 家长主体模式  非正规学前教育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主办(发起),在正规幼儿教育体系之外,依托社
本文以北京地区十三陵林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共调查5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14.7%、16.7%、18.6%、24.5%、24.8%)侧柏林样地,共选取27株侧柏对象木
摘 要: 幼儿德育教育是幼儿园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培养幼儿道德修养的关键教育。德育贯穿教育始终,完全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要求。那么,做好幼儿德育工作是每个幼儿教师应该思考的。  关键词: 幼儿园 德育教育 榜样  幼儿德育教育是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给幼儿成长带来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德育教育,幼儿的思维方式和头脑反映更灵活,增强幼儿综合素质。如今教学理念围绕着“以人为本”、“科教强国”、“德才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