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危机事件的发酵、失控与反思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dsa4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CEO品牌的建设也许需要十年,但毁掉仅需一天;CEO品牌的建设需要一千篇文章,但毁掉仅需一句话
  笔者因为工作关系,近期着重研究CEO品牌建设、CEO声誉管理这个在国内较鲜见的专业领域,而柳传志、马云、王石等知名企业家成为我们团队在探讨CEO声誉管理时重点剖析的案例。
  关于柳传志因“在商言商”言论引发的巨大风波,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但此危机具体是如何酝酿、发酵并失控的,大家就难以一窥究竟了’而通过此事能得到什么样的经验、反思和教训,则更值得所有企业家们及企业品牌部、公关公司等从业人员参考、学习和预防。
  危机发酵:老柳直言政治敏感话题,却遭外界歪曲误解
  柳传志危机事件有一个较长的酝酿阶段。2012年2月,《经济观察报》发表了记者李翔的一篇采访报道:《另一个柳传志》。文中柳传志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中国是需要改革与改良,把我们的价值观中一部分和普世价值有矛盾的,逐渐变成大家有共性的理念。但这里面有个逐渐的过程……我们如果现在就一人一票,大家肯定赞成高福利、分财产。还保护什么私人财产,先分完再保护,完全有这种可能。它会一下把中国拉入万劫不复的场景。”
  但在第二天某大网站转载时,编辑将标题改得十分耸人听闻:《柳传志:现在一人一票会把中国拉入万劫不复情景》。如果不参照前后文,读者仅凭这个标题,很容易想当然地以为柳传志是反对在中国推行无论何种形式的民主,甚至反对在中国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改良。这自然容易引起读者对柳的反感。
  为此,文章作者李翔当天就在自媒体上发表了声明式的文章《柳传志的本意与苦心》,重述了柳传志的本意:“首先,中国的确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与改良,以此来解决我们从1978年改革至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我们不需要过于剧烈的变革,甚至是革命,它们往往是破坏性的,不会使我们通往美好社会。”李翔希望大家“能够更有耐心地去阅读柳传志先生的很多言论,而不要根据一些网络媒体和自媒体从中截取的个别字句来形成判断。”
  另外,一位网络名人康斯坦丁在自媒体上也发表了《<另一个柳传志>的“未读完”风波》。文章引用了几位业内人士的声援之词:“我们相信财富源于创造而非粗暴分配,我们尊重每位朋友表达的权利,但在表达之前烦请全面了解信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秘书长程虹);“耐心看完全文就那么难么?”(安踏副总裁张涛)。
  柳传志曾用“一匹非常执拗的写’来形容自己的接班人杨元庆,但他在上述“小小的误解”之后的表现,可以用“一匹非常执拗的老马”来形容。
  心中耿耿于怀,于是有了半年后柳传志接受《财经》杂志访谈时关于政治改革的长篇宏谈。很多^都以为老柳是不谈政治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这篇题为《柳传志:我希望改革,反对暴力革命》的报道文章中,老柳不仅大谈政治,而且思考深刻、表达透彻、一针见血,大胆地涉及了改革、选举、文革、重庆事件等敏感话题及事件。比如: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历史浩劫应该好好地总结教训,引以为戒。天安门广场上明明有大批军警,人们还敢纪念,就是因为人们已经到了无法忍耐的程度。
  一位企业创始人或CEO,虽然义不容辞地肩负社会责任,但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以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为主业,在涉及社会、政治、慈善、公共事件等重要话题时,应该慎之又慎。由柳传志、马云、王石等^“闯下”的类似风波,可以看出对CEO言论管控的极度重要性。
  危机引爆:撞车公共事件并触犯社会情绪,是最可怕的危机
  但到了2013年四五月份,柳传志的几次公开谈话,明显小心谨慎得多了。当时,他参加了央视对话节目,随后央视网发表了题为《柳传志:我会软弱但不摇摆,不做改革牺牲品》的文章。柳传志说:“联想实际上就是在中国改革的环境中,不停地适应环境,当大环境合适,我们就努力发展,当大环境不适合的时候,我们就努力给自己创造一个小环境,咱们小环境也不行,我就待着不动了,我绝不越过红线,绝不越过雷池,这样才能保住命。”
  与半年前比,柳传志的腔调不那么激越,也许他是承受了某些无形的压力,也许他是担忧政商环境进一步恶化,但从CEO声誉管理角度而言,他此番言论明显有不妥的地方:这种公开示弱、亳不掩饰的“怕死”情绪,尽显驼鸟心态,给公众的形象反差太大,极不妥当。
  当年6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组团访问了比利时、法国,并和两国的商界、学界和政界的有关机构和人士进行了交流。在成行之前,柳传志写上封信,信中表达了对现代契约精神的仰慕之情:“法国作为现代契约精神的发祥地,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起,契约精神成为法国人最为推崇和骄傲的美德。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建立责任意识和契约精神,既是一种能力与自信,也是一家现代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而在这一段时间,柳传志还向企业家们推荐了一本书:《南渡北归:大师群体命运变迁史诗》,此书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等。这也表明,柳传志是极度推崇这些充满独立自由人格的知识分子的。
