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整与对称之作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exv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克纳从林茨搬到维也纳之后似乎一切都在走向正轨。在国立艺术学校,他担任和声、对位法和管风琴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又任教于一所女子师范学院;与此同时,《F小调弥撒》的演出也大获成功,他作为管风琴家代表奥地利参与了在法国和英国的会议。然而当他回到维也纳时,却被指控对两名女子师范学院的女士出言不逊,虽被证明无罪,他仍被调离到一所男性学校,而学校的解散使得本不富裕的布魯克纳变得更加拮据,同时他也要承受莫须有的羞辱。他后悔搬到维也纳,并希望回到林茨担任管风琴师。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但他的创作并未停息。
  《第五交响曲》是布鲁克纳所有作品中最能展现他智慧的作品,因为作曲家完全摆脱了瓦格纳和声与配器手法的影响。或许这也是《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只有一个总谱版本的原因。布鲁克纳从来没听过这部作品的演出,直到他生命即将结束时才由他的学生弗朗茨·沙尔克于格拉茨完成首演。而首演版因沙尔克大肆改动而臭名昭著,完全无法反映作品的原貌。


1896年,安东尼·布鲁克纳

  作品第一乐章的引子由弦乐器奏出柔和、蹒跚的旋律,旋律渐弱后乐队(除定音鼓)突然爆发出上行的富有节奏的段落,这个段落建立在降G大调的三和弦上——在这部四乐章交响曲中的三个乐章里,降G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铜管圣咏般的合奏呼应着这个段落,伴随开头富有节奏的段落的重现,此时该段落回到主调,定音鼓也加入之中,速度逐渐加快,引出中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主部主题。抒情主题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其他弦乐器拨奏,新主题在木管乐器上呈现,由弦乐器演奏的切分节奏伴奏,紧接着是一个强有力的段落,音乐逐渐减弱进入展开部。展开部中快板两次被引子主题的柔板打断,之后引子中的铜管合奏再次出现。
  忧郁的第二乐章开头是弦乐每小节六个音的三连音拨弦与双簧管悠长的2/2拍旋律的对话。当旋律再现时,小提琴奏出十六分音符的六连音对其进行修饰。布鲁克纳巧妙地把弦乐的抒情主题安排在C大调呈现,以解决在降B大调上时,小提琴的升f低音超出了G弦的最低音这一问题。因为当这个主题升高一个全音时,小提琴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演奏这个“合适”的旋律。接近结尾处,布鲁克纳使用了一大串不合时宜的和弦,让音乐听起来显得有些“先锋”。尾声出人意料地结束在大调上,但并没有驱散弥漫在这个乐章中的忧郁的情绪。
  第三乐章谐谑曲的开头,弦乐器奏出的二十四个音符和第二乐章开头部分完全一样,只是速度更快一些。在这个基础上,木管乐器奏出了一个不安的主题。随后弦乐以较慢的速度奏出一个愉悦的乡村舞曲风格的主题,乐队响亮地与其呼应,几乎能看到舞者跺脚的样子。之后速度逐渐加快,回到开头的速度和情绪。三声中部回响着优美的圆号声,给人以十分亲切的感受。
  莫扎特在他的《第四十一交响曲》的终曲中向布鲁克纳展示了如何完美结合奏鸣曲式与赋格。《第五交响曲》的终曲仍然开始于第一乐章的引子材料,单簧管的旋律将它粗鲁地打断。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一样,前三个乐章的主题相继出现,但都被单簧管打断。弦乐奏出的赋格主题仍然源于单簧管材料。随后第二小提琴以稍慢一点的速度演奏出一个迷人的第二主题,紧随一个富有英雄气概的段落。铜管奏出一个新的圣咏,以该主题为基础,中提琴开始了另一个庞大的赋格段。在此之后,第一小提琴重现亲切的第二主题。然后音乐的力度逐渐增长、气氛逐渐热烈,将乐曲引入最后的辉煌。
  无论是各个乐章的时长,还是第一与第四乐章、第二与第三乐章开头的对称,布鲁克纳均在作品中展现出他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者的形态,将他的音乐美学完美融入到作品当中去。虽然相比于约胡姆、旺德等布鲁克纳权威,丁特纳似乎名气不大,但他对布鲁克纳的诠释同样也十分精彩。

