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浅析阮、康南北分派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4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南北”的说法最早源于魏晋时期,东晋时,南渡的北方士人讨论学風即以南北对举;而后宋代赵孟坚曾提出“南北书派”,但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清代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中提出书法南北分派这一观点。其后包世臣、刘熙载加以宣扬,康有为振臂高呼并有着自己的观点。自此,南北分派愈演愈烈,影响至今,发声最为深远的当属清代阮芸台与康南海。
  关键词:南北分派;阮云苔;康南海;经学
  清代金石学、文字学的兴起,对书法界产生强烈冲击,换言之,清代经学中兴,对整个清代书坛有着巨大影响,因为金石学和文字学都是经学的附庸。清代前、中期书坛笼罩在经学的氛围之中,不仅如此,我们从清代书家的名单中发现,经学家占有很大比例,金石学家更是不计其数。
  所谓经学,就是诠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不等于儒学,却是儒学的主体和灵魂。“经学”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兒宽传》载:“兒宽治《尚书》,事欧阳生,曾从孔安国问学,后见汉武帝,“语经学”,汉武帝很高兴,提拔他作中大夫,迁左内史。”1
  根据这一记载,经学至迟在汉武帝时代已经形成。经学形成以后,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宋学三大派系。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相对而言。今文经在西汉时占据优势,当时的经典皆用隶书书写。古文经出现于西汉末年,盛行于东汉。汉武帝末期,鲁共王坏孔子宅,发现用古籀文字书写的经籍数十篇,为了与通行的经典相区分,人们便把用隶书写的经籍称为今文经,而称秦统一中国以前的经书为古文经。
  林久贵先生在其文章中总结到:阮元学术重心在经学,其经学研究,一方面在对古名物、典制的考证,力图还古名物、典制本来面貌,具有典型的乾嘉朴学之风;另一方面在对经学领域诸重要范畴的阐释,努力廓清千百年来重重误说,推明原始儒家经义,倡导新的经学观念及新的经学研究范式。阮元治学“以新知为主,不惑于陈言”,极力“推明古训”,复兴“古学”,还经文本来之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文献考证精神;同时,又强调“古今义理之学,必自训诂始”(《揅经室集·冯柳东三家诗文疏证序》)、“有训诂而后有义理”(《揅经室集·西湖诂经精舍记》),把训诂看作义理之学的基础,希望通过对一些“古人最称说之恒言要义,而后人置之不讲”(《揅经室集·释顺》)的文字的训释,推阐经典所蕴含的先秦儒家学说和圣贤之道。2
  阮芸苔《南北书派论》云:“元笔札最劣,见道已迟,惟从金石、正史得观两派分合,别为《碑跋》一卷,以便稽览。所望颖敏之士,振拔流俗,究心北派,守欧褚之旧规,寻魏齐之坠业,庶几汉魏古法,不为俗书所掩,不亦袆欤!”3“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盖由隶字变为正书、行草,其转移皆在汉末、魏、晋之间:而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也。南派由钟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南派不显于隋,至贞观识大显。然欧、褚诸贤,本出北派,自唐永徽以后,直至开成,碑版、石经尚沿北派馀风焉。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减笔至不可识。而篆隶遗法,东晋已多改变,无论宋、齐矣。北派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而蔡邕、韦诞、邯郸淳、卫觊、张芝、杜度篆隶、八分、草书遗法,至隋末唐初,犹有存者。两派判若江河,南北士族不相通习。至唐初,太宗独善王羲之书,虞世南最为亲近,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矣。然此时王派虽显,缣楮无多,世间所习犹为北派。赵宋《阁帖》盛行,不重中原碑版,于是北派愈”3
  阮元从“金石、正史得观两派分合”,立场角度是金石、正史,其学术根基属“古文经学”,强调训诂考据的文献功夫。既坚守学术的求实、求是精神,又着意将学术与世用紧密结合,蕴含着先秦儒家学说和圣贤之道。他所倡导的这些学术观念,不仅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使嘉道之世的清代学术,峰回路转,新路别出,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仍有借鉴意义。
  作为清末民初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康有为一生都对西方科学保持着开放、吸纳的态度,并矢志不移地将东传科学兼容、整合到他所建构的今文经学体系之中。从他一生的学术进路来看,康有为早年略有古文学的倾向,但是与廖平“羊城之会”之后遂确立今文经学之立场,并成为其一生思想之基调。
  南海《广艺舟双楫·体变》云:“吾今判之,书有古学,有今学。古学者,晋帖、唐碑也,所得以帖为多,凡刘石庵、姚姬传等皆是也。今学者,北碑、汉篆也,所得以碑为主,凡邓石如、张廉卿等皆是也。人未有不为风气所限者,制度、文章、学术皆有时焉,以为之大界,美恶工拙,只可于本界较之。学者通于古今之变,以是二体者观古论时,其致不混焉。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4“晋人之书流传曰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风毛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譬如子孙曾元,虽出自某人,而体貌则迥别。国朝之帖学,荟萃于得天、石菴,然已远逊明人,况其他乎!流败既甚,师帖者绝不见工。物极必反,天理固然。道光之后,碑学中兴,盖事势推迁,不能自已也。”4
  康有为以“古学”“今学”言之,属“今文经学”。从学术角度出发,而非书法发展规律去切入。从早年崇尚古文经学的治学态度到今文经学立场的转向,从“托古改制”到“维新变法”,其学术思想随着时代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推进、转移和深化。他以学术为本,并“通经致用”与尊儒、尊孔的坚定立场逐步落实到政治上,积极参加政治和社会活动,以期推动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阮、康的学术观点都基于儒学的基础上得以升华。可以推断,阮元与康有为在南北书派的观点上也是处于同一起点,只不过康有为在吸收了西方科学的影响下得以转变。
  南海《广艺舟双楫·宝南》云:“阮文达《南北书派》专以帖法属南,以南派有婉丽高浑之笔,寡雄奇方朴之遗,其意以王廙渡江而南,卢谌越河而北,自兹之后,画若鸿沟。故考论欧、虞,辨原南北,其论至详。以今考之,北碑中若《郑文公》之神韵,《灵庙碑阴》《晖福寺》之高简,《石门铭》之疏逸,《刁遵》《高湛》《法生》《刘懿》《敬德騕》《龙藏寺》之虚和婉丽,何尝与南碑有异?南碑所传绝少,然《始兴王碑》戈戟森然,出锋布势,为率更所出,何尝与《张猛龙》《杨大眼》笔法有异哉!故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文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4
  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宝南》中提到阮元在南北书派中的观点,并谈到自己的主张“故书可分派”,在这里康有为认同书法、书体、书家等在南北分派中这一观点,但康有为所说“南北不能分派”中的“南北”尚待考究。总之,二位前贤在其学术根底上同属传统的儒学观点,在其南北书派的主张上也有着相同的想法。
