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磨工的心愿 外二章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耳旁响着优雅的五线谱,瞳仁里留下了你的身影。手里攥着工件。
  沙、沙、沙……
  瞬间,去掉心中的朽氣,呈献出大度包容风度。
  一日、一月、一年……
  把酒问天空,可知天上的的宫阙吗?火星上的朽败被你磨去。金星上的锈烂门窗被你磨去。水星上的锈坏被你磨去。然而,你不忘初心,那闪光的字句。
  沙、沙、沙……
  我看到砂轮是脱缰的野马,在长空里驰驱。砂轮吐出发光的火花,我闪念想到你的父亲增添了几根白发。白发根根录制了你父辈们碌碌一生。
  把晨光涂饰在砂轮表面上,剪除生活上的朽木,让日色更加光风霁月,花香满院,月明风细。
  一棵华山松
  一棵百年的华山松去世了。
  是太劳累了吗,该休息了?
  老松树的死,人们回忆它曾经发芽到绿过。然而,死亡是它留给人们最后的告别,打结的纪念了。
  它伸出巨大的手掌,撑起过星辰、月光、小雨,高纬度寒流的词韵,以及雷电的节拍。还有莺声在松针叶梢鸣着。
  它的一生中,曾经满天赤色,发出过正能量,这毋庸置疑了。
  人们对它这种评价,恰到好处,是应该的。
  然而,它有很多次难得机遇,与太阳系,还有海王星,发个电传或发个微信。它惜福,无有这样作,这是一种大爱精神了。
  它蓦地离世,人们往往承受不了,是一种遗憾的事了。
  然而,华山松的绿意,“天下谁人不识君。”
  梦中回故乡
  梦中回到了故乡身旁。
  杨树的落叶,叩醒了蟋蟀,唧唧的词韵,添上几点离愁。
  悠悠岁月,磨掉青石头上的光环,增加了数点黄斑。增补了天涯的醉歌,还有一分秋思,四两憔悴,儿时梦的变迁。
  凝望黄河故道的黄沙呀,见证了多少落叶萧萧,失去了温度,还有闲鹤云上的孤鸣。
  柳树的叶脉扯住鸟鸣韵调,饱尝异味。
  蝉鸣声声的韵辞,拍打着杨树叶脉的血管,与我诉说着一种挤压的情调。
  秋光的秀手,拖曳菊花的诗情,在碧霄闲行。
  荷花寒香跳动着芭蕾舞步,与长空的白云交流感情,变成岁寒伴侣。
  园中葡萄的香味,冲破六万八千米晴空,与月宫的桂花争斗妍姿。
  故乡夕阳光辉红满,是燃烧的火,在地平线上升起。
  我梦中回到故乡,有一种说不尽的情语,天意怜故土。
  从血阳燃烧烟火里,视感出祖父脸上皱巴巴的皱纹,驼背弯曲背影。从皱纹,驼背中,藏着对祖父的怀念,故乡的变迁。
  蓦地,从长空扔掷一块五彩石头,上面有看不懂的文字,其中有一个“寿”字在我的视网膜里,闪耀着发光。
其他文献
淮海,枪声忽左忽右。  深一脚,浅一脚,掩盖月光下的罪与恶,战与火。  一座碑,旧址上临风探望战役的伤口。  旧城楼的电报滴滴答答,穿透天空雾霭的窗户,听到号角的战士,畅游烽烟。  旧土里生长的野草,听老人讲青翠的水流,肉身的疼痛在风中翻滚,草药治愈枪弹的疤痕和程庄里的鱼、羊群。  风敲击水流中月光投下的影子。敲击古钟的肌肤、声音,不会绊倒树木的成长。  星辰,没有阻挡黄土的沧桑,一座陷落神殿的头
期刊
在风里  我看到,站在风里的,是一个女人。她的枯黄色头发被风抛起来,又按下去,同时被多种事物摆弄和嬉戏着。她因疾病,被自己囚困在屋里,所以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回忆:童年、青年、爱情与孩子,回忆草原、山坡、铁塔和风车……这些奢侈,也是加重她病情的缘由。  我看到,站在风里的,是剧院舞台上的那个“小丑”,他有着涂满五彩的脸蛋和俏皮的装扮。他昨天刚参加过一场朋友的葬礼,却因为伤心和疲惫,不小心摔倒,跌到了
期刊
什么都可以不吃。   不喝酒,不吃肉。  不吃野味,不吃肯德基。   我还知道,一个不锈钢的支架山一样撑在我的命里,所有中年的血小板都瘀滞成作死的斑块,恐惧和眼泪都救不了。  只有一片微量的阿司匹林成为神。  从不选择我们的高低,贵贱,朴素的关心,就像爱人的一个习惯了的微小叮嘱,  在我们的生活中仅有0.1克微不足道的重。  格桑花在风中吟唱或者舞蹈  我竟然相信格桑花的根在白云里,不然为什么她
