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q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强调艰苦奋斗的重要性。从党的几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中,我们深刻理解了艰苦奋斗是推动中国社会变革,赶超世界先进国家,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因此,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及其领袖们对艰苦奋斗问题高度重视并且作了大量论述,从而形成了我们党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全面梳理他们论述艰苦奋斗的重要观点,深刻剖析这些论述的精神实质,无论对于我们今天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还是对于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毛泽东时期:艰苦奋斗是变革中国社会的精神动力
  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对艰苦奋斗有过大量的论述,其中有些论述具有首创性。
  实行艰苦奋斗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早在1929年12月,毛泽东就批评红军中有不少人“他们总是希望队伍开到大城市去……他们最不乐意的是在生活艰难的红色区域里工作……只希望跑到大城市去大吃大喝”①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多次提醒人们:“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②1956年11月他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③并且批评当时的报纸上片面地、不切合实际地宣传要改善人民生活,而对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这些东西,很少宣传。并要求以后报纸的宣传重点要放到这方面来。1957年他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强调:“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④
  艰苦奋斗与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密相联。政治方向就是一个政党所要达到的最终理想和奋斗目标,毛泽东艰苦奋斗思想体现我们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前进。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强调,要把现在许多人中间流行的那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贪污腐化,萎靡不振的风气,根本改变过来。“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⑤毛泽东正式提出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科学概念,并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与党的政治方向联系起来,深刻阐明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执行正确政治方向之间的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为我党的艰苦奋斗作风正式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实行艰苦奋斗是区别国共两党的重要标识。早在《古田会议决议案》中,把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不吃鸦片等作为吸收新党员的条件。使红军肃清了旧军队的影响,成为无产阶级的军队,真正的人民军队。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论述解放区与国统区的对立和区别时指出:“利用抗战发国难财,官吏即商人,贪污成风,廉耻扫地,这是国民党区域的特色之一。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工作之外,还要生产,奖励廉洁,禁绝贪污,这是中国解放区的特色之一。”⑥当年,美国作家斯诺到延安采访,从毛泽东住窑洞、周恩来睡土炕等平凡小事上,洞察出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作风的伟大力量,并动情地把它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正是靠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党赢得了民心,终于战胜了数倍于我、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也反对禁欲主义。毛泽东认为,党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艰苦奋斗思想的精神实质。因此,他在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也反对禁欲主义,主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改善群众的物质生活。如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封锁,经济生活极端的困难。为此,有些红军战士离队,不能完全归之于个人政治立场和道德问题,不能忽视“红军物质生活过差”⑦的影响。因此在1934年毛泽东写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指出:“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要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⑧抗日战争时期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既是为了把民族革命战争进行到底,也是为了使根据地工作摆脱物质生活困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批评前苏联“把农民挖得很苦”,“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⑨他要求全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⑩,并殷切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11}毛泽东把党同群众的关系比作鱼水关系,认为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这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邓小平时期:赶上世界先进国家必须长期艰苦奋斗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新的情况,对艰苦奋斗问题作了一系列论述,其重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艰苦奋斗创业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手段。1981年11月,邓小平在接见美国财政部长里甘时指出:“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新提法就是建设一个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谓高度文明,就是人民要有理想,要个人利益服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要守纪律,要有道德,要坚持我们历来的艰苦奋斗的传统。”{12}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有各种有利条件,一定能够赶上世界上的先进国家;但是也要认识到,为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至少一个多世纪造成的差距,必须下长期奋斗的决心,“在一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不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13}他还指出:“中国如果不普遍地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就不能达到。”{14}
  艰苦奋斗是由我国不发达的国情决定的。1980年1月16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再次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15}“我们是个穷国、大国,一定要艰苦创业。”{16}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是中国国情特点的反映。这一精神既是国情的产物,又体现了时代的需要,仍然是璀璨生辉的时代精神。那种认为艰苦奋斗只适用于革命年代,现在已经过时的观点,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精神的严重曲解。
  针对贪污腐败邓小平明确指出:“你这里艰苦创业,他那里贪污腐败,怎么行?”{17}“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创业,后来日子稍好一点,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很大的失误”。{18}“现在需要全国的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把我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作风很好地恢复起来,坚持下去。”{19}
  既提倡艰苦奋斗又号召改善物质生活。在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指出:“发展生产,而不改善生活,是不对的”{20}。“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21}在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中,他又把这一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联系起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阐明了艰苦奋斗的目的、实质和这一精神的时代含义。
  江泽民时期:艰苦奋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国内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但也遇到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以及执政党建设面临新的问题等,反复强调艰苦奋斗精神并对此作了大量论述,其要点如下:
