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联合硫酸锌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 目的 观察维生素C联合硫酸锌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方法 82例疱疹性口腔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维生素C100mg/Kg.d,静滴加硫酸锌口服液1ml/Kg.d,分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分2次静滴加硫酸锌口服液1ml/Kg.d,分2次口服,均连续5天。观察疱疹消退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退热时间、疱疹开始消退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及p<0.05。结论 维生素C联合硫酸锌治疗疱疹性口腔炎具有快速使溃疡愈合,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家长焦虑,使疾病治疗有效率高,并可以增强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一举多得。
  【关键词】 疱疹性口腔炎 维生素C 硫酸锌
  疱疹性口腔炎是有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的婴幼儿,发病无明显的季节差异。口腔疱疹一旦形成溃疡面,即有疼痛,导致患儿拒食、哭闹,更易引起家长重视,并易焦虑。临床主要给予抗病毒、口腔护理等对症治疗。本文分析了2013年全年我科采用维生素C联合硫酸锌治疗疱疹性口腔炎82例,效果较好,对这类治疗临床少见报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2例均符合疱疹性口腔炎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有发热、颊黏膜、齿龈、舌、唇内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5个月~4岁,平均年龄2岁1个月;入院前病程1~3天,平均2天;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7个月~5岁,平均2岁4个月,入院前病程1-4天,平均3天。2组一般资料有均衡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维生素C100mg/Kg.d,静滴,连续5天加硫酸锌口服液1ml/Kg.d,分2次口服,连续5天。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分2次静滴,连续5天加硫酸锌口服液1ml/Kg.d,分2次口服,连续5天。2组均给予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治疗2天热退,疱疹缩小,有溃疡形成消退慢;2)有效:治疗4天热退,疱疹缩小,溃疡消失;3)治疗5天以上体温仍不稳定,疱疹缩小,溃疡不愈。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单位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热退时间、疱疹开始消退时间及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症组(p<0.05)。且2组未见药物不良反应。见表1、2.
  3讨论
  疱疹性口腔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的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1]。因其病变可见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如颊黏膜、软腭、齿龈、唇内以及唇外,一旦形成溃疡面,即有疼痛,会导致患儿拒食、哭闹,更易引起家长重视,并易焦虑,在治疗上一般给予口腔局部护理为主,必要时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由于抗病毒治疗对疾病本身的转归无明显效果,且抗病毒药物本身有抑制骨髓功能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但本病因患儿拒食、哭闹,使家长重视程度高,所以我科在近年来采用维生素C联合硫酸锌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经临床观察,在退热时间、疱疹开始消退时间及总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及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疱疹性口腔炎表现为口腔黏膜炎症表现为疱疹或溃疡形成,已有研究证实,超氧化物是炎症和组织损伤的一种重要介质 [2-3]。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为Cu/Zn SoD的活性剂,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清除自由基,并为金属硫蛋白(MT)强烈的诱导剂[4]。疱疹性口腔炎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更易发病,锌的含量下降,可使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胸腺素具有增强免疫调节功能的作用,已有临床研究证实,锌可以通过胸腺素活性变化影响到T淋巴细胞的功能,另外锌的作用不仅在于局部促进溃疡愈合,还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全身状况,加速溃疡愈合并减少复发。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氧化和还原反应,参与细胞间质的形成及促进胶原纤维和四氢叶酸的形成,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组织渗透,达到消肿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5]。还可以增强体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诱导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mRNA转录和DNA复制等,增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6]。所以在疱疹性口腔炎时,经维生素C、硫酸锌联合治疗后增强了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在未应用抗病毒药物情况下,起到很好的消肿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退热时间、疱疹开始消退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因此,维生素C联合硫酸锌治疗疱疹性口腔炎,具有快速使溃疡愈合,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家长焦虑,使其治疗有效率提高,并可以增强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薛辛东,杜立中,毛萌.儿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38.
  [2]Foshid,Trabucchi E,Musazzl M.The effect of oxygen free radicals on woundhealing Int J Tissue Reaction.1988.6:373
  [3]Lynch R,Fridovich I.Effect 0f superoxide radicals on the erythrocyte membrane.J Biol Chem.1987.253: 1838
  [4]Basnakian AG,Ueda N,Kaushal G P,et a1.Dnase llike endonuelease in rat kidney cortex that is activated duri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American Society
  Nephrol,2002,13(4):1000-1007.
  [5]陈民肖,杜晓红.维生素C联合金黄散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局部组织损伤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2009,17(3):594
  [6]钱燕春,冯德云.维生素C防止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2008,36(6):741-74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10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多潘立酮和胃复安进行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4周以后,两种治疗方式在帮助患者改善嗳气、食欲不振、烧心、腹痛、早饱、腹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运用时间药理学知识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对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各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时间药理学;临床应用  时间药理学又称时辰药理学,它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属于药理学的范畴。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或疾病状态都有其自身的固有节律,如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中药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然后按照所含的最大的有效成为分为五组,并对每组药物实施中药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法进行煎煮,最后测定其成分含量。结果:中药煎药机下含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生物碱类这四类中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均明显比传统煎药方法高(P<0.05);挥发油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观察顺铂、白介素-2胸腔序惯灌注救治大量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常规放胸水,顺铂20~60mg、白介素-Ⅱ200万单位每周2次共3次。结果26例中,CR13例,PR9例,总有效率84.6%。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结论 顺铂、白介素-Ⅱ胸腔序惯灌注治疗大量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毒副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U486)配伍卡前列甲酯栓(PG05) 再次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妊娠49天内的早孕需要终止妊娠的患者,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55例再次药物流产患者与同期B组510例初孕行药物流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81.81%,低于对照组的9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 969.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 年1 月至2013年6月门诊处方10 000张,总结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处方数的9.51%,抗菌药物滥用处方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66.45%;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不当、选药不当、重复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对比醋调吴茱萸贴敷涌泉穴与西瓜霜喷剂外用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3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三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采用灼伤的办法建造模型。实验组采用醋调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对照组采用西瓜霜喷剂外用治疗,空白组不予药物处理。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及三组小鼠溃疡的愈合程度。结果 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临床中米非司酮的应用疗效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4例妇产科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 大部分患者在遵照医嘱的条件下服用米非司酮,并结合其他相应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达66.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催产素是一种多肽类物质,由8个氨基酸组成,能有效地选择兴奋子宫平滑肌,从而引起子宫节律性的收缩。催产素在妇产科的应用相当广泛,在如产科自然分娩、剖腹产、流产及预防产后出血等方面是常用的有效药物。然而,催产素在妇产科的运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及弊端,本文就催产素的研究进展及在妇产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模式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发挥出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儿应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通过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临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