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的开放式基金正经历着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开放式基金正成为我国基金业的中坚力量,对整个证券市场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是保证整个市场流动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探讨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对我国基金业的健康发展和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都极具重要意义。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 流动性 风险 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2.2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104-0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步伐的不断加快,开放式基金已成为我国基金业的必然选择。它作为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现代集合理财工具,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越来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然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市场缺乏做空机制,指数期货等衍生工具还未开放,市场投资者还不成熟,羊群行为比较普遍,这些因素将因投资者赎回进而诱发流动性风险。从宏观层面来看,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积聚和爆发有时会冲击证券市场的稳定;从微观层面看,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因此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分类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投资者赎回时间和赎回数量的不确定所引起的基金资产变现的不确定损失,其极端情况类似于银行“挤兑”风险。
1.1 外生性流动性风险。外生性流动性风险指的是由于外部冲击造成的资产流动性的下降,这样的外部冲击是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事件,其结果是使得所有证券的流动性发生一定程度的降低,增加持有者的变现损失或者购买者的成本。这类流动性风险类似于系统性风险,不易度量,也难以控制。外生性流动风险的主要来源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变动、客户行为、自然灾害和其他一些偶发事件等不可抗力等市场的不确定性。
1.2 内生性流动性风险。所谓内生性流动风险是指来源于基金内部,由于开放式基金需要及时调整仓位而面临的不能按照事前期望价格成交,造成基金资产净值损失的不确定性。内生性流动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资产配置的不合理性、个股交易时的价格变化[2]。
2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形成原因
开放式基金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申购和赎回的市场运行机制,这也是其产生流动性风险的根源,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看一般有以下两方面的直接原因
2.1 内部原因。一般情况而言,基金管理人必须从所募集的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现金用来屏蔽投资者随时可能提出的赎回要求所带来的风险,但是在实际的经营中,基金管理人事前很难准确地了解投资者赎回要求的规模和时间分布,因此日常的管理中只能通过一些技术来进行预测,从而做出流动性准备。一旦投资者赎回要求超过基金管理人事前的流动性准备时,一部分投资者的赎回要求就不能及时实现,这样就引发了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
2.2 外部原因。开放式基金的主要收益来源于证券投资,因此基金资产就必须面临来自证券市场的一切风险。当基金所投资证券产品的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时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会大幅缩水,导致基金净值的下降,从而引起投资者的不满。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投资者就会选择“用脚投票”向基金管理人提出赎回要求,引发非预期性赎回要求,导致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3 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特殊性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是基金业面对的共同挑战,具体到我国还处于发展期的资本市场,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有着其特殊的一面。
3.1 生存环境的特殊性
开放式基金的生存环境,指的是开放式基金投资运行的场所和制度,比如资本市场的规模、市场结构、制度规定等。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历史比较短,相对于成熟市场来说有着其特殊性,从而也给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带来了其特殊的一面。
3.2 资产结构、资金来源结构的特殊性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人有着特殊的结构,就是以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很少。同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投资者的投资理念还很不成熟,有着很大的投机倾向。而作为散户投资者,其最大的特点是“跟风”操作和风险承受能力差,一旦风吹草动势必蜂拥而至提出赎回申请,这使得我国的开放式基金来源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4 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防范措施
开放式基金的特有机制设计和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尤其是外在制度方面的缺陷,是导致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要想更好地防范和规避流动性风险,就必须采取一些风险防范措施。
4.1 完善法律制度,创造开放式基金运行良好环境
我国目前规范证券投资基金的专门法规有《证券投资基金法》,但是很多涉及开放式基金操作的细节问题还不够完善,所以应尽快出台相关方面的法律,逐步建立起健全的基金法律体系,创造开放式基金运行的良好环境。
4.2 积极培育和引导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比例小使得开放式基金资金来源具有不稳定性,大多数的散户具有“羊群行为”特征,容易出现“跟风现象”,从而导致严重的流动性风险。因此应当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并且引导和允许其投资开放式基金。在目前情况下可以吸引券商、保险资金和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基金。特别是社会保障基金,使其与开放式基金建立良好的投资关系,使开放式基金成为社会保障基金的合适投资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考虑购房基金、教育基金等居民长期储蓄基金进入证券市场,推动开放式基金的发展。
4.3 建立做空机制
做空机制的建立对于我国培养机构投资者,给开放式基金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有重要作用。做空机制使得机构投资者多了一种投资工具和避险工具,机构投资者能规避市场下跌的风险,并且在市场下跌时仍能盈利。这将大大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尤其为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制度上有了保障。
4.4 证券投资组合的选择
流动性对基金所持有的证券组合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对持有相同现金支付的期限相匹配,应配合基金持有人持有期限的大致分布来安排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或者有稳定的可预期股息、利息流入;另一方面是证券本身流动性好,容易以最低成本变现。对于上述要求,在具体的管理中可将其量化为证券组合的流动性指标,并进行动态管理[4]。
总之,我们要积极借鉴学习成熟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技术,在理论上加大加深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流动性风险的认识,在技术上应加强学习国外基金管理的成熟经验,并采用国际通行的数量化度量方法来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邹耀平.中国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
[2] 高万生.浅析如何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J].甘肃金融,2003,2.
