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文言文鉴赏水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w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学生觉得“学文言文难,难于上青天”,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课堂氛围沉闷。传统教学方式已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遏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成为当下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工作。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自学能力 文言文鉴赏
  一些研究文言文教学的论文谈到有些教师通常把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注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恐有遗漏,甚至“字斟句酌”,对一些专家都感到困惑的文言词语也不放过,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字、词、句的工具。有些教师教法僵化,按一定的程式介绍了作者、时代背景后,就开始逐字逐句地串讲,讲完后再进行所谓的“内容概括”、“中心归纳”。教师“独霸课堂”,喋喋不休,出现了“学生懒,老师勤”的现象。学生觉得“学文言文难,难于上青天”,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课堂气氛沉闷。其实最能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自读课文”,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精耕细作,再加上自己的独创,兼之博采众长,教师就能将文言文运用得娴熟自如。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是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围绕课文用一段话引入新课,对学生起引导激趣作用。解题导入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文章的题目,不是点明了所写中心,就是概括了主要内容或者表明了文章的文体。有的可以介绍文章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如教《出师表》时,可以先介绍“表”的特点和当时三国的形势,这对于理解诸葛亮的忠心耿耿大有裨益。有的可以通过介绍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讲授《送东阳马生序》时,可以先让学生列举古代人勤奋好学的例子,如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故事。此外,我们还应该适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服务于文言文教学,让学生从声音、文字、图像等方面整体感知文言文的魅力,这些手段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顺应初中学生心理和能力发展规律
  初中生经过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概括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史知识和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从儿童时期过渡到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觉得自己长大了、懂事了、走向成熟了。于是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希望得到尊重,希望有自己的发言权,希望获得成功的快乐,喜欢表现自己。
  教师把文言文“自读课文”的学习和课堂完完全全地交给学生,自己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是按规律办事,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任何事物只要遵守规律、不违背规律,就会蓬蓬勃勃地发展。“自读课文”是学生大显身手的天地,学生当然高兴。他们觉得老师尊重他们,认为他们有能力,能够自己学习,这是老师对他们的信任。
  三、多维评论,含英咀华
  文言文是古人留给今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多数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值得我们反复琢磨、细细推敲。我们要肯定学生对教材的独特理解,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纯朴评价,这些都是阅读再创造的具体内容。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蕴含了做人处事的道理的优美文章。此外,还要理解文言文中包含的“人文”因素,如学生个体阅读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独特理解、个人感悟等,可借此提高自身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如阅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理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有学生认为这是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有学生认为被官场抛弃的作者能有这份闲情欣赏大自然美景是难能可贵的,有学生认为这既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又有自己不能尽忠朝廷的抱怨。这些多元评价都是值得肯定的,是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
  四、培养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师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是为了将来学生不需要教师的帮助,自己可以在课外博览群书、刻苦钻研,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或步入社会后,读书学习会成为他(她)生活中的第一需要。
  这是信息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首先必须培养人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喜欢读书的习惯。这个世界变化特别快,只有了解它、熟悉它,这个世界才会有你的一席之地,这时广泛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读书还是上互联网,都要求有较强的阅读或自学能力。
  五、方法指导,强化训练
  方法指导是训练的基础,训练的内容是学生获得的文言基础知识,练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手段,练是学生不断积累文言文知识的过程。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识结构,文言文基本知识结构主要包括通假字,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反”通“返”;古今异义,如“妻子”一词在现代文中指老婆,而在文言文中则是指老婆和孩子;词类活用,“陈胜王”中的“王”是“为王”的意思,名词作动词;一词多义,如“寡人反取病焉”、“则久已矣”中的“病”的意思分别是“辱”和“困窘不堪”。此外,还要对常见的文言句式进行指导,让初中学生比较好地掌握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及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在学生初步掌握的基础上挑选一些能体现归类思想的重点语句和句式,让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不断积累丰富初中文言词汇量,对于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是大有帮助的。
  六、教师要做“服务者”而非“管理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担任管理者,侧重于“传道授业”,忽视“解惑”。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首先将重点、难点和需掌握的东西都传达给大家,在学生看来一切足矣,没有需要再问或者疑惑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接受知识的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笔者认为,教师做“服务者”就是侧重“解惑”的职责。在初期的教学中,教师是移动的百科全书,学生在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时可以直接寻求帮助,除非必要,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观点或是自己的好恶传达给学生,教师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自学和理解,不能对学生提出纲领性的条条框框以束缚思维;在后期的教学中,教师以“服务者”的身份将从学生那里搜集的信息整理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在总结的时候对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其他文献
李清照是宋代的诗词名家,她的诗词脍炙人口,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兴衰和词人人生经历的起伏,同时也清晰表现了词人的聪慧和柔美.从李清照的生活轨迹及其所写的诗词作品来看,可
摘 要: 本文以浙江大学图书馆基础设施与服务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新疆地方性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对加强地方性高校图书馆基础设施、提高人性化服务、建设特色化馆藏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建议,旨在为新疆地方性高校图书馆进一步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新疆地方性高校 基础设施 人性化服务 特色化馆藏  1.引言  新疆地方性高校图书馆隶属于新疆各地方高校,在新疆共有十多所,是新疆各高校
目的:分析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5月到2019年4月糖尿病患者74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具体划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均37例,常规组患者
摘 要: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的滋养,人文性离不开工具性的承载和强化。落实到语文教学策略上,要通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加强诵读教学、加强教学互动等方法,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工具性 人文性  随着高中语文专业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存在左右摇摆的现象,没有有效统一
摘 要: 《送冰的人来了》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后期剧作之一。虽然剧本描述的是一群处于人生末路、依靠酒和白日梦度日的边缘人,但充满了插科打诨、嬉笑谐谑的狂欢色彩。本文以巴赫金的狂欢诗学为理论基础,从狂欢化的世界感受、狂欢化的时空体、狂欢化的人物形象和狂欢化的语言四个方面阐释该剧的狂欢化色彩及其深刻蕴意。  关键词: 尤金·奥尼尔 《送冰的人来了》 狂欢化色彩 深刻蕴意  《送冰的人来了》(19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管理废除了旧社会沿用下来的保甲制度,而采用了街道管理制度,加强城市管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我国模仿苏联模式,在城市中,把最基层政府设置在市辖区,而
摘 要: 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显著增强,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文章着重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经济 影响  一、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实质  经济全球化伴随资本主义的整个历史,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全球化的生产关系
摘 要: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而有效的指导是确保课外阅读活动有序、高效的保证。本文通过对职校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从创建阅读环境、推荐书目选择、指导方式宜忌、评价体系建立四方面提出了职业学校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关键词: 职业学校 语文课外阅读 指导策略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教育政策的变化和“普高热”的升温,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中考后半段考分的
摘 要: 新课程标准下探究性阅读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可从三个方面着手:预习文本,创设探究性阅读情境;教师指导学生细读文本,发现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探究性阅读 实施方法  探究性阅读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索知识,促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善于发现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也是写作的基础,然而遗憾的是许多高中学生不仅阅读总量少,而且对阅读本身失去了兴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民主教育的思想为基础,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个性发展的阅读空间,以学生为阅读的主体,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并从尊重学生的人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张扬写作的个性角度出发,让学生自由表达独立阅读中的感受和感悟,从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