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找寻新闻最本质的能量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chende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关于新闻之定义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纵观所有令人称道的好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事实清晰,现场感强烈,主题突出,形式引人入胜。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无疑是将有些偏离新闻主航道的传媒之风回归新闻之本位,让新闻之价值和功能在现实生活中更为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自2011年包头日报社根据上级宣传、记协等部门的要求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广大采编人员认真履行新闻工作的责任与使命,不断加强新闻队伍建设,通过深入到最基层的社区街道、学校幼儿园、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农民工家庭等地,做出了一大批真实反映基层群众百姓生活的好报道,受到读者的称赞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也将党报之公信力发挥到一定高度,将新闻之内涵表达得更为清晰充实。
  “走”出民心民情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物质的东西。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新闻事实是新鲜的变动中的具有典型意义或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事实,而要采集到这样的事实,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到现场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刘云山同志所言“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坎上,努力使新闻队伍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使新闻宣传工作呈现新的气象”。
  每年的春运是新闻的热点。2013年的春运,《包头日报》开设了“新春走基层”栏目。仅春运,记者就采写了《三个农民工的艰辛购票记》《春运守望者》《列车长:我的工作在路上》《末班车上的除夕夜》《公交力争满足市民春节出行需求》《真情温暖春运旅客》 《不一样的春运》等多篇稿件。同时,还采写了《春节,他们在寒风中看护供水管网》《坚守了32年的元宵岗》《放下牧羊鞭,生活还好吗》 《守着大棚过春节》《快递员,怎一个忙字了得》《家政季,记家政》《守护温暖的人》等30篇报道。
  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包头日报》已将此项活动常态化。同时,不仅在要闻版增加基层新闻,同时将社会民生版和城市版作为关注百姓生活和倾听百姓声音的主阵地。社会民生部记者几乎全身心投入到基层报道中,采写了大量民生新闻。如他们深入农村,对牵涉农民切身利益的事件进行了连续跟踪报道,相继采写了《薯农老丁的喜与忧》《达茂旗马铃薯丰收遇卖难》《草原上种出甜西瓜》《活了78岁,议事还是头一回》《科技保姆下乡来》《大山里的小额信贷员》《西部志愿者:青春这样才美丽》等一批充溢着鲜活生活气息、充溢着芬芳泥土香气、充溢着普通人真实情感的稿件。
  “转”出职责使命
  作为大众传播者,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尤为重要。刘云山同志在“走转改”有关会议上指出,做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深刻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更好地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
  事实亦是如此。记者和新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没有崇高道德感和责任感的记者,很难写出有价值的新闻;而多姿多彩的生活和憾人心弦的新闻能促使记者反思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包头日报社一位经常深入基层的年轻记者感言:“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个名叫阿喀琉斯的英雄,是个大力士。虽然是个大力士,但是只要他的脚踵离开大地,就会失去力量。这是一个很好的譬喻。希望我们每一个记者都是阿喀琉斯,因为基层才是我们的新闻源,也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2013年,包头日报社编采人员在社长、总编辑的率领下,分别深入到白云、达茂、固阳、石拐等旗县区,采访农耕、畜牧以及经济园区,采写了一系列深度报道。同时,因为采访促使编采人员更多关注包头市生态建设、绿化家园工作,他们还积极投身于植绿播绿活动中,在石拐区建立了记者林种植园地。
  “改”出新意新风
  叶圣陶老先生曾讲,“文风是作风,也是思想风”。他号召大家要争取做个杂家,唯其杂,才能在各方面运用我们的知识,写好报道,写好文章。具体到写文章,他说:“写文章要顾到两个方面,要顾到自己,要顾到读者。自己要尽可能写得准确,鲜明,生动;对读者,要让绝大多数人念起来爽口,听起来顺耳,尽可能把要说的东西写得正确、明白,要站在读者地位着想。”这些质朴的语言今天听起来仍让人受益匪浅,很有教育意义。
  会议报道格式化空泛化,一直是新闻媒体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为切实贯彻执行“走转改”精神,今年《包头日报》对会议报道进行了大幅精简,不仅篇幅有所控制,而且报道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要求对会议内容进行提炼与加精,使领导讲话凸显亲民风格、实干作风,并在稿件制作上突破常态,出现了许多角度不同、写法新颖的会议新闻,受到新闻同仁及读者的一致好评。尤其今年的“两会”报道,集中体现了该报在会议报道方面的创新与改革。
  刘云山同志强调,改进新闻报道文风,关键是“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善于从群众语言中汲取智慧,不断创新表达方式,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总之,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达民情诉民意,更好地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是传媒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这一职责所在,回归新闻主航道,找寻新闻最本质的能量不容忽视。
  责任编辑:邰山虎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对全结肠、直肠重复畸形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4例全结肠、直肠重复畸形的诊治进行总结。结果3例重复肠管开口在舟状窝,1例重复肠管远端为盲端。4例中2例合并泌尿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报纸
本文以“锦鲤”为研究对象,从道金斯的模因论出发,分析“锦鲤”在其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的泛化变异以及作为语言模因深受欢迎的原因,探讨其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为今后探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企业迎来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集团公司的管理者们迫切需要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对集团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的指导,从而达到对企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已经成了农村小学教师重要的教育职责。众所周知,农村小学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尤其突出。为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农村小学教师需要了解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并制订科学的解决策略,文章据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为各位农村小学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教育对策  引 言  新课改背
摘 要: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以来,无论是传媒界、理论界、学界、还是教育界,相关人士都开展了探索和研究。近几年来,研究逐渐聚焦“讲好中国故事”与“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课程”的结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文章重点对国内高校和高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进而对中国故事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文章作者结合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授课情况,构建了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讲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