期刊
人,或我之镜像  高尚与猥琐,自信与卑微。要在墓志铭刻下久远,要在肉欲里耽溺此刻。向来的二元对立与统一。向来如此。  喜欢青春和美丽的事物。喜欢萌发,青葱,热烈,然后绚烂。喜欢少女。  对少女之心的执著,正见高尚与猥琐的语境。老夫聊发少年狂。内在小孩是一个青春期。内在小孩需要青春的力量、女子、景物、热忱给予关心与照拂。  也许可以更深的热情,更彻骨的动人,以后。此刻,青春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  自
期刊
我不曾走入深山,见到活泼跳跃的猛虎。但是我听见过不少关于虎的故事。  在兽类中我最爱虎;在虎的故事中我最爱下面的一个:  深山中有一所古庙,几个和尚在那里过着单调的修行生活。同他们做朋友的,除了有时上山来的少数乡下人外,就是几只猛虎。虎不惊扰僧人,却替他们守护庙宇。作为报酬,和尚把一些可吃的东西放在庙门前。每天傍晚,夕阳染红小半个天空,虎们成群地走到庙门口,吃了东西,跳跃而去。庙门大开,僧人安然在
期刊
我的记忆力正在衰退。渐渐喜欢和家人说起过去,用充满仪式感的眼神,再加上永远不变的口气和开场白——我小的时候……讲着讲着,会突然卡顿,那些曾经鲜活的声音和表情,那曾滋养我精神世界的源头,摸不准了,都被记忆跌落在时间的缝隙里。  一  曾经,在一家私企做内勤。办公室里有三部电话,两部外线,一部内线,每天电话铃声不断。那时,我是有名的记忆力好,同事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活电脑”。客户的手机号和座机号,烂
期刊
我在暗绿的黑板上写了一个字“兽”,加上注音“shòu”,转身面向全班的小学生,开始教这个字,费尽心血,他们仍然不懂,只是一直瞪着我,我苦恼极了,背后的黑板是暗绿色的丛林,白白的粉笔字“兽”蹲伏在黑板上,向我咆哮,我拿起板擦,欲将它擦掉,它却奔入丛林里,我追进去,四处奔寻,一直到白白的粉笔屑,落满了讲台。  我从黑板里奔出来,站在讲台上,衣服被兽爪撕破,指甲里有血迹,两耳里有虫声,低头一看,令我不能
期刊
恐龙博物馆  一脚跨进去,相隔1.6亿年的距离。  那里有多少个沧海桑田的轮回?我像个孩子,想计算一个正确的数据。  仰望,看近在咫尺的恐龙化石,从高大威猛到微型迷你,完全陌生的世界。原来,所有想象力的背后,埋有一根隐秘的伏线。抽丝剥茧,开天地的盘古在山川河流留下自己的印记,以万物供养万物。莫非,这就是第一枚恐龙蛋的起源?有笑声从远古传来,弥漫的云雾升起,重重叠叠,掩盖那一条来去的路。  茂密丛林
期刊
一旦树叶凋落,甚至连上帝也不能使它返回树身。  一旦人类生活与活生生的宇宙的联系被击破,人最后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管什么人,不管是上帝还是基督,都无法挽回这种联系。  只有死亡通過分解的漫长过程,能够溶化分裂的生活。  经过树根旁边的黑暗的冥河,再次溶进生命之树的流动的汁液。
期刊
老人栽的是柳树。严格说,不是树,而是枝条。  河滩上已有不少柳树,高大,稀松,风来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像躲过冬天虐待,对着春天大哭的人。他在空白的地方栽柳,谦恭,精细,如同安放自己的孩子,不是无心而是真意,用锄头挖开枝蔓的泥土,将新生命植入母亲怀抱。  我连续三天来看栽树。斜阳照着他瘦弱的影子,像一张弓,缓慢举起,缓慢发射,少了年轻的力度和弹性,但没有疲倦,没有停止。  他每次带来的柳枝不多。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