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做事敢当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nu_l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春胜(照片左),1981年9月考入空军一航院,本科学历。空军上校军衔。历任教员、指导员、政治协理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等职,现任济空某军械仓库政委。曾3次荣立三等功,1998年底被军区空军表彰为“优秀基层主官标兵”。
  1984年春,正当我全力以赴准备新一届学兵授课内容时,突然接到通知让我去领导办公室谈话。我第一反应就是立即把自己毕业分配到该团当教员半年以来的教学和生活情况检索了一遍,觉得好像没有出现什么可以被领导单独“训话”的差错。
  当我多少有些惴惴不安地走进领导办公室后,一脸和气的领导开门见山地对我说:“经过党委研究决定,让你兼任你所授专业课的新学兵分队分队长,你有没有信心?”
  我连想都没想就近乎条件反射似的“噼”地一个立正,然后响亮地回答道:“有!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领导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说:光有完成任务的决心还不够,还必须要用心去做。也就是说要用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去做,用旺盛的精力和坚韧的精神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当时作为一名毕业仅半年、尚不满20岁的年轻教员,我的授课任务是428课时,已比同期其他教员多了130多个课时,为此我需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授课,如今再兼任分队长,管着近百号与我一样甚至个别年龄比我还要大的青年新学兵的吃喝拉撒睡等,刚开始还真有“分身无术”之感。
  就在我冥思苦想良策时,“用心去做”这四个字犹如划过夜空的闪电,使我茅塞顿开:学兵们上其他课时,我就抓紧时间备课;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娱乐时,我就注意了解他们对我所授专业课的掌握领悟情况,并面对面征求他们对我授课的建议和要求,以便备课时加以合理吸收和调整,提高备课、授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很快,这种尝试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我授课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设置越来越贴近学兵们的需求,我这个分队长也变得越来越有威信和影响力了,学兵们的专业学习和军事训练成绩等也随之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充实的日子总是快步如飞,转眼就到了学兵们毕业典礼时。雄壮的开始曲后,我突然听到广播里喊我到前排就坐,我一头雾水。随后团领导就宣布说,有三名教员因为教学工作出色荣立了三等功,其中竟然真的有我。
  由此可见,无论做什么工作或是遇到什么困难,只要用心去想去做,总会有办法,总会有所收获的。我当教导员时的一次经历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那是1998年,身为教导员的我,在与官兵们聊天时发现,他们都十分渴望能多读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但学员队阅览室里可供大家借读的书籍不仅数量少,而且内容陈旧。怎么才能让官兵们花最少的钱,读到更多的好书呢?一番深思熟虑后。我在学员队发起了“买一读百”的读书活动,也就是官兵每人买一本自己喜欢读的书,然后把它放在队部阅览室里,统一借阅。倡议一发出,立即得到了官兵们的积极响应,大家你买—本,我买两本,最多的竟一下买了十几本,很快队部阅览室里就拥有了近千册文、史、哲等深受官兵们喜欢的书籍。
  正如古人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拥有了书籍并不等于就拥有了知识。为了鼓励官兵们充分读好用好这些书,我随即又在队里开展了每月一次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这样以来,大家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更高了。各班为了能在关键时候好好“露”一手,让自己班的读书心得一登台就与众不同,自发组织起互助小组,互荐书目,共同讨论,预先试讲,把读书和交流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这项旨在解决官兵没书读的“买一读百”活动,竟然得到了军区空军的肯定并被推广。当年底,我被军区空军评为基层主官标兵之一,再次荣立了三等功。
  我能在随后不长的时间里,第三次荣立三等功,也恰恰在于我能用心去做。
  那时我刚调到新单位任政治处主任。面对全新的工作,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当时我所在的政治机关,干事力量不足,一些重要文稿就由我亲自起草。那时计算机远不像现在这样普及,领导起草的文稿基本上都是由机关打字员帮着录入微机,常常需要排队等候,于是我决定直接用微机起草公文。
  一开始,用微机起草公文比用传统的书写方式还慢。可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心中的理想总会有实现的那一天。于是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投入到微机学习中。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我就能比较熟悉地运用微机来起草公文和处理日常办公事务了。
  是年金秋时节,机关举行干部岗位大练兵活动时,我因为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又对相关的专门知识和条令条例比较熟悉,最终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本系统干部岗位大比武冠军,我的胸前再添一枚军功章。
  机会永远都只垂青有准备的人。而要成为这样的人,就必须要用心去做。用心去做,才能增强责任心和事业感,才能脚踏实地,下真功,用真劲,不放纵,不懈怠,不停滞,永远发扬钉子“钻”和“挤”的进取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用心去做,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使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学到更多,做得更好,让自己在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中成就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铸就自己的成功。
  这或许就是哲人们所说的“用心去做,世间何事不担当”的真谛所在吧?