[3] 王鹏,邵欣.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金融证券分析,2004,12.
[4] 王旭霁.论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防范.商业研究,2004,2.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 流动性 风险 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2.2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104-0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步伐的不断加快,开放式基金已成为我国基金业的必然选择。它作为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现代集合理财工具,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越来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然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市场缺乏做空机制,指数期货等衍生工具还未开放,市场投资者还不成熟,羊群行为比较普遍,这些因素将因投资者赎回进而诱发流动性风险。从宏观层面来看,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积聚和爆发有时会冲击证券市场的稳定;从微观层面看,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因此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分类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投资者赎回时间和赎回数量的不确定所引起的基金资产变现的不确定损失,其极端情况类似于银行“挤兑”风险。
1.1 外生性流动性风险。外生性流动性风险指的是由于外部冲击造成的资产流动性的下降,这样的外部冲击是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事件,其结果是使得所有证券的流动性发生一定程度的降低,增加持有者的变现损失或者购买者的成本。这类流动性风险类似于系统性风险,不易度量,也难以控制。外生性流动风险的主要来源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变动、客户行为、自然灾害和其他一些偶发事件等不可抗力等市场的不确定性。
1.2 内生性流动性风险。所谓内生性流动风险是指来源于基金内部,由于开放式基金需要及时调整仓位而面临的不能按照事前期望价格成交,造成基金资产净值损失的不确定性。内生性流动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资产配置的不合理性、个股交易时的价格变化[2]。
2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形成原因
开放式基金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申购和赎回的市场运行机制,这也是其产生流动性风险的根源,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看一般有以下两方面的直接原因
2.1 内部原因。一般情况而言,基金管理人必须从所募集的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现金用来屏蔽投资者随时可能提出的赎回要求所带来的风险,但是在实际的经营中,基金管理人事前很难准确地了解投资者赎回要求的规模和时间分布,因此日常的管理中只能通过一些技术来进行预测,从而做出流动性准备。一旦投资者赎回要求超过基金管理人事前的流动性准备时,一部分投资者的赎回要求就不能及时实现,这样就引发了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
2.2 外部原因。开放式基金的主要收益来源于证券投资,因此基金资产就必须面临来自证券市场的一切风险。当基金所投资证券产品的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时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会大幅缩水,导致基金净值的下降,从而引起投资者的不满。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投资者就会选择“用脚投票”向基金管理人提出赎回要求,引发非预期性赎回要求,导致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3 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特殊性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是基金业面对的共同挑战,具体到我国还处于发展期的资本市场,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有着其特殊的一面。
3.1 生存环境的特殊性
开放式基金的生存环境,指的是开放式基金投资运行的场所和制度,比如资本市场的规模、市场结构、制度规定等。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历史比较短,相对于成熟市场来说有着其特殊性,从而也给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带来了其特殊的一面。
3.2 资产结构、资金来源结构的特殊性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人有着特殊的结构,就是以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很少。同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投资者的投资理念还很不成熟,有着很大的投机倾向。而作为散户投资者,其最大的特点是“跟风”操作和风险承受能力差,一旦风吹草动势必蜂拥而至提出赎回申请,这使得我国的开放式基金来源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4 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防范措施
开放式基金的特有机制设计和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尤其是外在制度方面的缺陷,是导致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要想更好地防范和规避流动性风险,就必须采取一些风险防范措施。
4.1 完善法律制度,创造开放式基金运行良好环境
我国目前规范证券投资基金的专门法规有《证券投资基金法》,但是很多涉及开放式基金操作的细节问题还不够完善,所以应尽快出台相关方面的法律,逐步建立起健全的基金法律体系,创造开放式基金运行的良好环境。
4.2 积极培育和引导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比例小使得开放式基金资金来源具有不稳定性,大多数的散户具有“羊群行为”特征,容易出现“跟风现象”,从而导致严重的流动性风险。因此应当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并且引导和允许其投资开放式基金。在目前情况下可以吸引券商、保险资金和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基金。特别是社会保障基金,使其与开放式基金建立良好的投资关系,使开放式基金成为社会保障基金的合适投资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考虑购房基金、教育基金等居民长期储蓄基金进入证券市场,推动开放式基金的发展。
4.3 建立做空机制
做空机制的建立对于我国培养机构投资者,给开放式基金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有重要作用。做空机制使得机构投资者多了一种投资工具和避险工具,机构投资者能规避市场下跌的风险,并且在市场下跌时仍能盈利。这将大大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尤其为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制度上有了保障。
4.4 证券投资组合的选择
流动性对基金所持有的证券组合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对持有相同现金支付的期限相匹配,应配合基金持有人持有期限的大致分布来安排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或者有稳定的可预期股息、利息流入;另一方面是证券本身流动性好,容易以最低成本变现。对于上述要求,在具体的管理中可将其量化为证券组合的流动性指标,并进行动态管理[4]。
总之,我们要积极借鉴学习成熟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技术,在理论上加大加深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流动性风险的认识,在技术上应加强学习国外基金管理的成熟经验,并采用国际通行的数量化度量方法来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邹耀平.中国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
[2] 高万生.浅析如何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J].甘肃金融,2003,2.
[3] 王鹏,邵欣.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金融证券分析,2004,12.
[4] 王旭霁.论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防范.商业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