  注释
  ①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②林久贵.《阮元经学研究的特色》[J].光明日报,2013年10月21日,第015版
  ③阮元.《南北书派论》[M].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1979年
  ④崔尔平.《广艺舟双楫注》[M].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
  作者简介
  王宇飞,男,山西汾阳人,现为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2016级硕士).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仅符合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而且是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现实选择。为了积极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加快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近年来,湖北省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难点和问题。本文对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及难点进行分析,并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今后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战略资源和独特的生产要素。随着信息化时代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企业局域网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所以建设一个高效、稳定的网络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信息化;局域网;规划;设计  面对现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大数据网络时代,越来越多企业单位使用网络技术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网络化可以有效地实现企业内部的资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重彩画历史悠久,曾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重彩画的传统语言以材料为切入点,以色彩为特征,来表现民族特色。同时,现代重彩画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又兼容了多种艺术风格,使其焕发出新的风貌。  关键词:重彩画;传统特色;现代创新  翻阅中国绘画史,重彩画独具魅力。重彩画是基于矿物颜料为主要材质、以色彩为表现语言的古老绘画形式,曾在我国古代绘画中占据特殊的地位。今天的重彩画绘
期刊
摘 要:《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史料价值,更是篆书承上启下的重要纽带。吴昌硕继承石鼓之遗意,扬石鼓之精神,变石鼓之体貌,入石鼓出石鼓而成自家气象,成为篆书史上一块里程碑。吴昌硕对篆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的研究吴昌硕篆书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并认真分析我在学习当中的收获,对我学习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石鼓文;吴昌硕;篆书;创新  在篆书史上,有两个重要
期刊
摘 要:在傣族自治区域内应用的傣文历史悠久,族内地位高于目前普遍使用的汉语,但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与近年来的发展却远不及汉语。傣语作为民族自治区域内的传统语系,需要与当今国家与社会的进步保持一致发展态势,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运用起来,延伸至族内的方方面面的使用范围,才能保护和发扬傣语。  关键词:傣文翻译;傣族地区;作用  一、傣文应用的现状  1、社会应用边缘化  在汉语引入傣族地区前,傣文广泛应用于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我国老百姓要求“居者有其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提高房地产项目管理水平与施工质量,才能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指出了房地产项目管理的标准,接着提出了我国房地产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并明确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管理;对策  我国经济增长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着力发展房地产行业,可以实现社
期刊
蓝瑛工书善画,擅长于山水、竹石、人物、花鸟等,技法全面,尤其以山水画著名。蓝瑛的画风格多样,有早、中、晚期的变化。蓝瑛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反映在晚年成熟的山水画中。仿古山水画是他的主要形式,表明蓝瑛深受董其昌倡导的崇古论和当时盛行的仿古风气影响。他力求古法,融会贯通,自成风范,对明末清初绘画影响很大。  一、早期  早期为五十岁以前。从现存蓝瑛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临习古人绘画作品的过程中,
期刊
老院要拆了。  兩岁到十岁,我的童年,那里占了大半。  仲夏午后,伴着蝉鸣,高大的杨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玩过家家的孩子们,拿着圆铁盒装的润肤脂当作稀罕物,让记忆散发着“万紫千红”的香味。  那时候的一切于我而言都是新鲜的,不足为道的收获也会经久不忘。因为走路不稳,夏天总是摔得膝盖上伤疤摞伤疤。有一次刚止住哭,好友Z突然出现,问我是不是又摔倒了,正惊异于他的未卜先知时,他说“刚刚在楼上听见你哭了”
期刊
摘 要:高希舜是继齐白石①以后著名的湘籍画家,擅长花鸟画,尤以小写意见长,其用笔精湛老辣,着墨润泽丰富、设色清新鲜丽。在日本留学期间,吸收了日本浮士绘中撞粉撞色、大胆用色等诸多优点,又受到了西方绘画中写生自然、光影变化、焦点透视等观念影响,将中国画文化传统中的诗情画意和笔墨雅趣,与西方绘画理念相融合,创造出流畅清新富有气韵的独特艺术风格,其画形神兼备,自成家数。  关键词:高希舜;国画;西方意识;
期刊
摘 要: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1款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通过该法条可以看出,安全保障义务在侵权法中起作用并不要求提供安全保障义务的人是侵权行为的实施者,并且,本法条对安全保障义务的并未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权利;法制化  一、案情  2011年11月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