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与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snow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人们的审美取向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因此,传统表观上的文化建筑风格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当今追求多元化的审美需求,环境艺术设计被进一步提升到一个新的重视程度。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只有在满足人们审美观的基础上才能更加具有时代气息与生命活力,依赖科学技术手段创造出更加优秀,更加符合人意的文化建筑。所以,本文从审美心理出发,从审美心理角度来进一步探讨我国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
  【关键词】:文化建筑;审美心里;艺术设计
  引言
  我国的城市建设可以说在近几年发展极其迅速,但是这种建设也应该迎合着人们的审美需求,所以,很多个性鲜明的建筑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借助图书馆、写字楼、博物馆、音乐大厅等等载体将最前沿的审美理念展现给大众。所以,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且与时俱进的审美标准,我们必须广泛吸收最新的设计理念,掌握更多的环境艺术设计技巧,建设更多更美的文化建筑。
  1.崇尚自由与阳光
  文化建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文化建筑之中,其艺术设计相对于除建筑艺术之外的其他艺术有更深的感染力。正是因为文化建筑与人们的关系如此的特殊性,文化建筑的艺术设计则更多的反映人们对于文化和艺术审美的取向。
  我国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文化建筑可以说是当时世界史上的伟大工程。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建筑思想的传承间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标准,文化环境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也不例外。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其实承载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建筑艺术的历史使命。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毕竟人们思想观念在不断革新,一些传统的建筑思想也在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适应历史潮流与新的审美理念的崭新的审美取向,也就是刚才所说的自由与阳光。
  2.审美需求多元化
  多元艺术的审美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受众需要的是多感官、立体性的审美体验而非单一性的审美体验;第二,用户需要的是多元文化风格和艺术风格的审美体验,而非单一文化风格和艺术风格的体验。如今的审美体验与感知已经不是仅仅依靠视觉来进行简单的评判,而是依赖于我们每个人多种感官共同协调形成多方面、综合型的审美体验。人是具有很多感知的生物群体,在建筑方面,感知还包括时间与空间的共同作用。建筑本身就是一个立体化的工程,其中的方方面面都是文化的反映。文化建筑中环境设计,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甚至不同的方位朝向都是对观赏者的视觉刺激,风声、水声、鸟叫声则是对于观赏者听觉的刺激,各式各样的草木、飘香满园的花朵则是通过嗅觉为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加分,这些不同的审美体验通过综合性的方式给人们全方位的新体验,我们可以从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发现,其影响人们审美体验的手段已经越来越近似于自然环境,简单来说,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趋向于自然、淳朴,与大自然融于一体。
  3.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的特征
  当今社会,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和建筑群体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样的,文化建筑为人们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当今我国社会处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建设是我国当今的工作重点。从作用上来说,文化建筑对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方面的交流起着积极作用,另外,在特定的文化特色传承的地区,相应的文化建筑更加承载着展现文化传统与调动文化产业的作用。总体来讲,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有以下几个特征。
  (1)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根本特性。说到根本特性,我们就要从其建筑目的与作用方面进行考虑,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表现在影响人们的审美体验,并逐步深入日常文化当中去,影响人们平时的行为举止以及潜意识的审美观。
  (2)文化传递性。在很多建筑身上,都可以代表着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这种影响可以蔓延至全世界为之动容。可以说,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扮演地区或者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桥梁的角色,利用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建筑形式来达到开拓民众眼界,丰富世界文化的作用,推动当前文化的大融合。
  (3)与时俱进。简单的说就是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伴随着人们不同时期的审美变化而不断变化,这是建筑艺术形式变化最为直接的原因。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会受到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多种元素的影响。比方说,在古代皇家宫殿就强调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展现当时的统治者的地位以及统治野心。当然,放到现在,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成果,其艺术上的造诣依旧是建筑,包括环境艺术的巅峰之作。从审美学角度,中国传统建筑师世界建筑史上最为伟大的财富。
  总之,无论是怎样的建筑设计师,其都是要以迎合群众需要为目的来进行建筑艺术环境的构思。每一个文化建筑中的艺术设计都是人们情感体验的平台,所以贴近生活的设计会更加的真实。本文从受众对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需求和当代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两个方面从审美角度探讨了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定会为人们开启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王恒.探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J].现代装饰(理论),2013(03):84.
