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名著 名家释读——《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简评

来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li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1956年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史研究规划,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负责整理中国古代地理名著。侯先生遂于1957年邀请顾颉刚、谭其骧、黄盛璋、任美锷四位著名学者,分别注释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四部地理著作《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汇为第一辑,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是为《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下简称《选读》)。此书18万字,附有地图18幅,既阐发了原著的科学价值,又写得深入浅出,解决了当时青年学者阅读古代地理文献的困难,是古代地理文献研究的精品。因《选读》出版时间早,学界一直盼望再版行世,现在终于在初版46年之后,于2005年由学苑出版社重印。重印时,改正了原版的少许错字,如“深羌”依《元和郡县图志》回改为“生羌”,江西安德改正为江西德安,甘肃和县改正为西和县等。
其他文献
1985年12月,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藏简史》认为“藏蒙协定”(或称“蒙藏协约”)的签署是“虚传”(见该书第365页)。然而档案史料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如日本外务省于昭和三十九年三月出版的《日本外交文书》大正二年第一册中就收录了有关签订“蒙藏协约”的数通文件,反映了西藏和外蒙古代表缔结“蒙藏协约”的简要情况和协约的内容。现将这些文件译出,以供读者参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蒙藏协约”是十三世达赖喇嘛及其政治智囊德尔智等人一手策划的。在辛亥革命爆发,国内局势动荡的情势下,喀尔喀少数世俗封建主宣布外蒙古“独立
<正> 抵不住那神秘的诱惑,风尘扑扑驶驰边陲重镇东兴,正赶上了个妩媚丽日。纵是四月暮春,一任山野抽芽缀绿,春乳丝丝如蜜镀溢着这京族人世代生息之地。高墙陡壁弹痕累累的东兴镇出人意外地泰然自若,喧闹繁华似无经伤雅。这种不亢不卑的灵性,十二年前我曾无比惊奇地领略过,不想十二年后又一次使我惊诧不已。那架泥
<正> 闻说龙胜龙脊风光美,不少摄影家常不惜长途跋涉,登山取景;各方游客,亦不顾山路崎岖,光临这边远山寨。来到龙胜,适逢天降大雨。我们这些在城里呆久了的人,正想寻求雨中登山的刺激,于是十多个人卷起裤腿, 风风火火上山去!
<正> 摆手节,被誉为土家族的“狂欢节”。分布湘西、鄂四、川东南和黔东北等地,两百多万土家族同脆届时都要举行隆重庆典,尽兴狂欢。它不仅是土家族歌舞艺术的大汇演,也是该民族历史、风俗和文化的再现。
<正> 走南丹,听说不可以不走大瑶寨,我便走了;不可以不走里湖,我便走了。那一带是白裤瑶的聚居地,照说离都市并不远。南有柳州西有贵阳,县城小市更密集了,都就是那么半天时间的车。火车早就通了,据说是因为周总理的叮嘱,每个小站都
<正> 红水河河水清得有一种神秘。傍河的翠竹绿荫里,泊着木船的影子。又用桅杆轻轻搅碎,于是凉浸浸的感觉便(氵弥)漫两岸的田垌,向村舍散去。我站立河边,看到春天是裸体的,益发不耐寒,益发显得城里人生命力脆弱。打着哆嗦,唇也蒙上白霜,薄薄衬衣风鼓起象篷帆。只有生气盎然的青蛙爬上岩石。“卜通”一声扎进水里,扎进远古的神话里,
<正> 1986年暮春,全国百名歌星音乐会拉开帷幕,“你走来,他走来,大家走到一起来……”那酷似唱诗班“天音”的美妙歌声今人陶醉。歌星们神采奕奕,情绪昂扬几乎一律着圆领 T 恤衫,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充满欢快气氛的舞台上,手挽手引吭《让世界
<正> 广西艺术学院的四位艺术家以广西一处较为偏僻的,游人还不是这么多的地方——宁明花山为题材,创作了一幅长达二百公尺的大型油画,其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涵意深邃,是一幅表现史诗题材的佳作。而这四位艺术家,其年龄不过是三十余岁至四十岁,
<正> 湘西侗乡的灯俗多姿多彩,除了与别的地方相同的“玩龙灯”和“放花灯”外,其余都颇为罕见、独具一格。赶场灯大年三十,侗家有赶早场的习惯。当夜幕还未收起,四野仍在酣睡的时候,人们就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出门了:有提元宝灯的,有提八卦灯的,有提鲤鱼灯的,有提虾子灯的……山路上,这里几盏,那里
<正> 找门户普米青年男女长到十七八岁,老人或长者就得考虑儿女的婚事。婚事如何定,先得找好攀亲的地方和对方的门户。“找门户”仪式需要一晚上时间,不请客,只有双方长老知晓。一旦男方家长拿好主意,或者在亲友的介绍下作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