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0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9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上报的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系统报告。结果 该时间段服用喹诺酮类药品共有865人,其中58例发生不良反应,涉及三种喹诺酮类药品,发生概率为6.7%,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和皮肤组织受损,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喹诺酮类药品在用于治疗病菌感染类疾病效果显著,但是若没有在严格指征的情况下用药,易产生不良反应,应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特点
  药品不良反应(ADRs)是指药品处于正常用法和用量的情况下因药物自身对患者身体引起有害的反应[1]。喹诺酮类药品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消炎药,与阿司匹林类药物作用相似,具有抗菌普遍、疗效显著的特点,在临床药剂方面使用较为普遍[2]。然而随着细菌种类的不断增多,细菌对喹诺酮类药品药物的耐药性也迅速产生并发展,从而导致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现象越来越多。为了提升喹诺酮类药品用药安全性,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上报的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系统报告,分析喹诺酮类药品ADRs的临床特点,现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共有865人服用喹诺酮类药品,其中58例发生不良反应。58例患者中男性39例(占不良反应总数62.2%),女性19例(占不良反应总数32.76%),年龄范围为21~63岁,平均年龄为(39.2±6.8)岁;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58/865)。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服用喹诺酮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人数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有关药物不良反应(ADR)评估标准,再利用Excel表格制作发生不良反应相关表格,并将表格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喹诺酮类药品(ADRs)的临床ADR特点、疾病属性、给药途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最后探讨解决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对策。
  1.3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对比应用两独立样本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喹诺酮类药品ADR的类型
  如表1所示,喹诺酮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主要涉及到左氧氟沙星(53.4%)、环丙沙星(25.9%)、诺氟沙星(20.7%)三种药品,其中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的ADR所占比例最高,也就是说这两种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最多。三种喹诺酮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不一,其中以静脉注射(84.5%)为主,58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只有三例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口服注射较少(15.5%)。
  2.2三种喹诺酮类药品ADR累及系统-器官
  如表2所示,三种喹诺酮类药品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涉及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及骨骼等,其中以消化系统和皮肤过敏不良反应人数最多,所占比率分别为48.3%和17.2%,58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发生休克症状和肌肉骨骼受损各有1例,两种症状较为少见。
  3.结论
  喹诺酮类药品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消炎药品,发展至今已经有二十多种药品上市。喹诺酮类药品在临床药剂使用中应用广泛,具有抗菌普遍、耐药性强、疗效显著的优势。但是倘若在不合理药品指征情况下使用,不仅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引起诸多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58例患者中,涉及三种喹诺酮类物种药品,发生概率为6.7%(58/86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和皮肤组织受损,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较少。三种喹诺酮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不一,其中以静脉注射(84.5%)为主,3例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口服注射较少(15.5%)。因此,临床药剂使用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喹诺酮类药品的使用规范做到科学合理用药[4]。为了提高喹诺酮类药品的安全合理用药率,减少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临床药剂医护人员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详细询问患者的不良反应既往病史,比如原发性脑血管患者或有癫痫病史患者应谨慎用药;其次,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对患者用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因为喹诺酮类药品与其他药物合用会产生药理反应;最后,明确用药指征。临床药剂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细菌种类和细菌耐药性合理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并结合药品过敏性实验制定科学有效的给药方案,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5]。
  参考文献
  [1]虞玲芳,刘协萍,吴益明.88例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8):84-85.
  [2]魏理,姜顺军,潘夏文,等..8P 例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策[J].今日药学,2014,24(3):210-222.
  [3]钟晗,刘晓琰,崔敏.155 例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 2013,10(5):309-311.
  [4]程勤.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49(4):53-53.
  [5]兰敏.92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报告[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98-19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模式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发挥出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儿应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通过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临床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 目的 观察维生素C联合硫酸锌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方法 82例疱疹性口腔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维生素C100mg/Kg.d,静滴加硫酸锌口服液1ml/Kg.d,分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分2次静滴加硫酸锌口服液1ml/Kg.d,分2次口服,均连续5天。观察疱疹消退及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开展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的药房资料进行统计,对2013年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前后一年间的药房差错事件、药患纠纷、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探讨农村妇女妇科病的卫生状况、预防与治疗探讨。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544例农村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妇科病的卫生状况、预防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对544例妇女进行体检,发现农村妇女的卫生习惯较差,妇科炎症在农村妇女中发病率高。结论 农村妇女防病知识匮乏,卫生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目前最好的治疗方式还是药物+适当的锻炼+积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 。护士如果将系统的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使患者充分认识自身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在当前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心理发展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下面笔者就注重针对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且提出有关疏导对策,望可残孤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发展;疏导;对策;问题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谱。 方法 收集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利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普遍耐药,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已高于95%。所有分离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达福普丁均敏感,此外耐药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探究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盲法、多中心、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对照组患者注射奥美拉唑钠,试验组患者注射兰索拉唑,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有效率95.7%,与对照组的93.7%比较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52. 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就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粘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临床上常见的有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和尖锐湿疣,寻常疣好发于儿童和青年的手背及手指,也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影响患者美观。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称跖疣,走路压迫时会疼痛、病程慢性,顽固难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科自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采用氟尿嘧啶基底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研究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患有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5例,利用醒脑静与纳洛酮进行治疗,对照组33例进行常规治疗。结果:经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利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