  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991年9月江泽民在西柏坡纪念馆留下了“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词。这个题词说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离不开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方面的条件相比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这样的历史时刻需要用什么样的精神来进一步凝聚、激励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克服困难,开拓前进,去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呢?最重要的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全党同志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22}他从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出发,概括和提倡“六十四字创业精神”,其中有四个字即“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要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密结合。回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开始的十三年历史,贯彻于党的各项工作中的基本精神,就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全面执行、一以贯之地坚持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总结这十三年以来的十条基本经验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2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军队,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上坐享其成,满脑子是金钱万能,成天贪图享乐,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军队,是毫无希望的,是没有不衰落和不垮台的。”{24}
  将艰苦奋斗同加强执政党建设这个重点紧密结合。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党的建设面对一个新的重大挑战就是腐败。因此,在他的讲话中,艰苦奋斗经常和反腐败并提。1997年1月19日,他在中纪委第八次会议上讲话的题目就是《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他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对于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来说,这也是对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的一种考验。”{25}江泽民看到了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到了2001年9月,在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议》,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永远艰苦奋斗,要在艰苦创业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并把它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条件。江泽民指出:“我们要在全国形成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首先党内要大兴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之风。”
  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强调艰苦奋斗重在奋斗、贵在进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尤其是当前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在强调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同时,对艰苦奋斗有新的阐发。其重要论点可以概括如下:
  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十六大召开后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省西柏坡发表了题为《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两个务必”的重要讲话,重温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胡锦涛关于艰苦奋斗精神的论述就与这一时代主题相融合,强调:艰苦奋斗重在奋斗、贵在进取。2004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四个关键,首先就是“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要使每一个党员干部都真正懂得,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如孔繁森、吴天祥等,只有这样,全党同志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要真正实践“三个代表”,没有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是不可能的。
  将“艰苦奋斗”与“忧患意识”联系起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共产党员忘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豪华之风、奢靡之风、浪费之风、腐化之风大有蔓延之势。这些歪风邪气,如不及时刹住,长此以往,如蚁溃长堤,和谐社会大计难成,民族复兴伟业难期。胡锦涛曾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语重心长地告诫各级官员,“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要自觉奉献。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艰苦是为了更好地奋斗,艰苦的价值只能通过奋斗的水平和效果来注解和衡量。艰苦应当是某种收获的必要成本,艰苦如没有与奋斗联系起来,没有服务和指向奋斗,没有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水平,没有获得合理的个人利益和正当享受,只有艰苦复而艰苦,这充其量是一种愚昧的自我作贱。每个领导干部应力求做到耐得住艰苦,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常想想,还有8千万人口没有脱贫,我们的科技水平也还不高,国富民强还有很大的距离。在这样的国情下,还没有资本谈奢华,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还需要长期保持下去。我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低,部分地区还未摆脱贫困,但绝不能安于现状,贫穷固然值得同情,可贫穷并不光荣。要积极响应和配合党的改革政策,锐意进取,奋发有为,闯出一片新天地。唯其如此在艰苦中奋斗,才有价值、才有希望。
  要在全社会将“艰苦奋斗”纳入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和以 “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为耻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艰苦奋斗是作为一种精神、作为一种作风存在的,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它的积极作用是永恒的,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逝的。
  几代领导人关于艰苦奋斗论述的基本特征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有几个基本特征。
  针对性。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节约理论不是坐而论道,为理论而理论,而是针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例如,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明确指出,节省一切费用、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贫穷落后的中国,毛泽东强调节约则是为了使中国富强起来。粉碎“四人帮”后,在邓小平的节约理论中就十分突出了经济效益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针对在改革开放取得成就,而一些干部暴露出的贪图享受、奢侈挥霍问题,江泽民对此严加痛斥,强调“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环境代价过大问题日益暴露,针对这种情况,新一代党中央领导人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使节约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同时,还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特别重视能源的节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节约成为了强国富民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贯性。从毛泽东到胡锦涛的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都重视节约。作为农民出身、又受过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毛泽东,一生重视节约。邓小平从坚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多年中一直身居要职,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重视节俭和艰苦奋斗。江泽民不仅从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视艰苦奋斗,而且从新形势下如何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建设的角度提出艰苦奋斗问题。胡锦涛将艰苦奋斗作为社会道德、将节约作为基本国策,使节约成为了多年来我国新闻媒体中一个高频词,使我国人民对艰苦奋斗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实践性。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艰苦奋斗理论使中国人民不仅有力地克服了当时的财政困难,而且培养了一种被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称之为“东方魔力”的艰苦奋斗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重要运动中,都体现着艰苦奋斗精神。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展过“双增双节”运动,进行了治理整顿,90年代又搞了“质量、品种、效益”年,反对浪费、厉行节约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后,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都为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新闻媒体也以多种方式对节约型社会进行了大力宣传。总之,艰苦奋斗在我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全社会实践中付诸实施。
