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i_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调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生活状态,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管理处方,作为现有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补充模块。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管理处方,对门诊和住院入选180例患者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和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健康知识总体水平高、中、低分别为21.67%、43.33%、35%,患者HPLP总体水平优、良、差分别为23.89%、44.44%、31.67%,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肝脏影像学(超声)变化(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非酒精性肝病与肥胖症、二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以上因素均与生活方式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形成良好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关键。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79-02
  我国资料显示,我国人群死亡前十位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中,行为生活方式占37.73%,人类生物学因素占31.43%,环境因素占20.04%,医疗卫生保健因素占10.08%【1】,因此养成良好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一些疾病的干预和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近年来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不断增高,有资料显示,患病率已达15%左右【2】。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多,发病率逐渐趋向低龄化,已经逐步取代乙型肝炎病毒,成为我国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研究表明,NAFLD与失代偿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如果能早期发现,及时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为了解NAFLD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其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的原则,在消化内科门诊和病房抽取符合纳入条件的病例180例。其中男104例,女76例;年龄在16-70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18人,大专以下62人;城市企事业单位在职退休120例,农民40例,在职学生10例。
  1.2 对象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标准;知情同意;意识清楚
  1.2.2 排除标准
  除合并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呼吸衰竭;恶性肿瘤、有痴呆病史和其他精神疾病史。
  1.3 方法
  1.3.1 对入选病人进行超声、生化检查,并将结果记录。收集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健康知识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干预前进行基线调查和访谈,进行院内和院外的护理干预。
  1.3.2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一般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对健康知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得分进行正态性检验,用百分比描述;用百分比、卡方检验、对干预前后的肝脏影像学、疾病特征进行分析,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
  3.讨论
  3.1 近年来我国NAFLD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渐趋低龄化,已成为慢性肝病及血清氨基酸转氨酶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5】。而大多数人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NAFLD可以影响任何年龄、任何种族的人群【6】。本研究通过对病人饮食结构、运动方式进行干预,培养病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结果表明干预前后肝脏影像学得到明显改善(P<0.05),从而表明干预措施在预防和控制NAFLD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3.2 NAFLD患者生活方式水平分析
  本研究显示,NAFLD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营养优占的比例最大,运动锻炼最差,说明患者重视营养程度过高,而忽略了运动、压力、健康责任等对疾病的影响,这也正符合代谢综合征病人的生活特点。因此指导病人合理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减肥、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预防和控制NAFLD的最基本措施。
  3.2.1 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常用的基础治疗手段,尤其是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如贪食、偏食、快食、暴饮暴食、不吃早餐、晚餐过多和不合理膳食搭配。饮食纠正最重要的是减少果糖的摄取,因为果糖优先转化为甘油三酯,与肥胖密切相关。有数据表明,减少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可以改善超重患者的脂质含量,同时增加ω-3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3.2.2 运动指导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宜的运动: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有氧运动(30min/次,3-5次/周),对减少肥胖的并发症最为理想,除增加能量消耗外,运动还能增加心肺功能,改善糖耐量、降低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肪酸(HDL)水平。
  3.2.3 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可以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使患者认识到NAFLD的发生、发展与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有关,因此要指导患者养成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如尽量减少乙醇的摄入、减少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晨起和睡前2h不吸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多坐少动、睡眠紊乱等。
  3.2.4 压力管理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增快,竞争日益加剧,人们每天都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使游离脂肪酸增高,从而促使血清胆固醇增高【7】。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关心,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压力源,缓解身心压力,使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也是至关重要的。
  3.2.5 培养健康责任
  指导病人正确认识自身健康正确认识NAFLD的危险因素,因人而异,建立患者良好的遵医行为,使其采纳健康的促进生活方式,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健康知识、生活方式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处方,以预防疾病、维持和增进NAFLD患者的健康出发,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保护行为和健康促进行为,形成良好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健康,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傅华.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107-110
  [2] 范建高.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2010,33(1):4-6
  [3] 池肇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3):129-133
  [4]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61-163
  [5] 范建高.朱军.李新建等.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肝脏病学杂志,2005:13(2):83
  [6] 黃春明,李瑜元.非酒精性脂肪肝.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疗,2009,14(4):233-237
  [7] 范绮平.王静.汪红兵.护理干预对辛伐他汀治疗血脂代谢异常疗效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20(25):2294-2295
其他文献
文章对非毒性甲状腺肿的诊治进行介绍.
目的探讨妇产科血管性介入治疗恶性肿瘤对泌尿系统损伤的类型、原因及处理. 方法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99年6月至2004年12月对89例妇科恶性肿瘤行血管性介入治疗的病例进行回
目的:通过对实验室培养的C6/36细胞中的浓核病毒的提取,检测浓核病毒是否存在并研究其与蚊媒病毒所感染细胞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正常C6/36细胞、疑似潜伏浓核病毒细胞、未感染病
目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通过常规治疗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对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反流性
目的:筛选无糖型外感风痧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采取正交设计L9(34)方法,以颗粒成型率、吸湿率、溶解性和颗粒色泽均匀度的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混合辅料添加量、混合
目的:探讨中国黑龙江地区蒙古族与汉族人群的血小板抗原(HPA)的多态性分布特征,判断HPA抗原不配合比率,确定有临床意义的抗原系统,为建立包含不同民族已知HPA分型的血小板献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成为治疗一些恶性血液病、实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的主要和有效手段之一.
继1959年Boucher成功采用长螺钉经椎弓根达椎体固定腰骶关节之后,1963年Roy-Camille研制出椎弓根螺钉钢板(pedicle screw plate,PSP)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1996年北美脊柱
文章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治进行介绍.
目的:探讨趾甲锉薄术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32例38趾中重度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采用趾甲锉薄减压术治疗21例26趾,联合拔甲术治疗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