  柳传志的言论出现了在外界看来极度矛盾的地方,这是他内心深处的纠结与苦闷。危机一直在潜伏,但让人意料之外的是,它突然在一个看似完全不可能的空间和时间点被引爆了,并对柳传志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2013年6月16日早上,正和岛公司总裁兼总编辑黄丽陆在社区贴出了一篇短文。6月初,柳传志召集正和岛等十来家公司座谈讨论“抱团跨境投资”时,给与会诸人表达了两个核心观点:“一是强调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从国内看如此,从欧美看也一样;二是企业家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聚焦、专注。”黄丽陆在文中称,“柳总说从现在起我们要在商言商,以后的聚会我们只讲商业不谈政治,在当前的政经环境下做好商业是我们的本分。”
  黄丽陆指出,柳传志的发言也对正和岛这个社交平台“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出了警示”。她呼吁大家:“开岛以来个别岛亲的过激言论不禁让我们捏一把汗。有些自组织做了民主化管理的尝试,很有价值,但也存在传播过程中被外部误读误解的可能。正和岛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期待岛亲们的呵护,尤其在政治安全性方面!”   这本是一个相对小范围内的交流,并且在刚开始还得到了很多企业家的附和和认可。但有一个人坐不住了——2013年6月16日傍晚,在等待一个饭局时,企业家王瑛在手机上看到了那篇黄丽陆贴出的文章,“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几乎立即”在iPhone上发开了一则简短的“退岛的帖子”——“我不属于不谈政治的企业家,也不相信中国企业家跪下就可以活下去……为了不牵连正和岛,我正式宣布退出正和岛……”
  在7月11日出版的《南方周末》上,以《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正和岛”上“退岛”风波》为题报道了此事,一个小范围内的事件从而被公众所知。
  危机有时很简单,仅仅是因为时机不动而已。第二天,一位叫曾姗的小姑娘,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则后来被广为流传的消息:“噩耗传来,今天上午我爸爸已经被执行死刑了,注射死亡。我们连他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一句遗言也没有!现在政府都没通知我们!没想到他们动手这么快!我父亲是冤死的!”
  柳传志的“在商言商”言论,一下子撞上了“曾成杰案件”,和公共事件一下链接上了,直接触犯了某种激越的社会情绪,最终酿成可怕的危机事件。
  危机失控:“教父”尽显驼鸟心态,给公众的形象反差太大
  此后,不赞成甚至批判柳传志“在商言商”言论的声音此起彼伏——
  《柳传志讲话引争议企业家谈政治也是本分》:(2013年7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企业家们不敢谈论政治的社会,一定是扭曲的、不健康的、让人感到恐惧的社会,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社会。”
  《自欺欺人的在商言商》(2013年7月17日,拇指阅读,左志坚):“柳传志虽起家于20世纪80年代,但无疑属于体制内精英下海。他今日的财富和地位,已经当仁不让地跻身新权贵阶层,也可以说是目前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他的保守与鸵鸟,最符合他的利益。然而,对于草根派,比如曾成杰以及更多没有体制根基的人来说,境遇要比柳老先生艰难和危险的多。”
  《我为何对柳传志和马云失望了》(2013年7月19日,IT经理世界,王冠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历史不在于聪明,而在于责任。没人可以逼你做什么,但你至少可以选择不做什么。”
  在这些强大的批判浪潮之中,也夹杂着一些为柳传志辩护的声音——
  如财经作家苏小和在一篇《柳传志的企业家天职意识》的文章中指出:“我不同意对企业家的这种指责。企业家的天职是赚钱。企业家赚钱的过程,既是推动市场自由交换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既是纳税的过程,也是解决就业的过程。这是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里非常稀缺的一种专业化的企业家精神……关于柳传志先生,关于这一代渐渐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我的观点如此清晰:企业家是承担市场风险的一群人,他们要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非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家行为的主要特征是妥协。在任何时代,妥协都是一种高贵的方法。”
  而柳传志的老友段刚在一篇《我所认识的柳传志》中温情地回顾和老柳艰辛而传奇的创业生涯后,比较隐晦地辩护道:“我所认识的柳传志,目光远大,勇于担当。不轻言许诺,但言出必践。他的责任感表现在,决不推卸应该承担的责任,也不会承担无法承担的责任。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或者说只考虑联想的利益。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解决问题注重操作性。”另外,还有一些知名的学者或企业家,纷纷为柳传志鸣不平。
  抛开这些辩护言论观点的对错不谈,如果仅从危机公关的角度而论:这些文章和观点,以及网络上那些陆陆续续强行辩护之声,如果是企业或公关公司为了化解危机而采取的行动,那是极为不智的。因为在重大公共事件和强烈社会情绪夹攻下,受危机事件之累的人千万不能再强出头,以免成为真正的“替罪羊”。
