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改革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5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根据现在社会的发展潮流,我们应充分重视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将小学生口语交际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头言语的交流,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保证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改革
  《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口语交际教学取代传统的听说教学,终于赢得了自己在语文学科中的独立地位,这是对传统听说教学的深化和超越,是现代语文教育走向成熟的标志。《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层面的问题——教学针对性不强,忽视逻辑思维训练。《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进行教学。而许多老师对这方面的了解不够,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大,不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语言训练。再有就是缺少必要的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重感悟,轻分析。过去讲课文时,几乎每篇都会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老师都会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思路,比如总分总的关系、因果关系、事物的发展顺序等等。但现在老师不敢过多分析课文,不敢再让学生分段了,仿佛一这样做就是走老路了,就是剥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剩下的只是感悟、感悟、再感悟,至于感悟到什么程度,那只有看学生自己的能力了。在教学中缺乏教师的必要的引导,存在低水平的简单问答或低层次聊天现象,致使学生语言表达缺乏条理性,语意不连贯,缺乏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
  2、教学评价层面的问题——尚未建立系统、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长期以来,各类语文考试只有读写,没有听说,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只偶见于课堂上随意的、模糊的、凭整体印象的评价。而现今考试的指挥棒的作用依然很大,因为不考试,不评价,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许多老师让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觉得再累也白搭。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天天使用母语,可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然习得,不必费神去学,再加上考试又不考,自然把精力都投入到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中。
  因此,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扎实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前提,但这无疑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艰难的抉择。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对策探究
  
  1、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同时指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而从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来看,更需要学生在多种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作为教师,应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充分认识到“生活无处不课堂”。家庭中,社会上,如双休日、节假日的外出,家庭的来访接待、聚会等,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多去接触人,主动地交际。过后,也可以到课堂上搞一次“真实再现”,教师借机给予指导。
  2、创设课内外真实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挖掘教材内涵,创设形式多样的交际情境。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如何开始自己的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评价别人的发言,如何提出自己的建议,如何指出别人的不足等。再如观察课文插图练习说话;抓住课文的空白点进行补白说话练习,如情节的补白、背景的补白、人物的补白等等;借助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模拟情境,或是让学生表演课文来模拟情境,让学生边演示边解说。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用马的模型演示比赛的场面,边演示边解说。首先各小组轮流进行,然后推选代表上讲台演示,按演示过程将两次赛马经过有顺序地讲述。通过演示活动,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条理性,而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分层次制订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制订不同的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降低难度,循序渐进,提高学习兴趣。
  儿童的语言、思维、个性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这是儿童心理发展所具有的一种客观规律。我们应该遵循这个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教育工作。比如教学内容的设计,处在一定年龄阶段的孩子学习什么才是最合适的,是由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孩子能够学会什么,能够学会多少,这些都受到他们思维水平的制约。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不同学段的孩子心理特点及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规律,制订不同层次的口语交际训的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教学中,教师要处处留心,有效开发、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努力营造和谐、互动的交际氛围,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的实践活动,努力拓宽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落实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操作中,积累经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他们成功地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学中,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促进认识升华的可靠途径。我国古代的先哲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国外的学者也对反思的重要性作过阐述。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美国的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以说,没有反思的经验只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认识。反思可以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整改,
期刊
农学专业是职业学校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本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农学专业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更显重要,而实践教学则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和丰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一、认识农村    让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农村去考察实际情况,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并要写出社会
期刊
2011年江苏数学试卷“以稳为主”试卷结构平稳,同时题目平和、无偏怪题,难度控制理想,容易题较多,无陷阱题,无复杂计算题,试卷有点先易后难的感觉,大约有120分基本题,但有些题考生易错,中档题和高难题比例也较合理。相对于2010年的江苏高考数学同学们一致认为较简单。“稳中求进”试卷考查的具体知识点有变化。    一、试题的特点    1、试卷结构稳定,题型顺序有变。今年的数学试题无论是正卷还是附加
期刊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即是指文采,没有文采的文章,便不可能远播。近年来,语言在高考作文中的地位提高了,有文采的作文越来越能吸引住阅卷老师的眼球,那么如何才能吸引住阅卷老师的注意力?我们虽心驰神往,但这种精言妙语、灵气活现,“恍惚而来,不思而至”的境界是我们渴望而不可及的,我们如果要想在自己的写作中使语言出彩,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旁征博引    旁征博引能使平淡的作文陡然生
期刊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英语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以文章为语言作为实体的教学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来传授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语言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获取信息的能力。只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教材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融会贯通和知识的巩固、掌握。作为教材阅读教学的继续和延伸,英语课外阅读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能巩固课堂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在教
期刊
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平台。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着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面对 新课程,语文教师尤其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语文新课标要求对语文教材体系、语文教学活动、语文考试大纲进行全面改革。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文教师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目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
期刊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 ,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以情激学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
期刊
美育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美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艺术教育的美育同样是不完全的美育。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期刊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实现全面教育,而全面教育离不开文化艺术教育,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才能成为素质良好的人才,离开了文化艺术修养,素质的结构便有了缺陷。中学的美术教育是构成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正是以提高学生全面.整体素质为目的,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对于开阔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陶冶高尚的情操、健全人格、发展个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课堂教学  
期刊
内容摘要:主要涉及民主氛围的营造,课堂情境的创设,生活中地理知识的挖掘和应用,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希望通过此次初浅的探讨,能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课堂形式提供参考,为实现新课程目标服务。  关键词:新课程民主合作焕发活力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主体意识的本质特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地理新课程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