  [2]李裴.略论道教环境艺术与审美[J].宗教学研究,2012(02):39-42.
  [3]陈牧川.审美教育与大学建筑环境艺术的关系[J].高等建筑教育,2011(01):9-11.
其他文献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一个包含多种民俗事项的时间过程。汉民族的人们在庆祝传统民间节俗尤其是以春节为典型的方式上,始终保留着最原始的本真与初衷。本文所选取的典型汉民族村落辽宁省灯塔市西三家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汉族村庄,它和辽宁省内、甚至是整个东北的汉族的村庄都具有明显的共通性。但是从地域性文化角度来讲,这个具有360多年历史的村落却又是独一无二的。西三家村从汉族农村的普遍性文化中酝酿出本土
期刊
【摘要】:婚姻自古以来就是被人们所乐道的主题之一。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西方所秉持的婚姻观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人结婚的目的、原因、择偶方式和家庭地位等几方面的因素的对比分析,体现了中西婚姻文化的冲突与调和。  【关键词】:婚姻观念;中西文化;文化差异  随着来华外国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和中国人恋爱结婚,但是真正能携手走过漫长的恋爱过程,并最终迈向婚姻殿堂并不是
期刊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与组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群众文化工作一项重难点内容,需要文化工作者花费用大量的时间抓好抓的实,才能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效率。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对当前的新格局、新态势进行全面的认识,积极开展和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策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度发展,基层
期刊
【摘要】:土家族哭嫁歌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西文化传承的重要承载者,是千百年来土家族纯朴的女性集体智慧创作的结晶。虽然哭嫁在如今已经渐渐走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我们不应该遗忘土家族文化以及土家族哭嫁歌,而是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将积极的生活态度传递给人们,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它真正可贵的价值所在。本文分上下两篇浅谈湘西土家族的哭嫁歌,下篇主要从哭嫁歌的艺术特征和艺术魅力着手分析,让更多人
期刊
【摘要】:普通话与周口方言中的四声调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若学生能掌握住这个关系,那么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效率,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周口人之所以说话比较生硬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调值;四声;周口方言;普通话  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彼此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一种交流工具。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个地方方言繁杂,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的语言进行交谈极为不便。而普通话作为我国
期刊
【摘要】:“中国梦”是随着经济深入发展适时提出的,振奋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个人梦想、民族梦想的结合统一;需要传统文化作为核心和纽带。民族的伟大是文化的伟大。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需要融入经济建设中。  【关键词】:“中国梦”;“个体梦”;传统文化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种种遭遇和磨难以及近几十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国际间经济文化等各种形式的交流日趋频繁。在交流中仅打破了语言障碍只迈出了一小步。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又给国际交流带来了新挑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问题,甚至引起冲突。要想避免冲突,我们需要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中英语言禁忌作为研究主题,从中英两种语言着手对这一文化现象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着重从主体、客体、产生机制、应对要求等方面阐述了舆情与舆论的差异,并分析了舆情与民意的不同,探讨了舆情与网络舆情的关系。  【关键词】:舆情;基本概念;辨析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9月,全国仅手机上网用户就达9.01亿,每天都有大量的网民通过新闻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各种途径获取时政新闻,并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了复杂的网络舆情。要实现有效应对网络
期刊
【摘要】:中国社会工作虽然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其社会认同度仍然很低。究其原因,文化环境中的观念文化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瓶颈。而要想提升社会工作的认同度,就需要优化观念文化环境,转变、改变观念文化环境中传统群众工作的价值观念和实践方式。从而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加快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关键词】:文化环境;社会工作;社会认同度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工作的发展与特
期刊
【摘要】:网络语言自出现之日起就因其简洁、形象的特点而深受网民们的推崇。如今的网络语言更是成为了人际交流语言的一部分。该文拟从符号学角度出发,试图对符号学的不同界定进行解释,进而分析网络语言符号的演变规律,通过分析,该文发现网络语言的演变规律主要体现在形式表达和内容表达两方面。  【关键词】:网络语言;符号学;演变规律  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正是通过这种系统来传达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