  因此,由毛泽东所倡导、后来历届党中央领导人一如既往坚持的艰苦奋斗思想,不仅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彻底的革命精神,而且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精神强化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使它成为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和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使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无处不闪耀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精神,展示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精神风貌,显示了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英雄气概。(作者为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导)
  
  注释
  ①⑦⑧《毛泽东选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1、70、138页。
  ②③④《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30、329、419~420页。
  ⑤《在延安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1939年5月1日。
  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48页。
  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⑩《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6页。
  {11}《毛泽东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12}{14}“邓小平同志谈高度文明和发扬延安精神”,《文献和研究》,1985年第5期。
  {13}{17}{18}{19}《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0、152、228、229页。
  {15}{16}{20}{21}《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21、222、222、123页。
  {22}{25}江泽民:《论党的建设》,第237、245页。
  {2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29页。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本应由全社会合理分摊的改革成本,过多地由所谓“弱势群体”承载;本应由全社会合理分享的经济成果,过多地被所谓“精英团体”瓜分。现在到了下决心调整这种状况的时候了    贫富差距过大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社会财富大量涌现,但财富分配不均也日益加剧。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贫富差距过大取代了平均主义盛行,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社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地区流向、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应对金融危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赖于政府、社会、高校的共同努力与关注。同时,需要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适时转变就业观念,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就业实习和实践活动,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大学生 就业 职业准备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省大学生的就
【摘要】开展个性化实验项目和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情感和爱好,给予大学生广阔的活动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转变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实践教学 大学生 创新个性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新个性。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同样的道理,兴趣是培养大学生创
【摘要】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离不开外语人才的大力支持。目前广西外语人才严重不足,素质亟待提高。要解放思想,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机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及东盟各国外语人才培养经验,改进现有外语培训模式;结合区位优势,打造复合型外语人才,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  【关键词】广西 外语人才 培养机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标志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上升到新的历史水
文化研究学者傅国涌认为,真正的“五四”首先是一个时代的概念。“五四”绝不仅仅是指1919年一批学生上街游行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它实际上代表了近代中国一次重大的变迁,其起止日期大致从1914年、1915年开始,到1924年、1925年落幕。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大时期。“五四”完全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各种不同的思潮、不同的主義、不同的主张、不同的理想,都获得了空前的同等表达的机会。从这个意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历史上的战争和迁徙经常会造成民族内部或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常常不能因为其中某一方的胜利或失败而告结束。冲突裂痕不仅会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产生难以治愈的创伤,而且在较长时期内对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都要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世族文人的生活言行是这些影响和制约的显示器。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的生活言行来观察三国以来分裂局面对当时南方北方文化的差异和融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岑参赴北庭都护府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开始其二度戎幕生涯。岑参在北庭停留两年,写了许多以边塞军旅为题材的诗作,其中多有名篇,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送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
【摘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因素的制约,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要彻底改变其落后的现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选拔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村干部队伍。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村干部的素质还存在一定问题,阻碍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村干部素质 问题 原因    新农村建设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村干部素质的要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村干部是贯彻民族政策、
【摘要】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充分把握国际海洋开发趋势,深入挖掘海洋资源与空间优势,突破传统的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蓝色经济区建设为起点,推动海陆一体化发展,加速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关键词】优势产业 海洋资源 区域经济一体化    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广阔的海岸线与海域空间、相对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深厚的海洋经济与科技基础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条件,是领先于其他沿海省市的相
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管理国家和发展生产、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以及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有其特殊性,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领导苏维埃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苏维埃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地探讨,并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即列宁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三大主题。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苏维埃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苏维埃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地探讨