  (蓝茹 整理)
其他文献
1木军走出医院的时候,一阵大风刮过,风卷着落叶扑到他的脸上身上。他打了个趔趄,手上的拐杖差点滑落到地上,脚下的路像埋了许多地雷,他茫然地看一眼灰蒙蒙的天,唉,往后的路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爱石——让老友重逢  今年夏天,我与20余年未见的好友周辅龙重逢。当年我们一起在工厂当锻工,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后来我俩先后调动离厂,没有互留通讯地址,失去了联系。今年我回青海探亲,有人告诉我要找周辅龙并不困难,因为他已经从一个下岗工人变成了青海藏石名家,只要找到一家奇石市场,稍微一打听就行。  那天上午,我试着找到奇石收藏市场,向摊主一打听,果然人尽皆知,我拨通他的电话后自报家门。他又惊又喜,急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江苏扬州,自称“扬州人”。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斗士。关于他的散文创作,郁达夫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评价道:“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
敦煌呀,你是谁?我一直想和你好好谈一场恋爱  敦煌呀,你在哪?我一直在茫茫人海中苦苦找你  敦煌呀 你为谁?我一直在拒绝和你进行正面对话  谁是敦煌?是飞天、壁画,还是石窟  谁是文化?是画家、是诗人,还是儒商  谁是历史?是时间,是空间,还是遗迹  歌为谁作?仅仅是一曲丝路的飞天吗  诗为谁写?仅仅是一杯河西的烈酒吗  画为谁留?仅仅是一地苍凉的颜色吗  在敦煌,我画饼充饥,风沙作饮  在敦煌,
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在立法和司法上都存在着不少缺陷,缺乏对该制度的保障措施。本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认为只有构建完善的证据交换制度,确立被告答辩
新材料作文已然成为了当下高考作文的定式,面对含蓄多元的材料,学生该如何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又该如何在立意上求新求深呢?著名作家丁玲曾讲过:一定要看见旁人见到的东西,还要看到旁人看不见的东西。也就是说在审题时应该多一双慧眼——理性、思辨,立意深了,自然也会令读者耳目一新了,为此才能达到“笔落惊风雨,文成泣鬼神”的效果。笔者就三个方面来谈一谈细心审题,深化立意的问题。  一.进一步追本溯源  从逻辑的角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埋怨:“白白浪费了功夫!”其实做事没有浪费功夫的,只要努力做,必然有效果,人们往往因为浮躁,做一点,就想收获十点,当然在他们眼里是浪费了功夫。所以说凡事,必须耐得住寂寞,方法科学,循序渐进,终究可成。胡瑗说:“天下之事,必皆有渐。在乎积日累久,而后能成其功。是故为学既久,则道业可成,圣贤可到。为治既久,则教化可行,尧舜可至。”关于功与效,嵇康阐明过观点:“夫为稼于汤之世,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我出生于封建的农村家庭,父亲一生喜读诗书,母亲在我前清“举人”外祖父的规教下品性贤淑,常以外祖父教她的古典诗书诵教于我,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背诵很多诗文了。我舅 I 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