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居住建筑设计人性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huai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人为本”、关注人性化,是21世纪的主流思想之一,也是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最本质的体现。“绿色、低碳、健康、宜居”是21世纪的理想居住模式。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享受低碳生活,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已成为居住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满足安全、坚固、实用、美观几大要素的基础上,对人本身的关注,以及建筑设计是否人性化,成为建筑是否优秀,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准之一。“以人为本”在居住建筑领域的体现,就是居住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关键词】居住建筑;人性化;设计;室内;室外;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关注人性化,是21世纪的主流思想之一,也是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最本质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基础的丰富,人的社会地位得到稳固和提高,“人”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越来越受到关注,“人性化”成为时代的追求和发展方向。
  在建筑领域,建筑是为人提供居住和使用的空间的,人是建筑的主体和使用者,因而,在满足安全、坚固、实用、美观几大要素的基礎上,对人本身的关注,以及建筑设计是否人性化,成为建筑是否优秀,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准之一。“以人为本”在居住建筑领域的体现,就是居住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1、概念
  “绿色、低碳、健康、宜居”是21世纪的理想居住模式。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享受低碳生活,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已成为居住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人性化设计是时代进步与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追求的必然趋势。所谓居住建筑设计人性化,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居住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以务实的态度考虑居住细节,对住宅进行优化设计,使人居住的舒适,愉悦。作为住宅建筑的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和满足居住者的上述需要,从住宅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调整设计思路,既从大处着眼,又从小处着手,设计出符合住宅居住者人性化需求的产品。
  2、设计
  住宅的人性化设计如何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建筑师对于居住者心理、行为、习惯的把握和熟知程度,体现在建筑中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居住建筑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最终达到产品人性化设计的目的。
  居住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居住建筑本身的人性化设计;(2)居住建筑室外环境的人性化设计;(3)居住建筑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2.1居住建筑的人性化设计
  建筑本身为人提供居住的场所,将人与外部环境隔离。人们居住在建筑之中,对于建筑有最直观的感受。当代居住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2.1.1建筑的设计应具有地域特色和人情味
  柯布西耶说“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然而机器是冰冷的,机械的,而当代所追求的建筑,应当更富有人情味。当代居住建筑的设计应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从而给予居住者以归属感。
  2.1.2绿色、生态
  人性化的居住建筑,应当是生态的、绿色的。绿色建筑是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现代科学手段,合理的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与人性化设计的目的都在于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空间,其主旨是一致的。
  2.1.3健康、舒适
  健康舒适是人性化设计的基本体征之一。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居住建筑对人本身的关注,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里提供有健康舒适保障的活动环境,全面提高人居生活工作环境品质,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居住建筑是否及健康、舒适,是建筑设计是否人性化的最直观体现。
  2.1.4功能、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及人性化
  人性化应当体现在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从功能、空间到布局都应精心打磨,如住宅的内墙角应当抹成圆角,以避免小孩碰伤;建筑内部的空间组织应具有合理的流线等,这些都是人性化的体现。
  2.2居住建筑室外的人性化设计
  建筑本身处于环境之中,人通过室外进入到建筑之中。因此,对室外进行人性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在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体现于空间环境的创造中,要注重对人在建筑室外空间环境中活动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并依此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空间环境,从而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使用者的多样化的需求。
  居住建筑室外的人性化设计,应遵循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原则。具体有以下内容:
  (1)道路的人性化设计。道路是居住区的脉络,是将居住建筑与外部环境连接起来的通道,地位十分重要。道路系统的人性化设计,就是将人作为设计核心,全方位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人们各种需求,为居民提供一个方便、实用、安全的道路系统。譬如考虑到老人和儿童的需求,应尽量减少台阶的设置,并缩减人行道的距离;应为残疾人设置盲道,以方便盲人的出行等。
  (2)环境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环境设施具体包括绿化、水体、小品、无障碍等方面的内容。环境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具体应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出发,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在满足居民生理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其心理需求。其中,作为观赏、游玩用的绿化、水体等应考虑其亲切感和吸引力,以吸引居民的目光,引起居民的共鸣。休息空间和小品应出入便利,靠近道路和活动场所,容易发现,同时应具有一定的围合性和私密性,以防避干扰和危险。无障碍设计方面,在高差处设计无障碍坡道,方便残疾人和老人的行走;降低台阶高度,以方便儿童和老人的上下,并设置扶手等,这些都是无障碍设计需考虑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   (3)公共活动场所的人性化设计。公共活动场所直接面向居民开放,是居民室外集聚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设计公共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选址。活动场所应距所有的住宅楼都有合适的距离,不应偏安一隅,以方便居民到达;②防干扰。活动场所不宜与住宅楼过近,并应防噪音、防灯光干扰,以避免打扰居民;③公共活动场所应设置一些休息的座椅和小品,以方便人们的休息和交流;④公共活动场所的设计应考虑安全问题。