  化解此种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宁愿受点委屈,改日再说,不要再扩大事态。王石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危机处理方法(不对抗舆论、不出声强辩、多捐慈款多做实事),即是一个较好的应对危机的例子。
  声誉管理第一要务:警惕CEO发神经,一夜之间变成企业负资产
  通过对柳传志危机事件整个过程的剖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一些宝贵的经验:
  1 柳传志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开拓和努力,为中国企业家们做出了表率作用,一直头顶着“中国企业教父”的高帽子。但柳传志们仍然过分留恋岁月积累下来的荣誉,并容不得这份荣誉有丝毫的玷污。殊不知,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这是一个公民意识和众氓意识纷起共存的时代,任何偶像都面临被临时解构甚至砸掉的命运。当柳传志还在怒斥被民意“强奸”的时候,却没意识到,“卖萌、无节操”已经成为当下很多CEO们游刃有余的秘诀。
  2 很多人会觉得,声誉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让CEO有多出名、有多大影响力,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声誉管理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警惕CEO变成企业的负资产,尤其是在如下几种情况之下,比如CEO声誉如日中天时(如柳传志)、企业资产特别庞大时(如腾讯、百度、联想等公司市值高达数百亿美元)、公司面临重大事件时候(如阿里巴巴、联想控股即将整体上市),无过便是功!对于那些充满个性的CEO们而言,企业品牌部和公关公司最担心的是:“不怕老板犯傻,就怕老板发神经。”因为在这个信息化时代,CEO品牌的建设也许需要十年,但毁掉仅需一天;CEO品牌的建设需要一千篇文章,但毁掉仅需一句话。需要特别警惕!
  3 CEO声誉管理,还会面临三道坎:CEO必须意识到,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要学会对自己的管控和训练;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见识,在某个领域形成真知灼见,但同时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专业和见识,从熟悉的领域向陌生的领域任意溢出,从而泛滥成灾;拒绝崇高,压缩自己的成就感。成功的cEO并不是神,如果你触犯众怒了,如果你登高招风了,雷照样劈你!
其他文献
在逆境中图生存在改革中求发展徐克荣进入一九九三年,我们铜陵燃料总公司面临着经营史上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煤炭经营全面放开,燃料企业步入市场,一夜之间“辞掉了计划经济的‘保
大题失分,考后追悔,晚了!要不失分、得高分,必须会洞察误区、用策略解题。怎么做到呢?有《专家解码:高分突破》丛书(高考语文、高考数学、高考英语、高考物理、高考化学、高
计量数据管理要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安徽省淮北第二纺织厂吕家云在当前进行的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深化改革过程中,计量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需要,如何有效的发挥计量的保证
一寻找精神家园 ,这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人生哲学命题。从人的精神内核来看 ,建构精神家园实际上就是建构人生的信仰和信念。寻找精神家园是人的内在需求 ,是人的本质属性。
做任何事情 ,都要按照规律办事 ,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做思想政治工作 ,也要按照规律办事 ,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凭经验做工作 ,不大注意对思想政治工作
Ftp服务是校园网的基本服务之一,它在校园网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看了很多关于设计和实现中小学校园网Ftp服务的文章和案例,发现很多都是构 Ftp service is one o
山东省于1983年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4~1986年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在18个纵向和13个横向监测村内,微丝蚴率及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较1980年分别下降32.1和66.7%。微丝蚴血症陆续转阴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壮大,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之一,如何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体现出对应用型人
患者男性,60岁,农民。因腹胀、暗红色血便13日,于1984年2月入院。患者于13日前食冷“麦粑”2h后,即感腹不适,次日腹泻,先水样便,后暗红色血便,每日5~10次。腹痛渐加重,变为剧
编者按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几乎是每个企业的心愿,但现实中却很少有消费者享受过精准、贴心的个性化服务。原因是,现阶段多数企业的个性化服务还是依靠单一订单数据的分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