乐队与指挥


  皇家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
  皇家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是是欧洲最重要的交响乐团之一。该乐团组建于1891年,于1950年成为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1991年受到皇家资助,被授予皇家头衔。在当时的指挥亚历山大·纳扎勒夫的带领下,乐团以高质量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他们最擅长演奏肖斯塔科维奇和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乐团的第一个指挥,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指挥是亚历山大·吉布森爵士,在他的指挥下,乐团逐步树立了国际顶级乐团的形象。
  乔治·丁特纳(1917—1999)
  奥地利指挥家、作曲家。他为拿索斯唱片录制了布鲁克纳的全套交响曲,拿索斯唱片也发布了一套“丁特纳纪念版”唱片。
其他文献
提到中世纪,人们往往都会用“禁锢的黑暗时代”来修饰它。从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的消亡至十四世纪末文艺复兴到来之前的整整一千年间,这个战火连绵、教权至上的时期,宗教教会思想占据了主要的统治地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以宗教为大前提,因此科技生产力与生活水平停滞不前,人们始终在暗无天日的世界中苟且生存,思想也逐渐衰退。在这样一个看似萧条的历史背景下,我们仔细挖掘,可以发现这实际上并不完全是一个历史大倒退,中世
期刊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和地理意义上,新英格兰地区都可以被视作早期美国的代表。这里作为“美国文化的摇篮”,在宗教、科学、文学等方面日渐繁荣,不仅孕育了多样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潮,还培养出了许多深受其影响的作曲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便是查尔斯·艾夫斯(Charles Ives)。 01愛默生 02梭罗 03霍桑  查尔斯·艾夫斯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美国古典音乐作曲家,被视作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古典
期刊
朱光潜先生说:“一生都在喝坏酒,不会觉得酒的坏,喝过一些好酒以后,坏酒一进口就不对味,一切方面的趣味大抵如此。”这些年里我也“喝”过不少原创歌剧、音乐剧、交响作品的新“酒”,而还想去品二回的却很少。  这次由厦门爱乐乐团“开启”的崔炳元交响作品音乐会,并不是每曲都能算上“好酒”,因为他有三部交响曲都只演奏了选段,我没那种能力去臆想它们的完整效果。但当晚确有不少曲子和乐章勾起了我想再听更细腻演奏版本
期刊
大概十年前,节目主持人蔡康永的一本《说话之道》一度引起热议。它让人猛然意识到,“说话”原来是一件很重要、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但其实,“对话”要比“说话”更需要智慧。“对话”的媒介不局限于语言或文字,“对话”的对象也不限于人。  2019年12月9日晚,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的“中国旋律·二胡与交响的对话”,便是由青年二胡演奏家陆轶文发起,力邀青年指挥家林大叶与杭州爱乐乐团共同演绎的一场有趣“对话
期刊
一  我坐在从罗滕堡回慕尼黑的火车上,精神恍惚。  昨夜教堂边酒馆小酌,怡然自得。怎知今日早起仍感微醺,头脑胀痛,于是杂念扰绪,幻觉袭思。黑夜刚“走”,此刻车窗外晨光初泄,巴伐利亚乡间小景如梦如幻。霎时,眼前惊现吴冠中笔下那样“皎洁”的东方楼台,耳边乍起拉威尔的钢琴组曲《镜子》——两重毫无关联的叠念无缝衔接。也怪这若有似无的悠意作祟,我竟不知深浅地写下几句小词:  长夜离席,朱曦烁堤,碧瓦玉池纵游
期刊
也许当彼得·盖尔博(Peter Gelb)2006年接手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一职时,他的职业生涯就长久地与歌剧联系在了一起——他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能够使整个舞台焕发光彩的歌唱家、指挥家和音乐总监。然而,作为剧院经理,想要对艺术作品拥有绝对的决定权,则是盖尔博来到剧院后最棘手的问题。为此,他不得不用较为强硬的手段,并不惜为此斗争。现在,他可以自信地说:“董事会知道,当需要对节目和作品做出决定时,我是
期刊
世人常因自身无法理解古典乐的高雅而与之渐远。但世俗之人素养分千万种,若被奉为精神需求上层水平的古典乐只能供一小部分的“高雅人士”欣赏,那音乐岂不是失去了它无私而富有灵魂的一面?事实上,世俗之人对于一件事物的接受程度往往不是自发形成的,在当今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环境发展的推动力量造就的。新型音乐节目的突破  众所周知,2018年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火爆全国的创新性综艺娱乐节目——《声入人心》,它以市
期刊
东平路是上海一条充满了文艺气息的小路,秋天也是它最美的季节。这里的文艺气息大多是因为路上有一所国际知名的学校,即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这个秋天的东平路与往常一样,但又不太一样。2019年11月4日晚,德国艾茵根音乐学校的中学生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小音乐厅奏响了“2019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国际室内乐艺术节”的号角,拉开了为期五天的“国际室内乐艺术节”的帷幕。今年的艺术节汇聚了中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
期刊
柏辽兹(Hector Louis Berlioz,1803-1869),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早年他受到父母的影响,十八岁进入医科学校学习,但他对此并不感兴趣。第二年他开始学习音乐,创作歌剧。二十岁时,他跟随巴黎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勒絮尔学习作曲。二十三岁时,他毅然决然放弃医学专业,轉而去巴黎音乐学院求学。  柏辽兹的音乐创作深受莎士比亚的影响。二十四岁时,他迷恋上了《哈姆雷特》剧中
期刊
2019年11月13日,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委约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创作的钢琴协奏曲《我的祖国》(套装版)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新书首发式。首发式后,青年钢琴家孙颖迪、上海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张艺携上海爱乐乐团举行了这部作品的世界首演,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此曲根据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改编创作而成,是上海音乐出版社的第一部委约作品。之后,上海音乐出版社还将出版发行钢琴协奏曲《我的祖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