  2.3居住建筑室内的人性化设计
  室内空间是人的主要使用和居住空间,人作为居住者,应当成为设计的中心。居住建筑室内的人性化设计,有以下内容:
  (1)降噪及隔声,保证住宅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2)厨卫设计。厨房和卫生间是人性化设计的重点。①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应尽量增大厨房和卫生间的面积;②厨房和卫生间应尽量相邻或靠近,以便于排水管道的设置,满足干湿分离的需求;③卫生间应尽量采用三分离布置,使得使用更加方便。家中有老人时,宜设计无障碍卫生间;④厨卫应尽量满足直接的采光通风。
  (3)入户处宜设置玄关或过厅,以满足从室外到居室的过渡。
  (4)起居室是主要的活动交流空间,在设计时应着重考虑。①需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②对其尺度应合理把握,使得起居室空间亲切宜人。
  (5)卧室是主要的休息场所,人性化设计方面,主要考虑:①卧室墙壁应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以满足卧室的安静需求;②合理的朝向,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③满足其私密性要求。
  (6)有残疾人和老人时,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总结:
  在现代社会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对于人性和人情的关怀曾一度缺失,然而,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使人们身心疲惫,人類需要自身的解放,需要关怀。社会终究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核心,只有对人进行切实的关怀,以人为本,社会才能够进步。人性化设计,成为设计领域时代的号召。
  居住建筑作为围护空间,是人们最常驻留的场所,它是家人们温暖的乐园,是人们疲惫归来后温馨的港湾,是指引游子归来的明亮的灯塔。居住建筑,是人们心灵中最重要的一处场所,故而,居住建筑是“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一环,人性化设计,应体现在居住建筑的方方面面,人性化设计,必然也应该在将来的住宅设计中得到更大的应用和普及。
  参考文献:
  [1]杨承清.关于住宅人性化设计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35(32):31-32.
  [2]孙楠楠,盛科研.关于城市住宅人性化设计的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1(3):135-135.
  [3]张婧.现代居住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探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
  [4]马丽萍,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J].文摘版:工业设计,2015(16):48-48.
  [5]央金拉姆,张伟.现代居住区人性化设计探讨[J].建筑遗产,2013.
  [6]巩霞.建筑住宅人性化设计的理念[J].中国科技博览,2009(19):274-274.
  作者简介:
  范静怡,性别:女,出生年月:1987.6.12,民族:汉,籍贯:河北省张家口市,院校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其他文献
2004年7月19日,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摘 要】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否,除了教学管理、学生的学习精神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外语教师个人的教学素质,而隐性知识又是构成教师教学素质的关键成分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获取隐性知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外语教师 隐性知识 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85-02  【Abstract】Knowl
社会伤残、瘫痪患者人群日益庞大,对康复训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目前康复医疗方面,主要以人工辅助康复和机器辅助康复为主,但由于康复医护人员需求严重短缺以及机器智能度低
【摘要】稳定问题一直是钢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钢结构体系的广泛应用凸显了稳定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通过对钢结构稳定性的定义、原理、设计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对钢结构稳定性的体会。  【关键词】钢结构;稳定性  钢结构以其特有的结构特征及受力性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一旦出现失稳事故,不但对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因此稳定问题是钢结构设计中目前
【摘 要】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自然提高。礼仪素质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也关系到我们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礼仪教育在高职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本文从分析当代高职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出发,讨论了高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并由此探索提高高职学生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 礼仪教育 礼仪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
一、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物价形势的判断  就短期而言,当前物价形势的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CPI保持温和通胀水平。如果扣除食品和居住两项后,CPI同比增速大致维持在1%—1.5%区间范围,整体表现比较相对平稳。  第二,PPI持续处于通缩状态。受我国工业需求相对疲软、国际商品价格处在低位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较大等因素影响,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PPIRM工业品购进价格指数同比连续下降。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为联系服务群众最直接、最紧密的区县层面,我们要尽早谋划、提前着手,以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通州区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入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髓,时刻保持强烈的使命感、危机感和责任感,紧紧围绕“多点求进、持续快走”的工作要求,以崭新的作风和形象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贡献正能量。通过前期调研,结合通州具体区情以及自身理论学习,我认为
期刊
期刊
在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研究中,一般的研究重点大多停留在政策本身,政府在整个创新发展中充当一种外部变量.而事实上政府在创新过程中的角色是复杂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